福建省福安市紀委監委聚焦產業園區發展,到生產一線開展幫扶式監督。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在灣塢鎮某新能源礦用運輸車企了解情況。吳其文 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怎樣認識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重要意義?如何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教授張旭。
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記者:什么是“放得活”?什么是“管得住”?如何正確理解把握“放得活”與“管得住”的辯證關系?
張旭:關于什么是“放得活”,什么是“管得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作出了言簡意賅的說明:“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其中“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就是對“放得活”的要求;“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就是對“管得住”的要求。也就是說,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只要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領域,就應大膽地“放”,給予市場機制運行的空間和環境。同時,市場機制不能到達的領域以及市場機制極端發展的地方,就應嚴格地“管”。“放得活”和“管得住”有機結合,達到的目標就是“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放得活”與“管得住”的辯證關系,實質就是政府和市場的辯證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要“放得活”,就必須有“有效的市場”,各市場主體才能充分發揮活力和創造力;要“管得住”,就必須有“有為的政府”,才能充分保障市場秩序和各市場主體的利益。
記者:如何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這一難題難在哪里?提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體現了怎樣的破解之道?
張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之所以成為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如何理解經濟社會發展目的和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之間的矛盾。歷史地看,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始終面臨著偏向于政府作用還是偏向于市場作用的選擇,根本還是在于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或者說是通過計劃配置資源還是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問題。在完全壟斷或完全競爭的理想狀態下,計劃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是一樣的,但是理想狀態只存在于教科書中,現實經濟運行的復雜性,使得無論是計劃配置資源還是市場配置資源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極端狀態。資源配置完全由計劃施行,在保障公平的同時往往以喪失效率為代價;資源配置完全由市場施行,在保障效率的同時往往以喪失公平為代價。無論哪種結果,都會導致社會生產力的破壞或遲滯。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市場經濟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就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同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必須充分認識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盲目性,不能將全社會所有資源都由市場進行配置。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這一顯著優勢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以制度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加快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提高政府服務效能,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
記者:在改革開放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通過哪些方式實現“放得活”“管得住”?
張旭:從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不斷得到優化和調整,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就明確提出了“完善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秩序”的問題,提出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大力發展資本和其他要素市場、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一系列激發市場活力的要求,并在實踐中逐步落實。但是由于囿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約束,與新的時代要求相比,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必須不斷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在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的同時,長期高速增長所掩蓋的體制機制弊端也不斷顯現,極大地制約了經濟發展活力的提高、質量的提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理論上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作出了新的定位,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重大理論觀點,要求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要想“放得活”,就要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場等,成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市場化改革的主要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生產許可制度,健全破產制度等。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通過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對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作出了更加具體的部署。2020年5月,《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印發,提出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加強和改善制度供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2年4月,《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要求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發揮市場促進競爭、深化分工等優勢,進一步打通市場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場主體壯大、供給質量提升、需求優化升級之間的通道,努力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暢通高效的國內大循環。
要想“管得住”,就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具體地說,就是進行“放管服”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簡政放權、先照后證不是不要管理了,該管的還要管,上級部門放的權,下級要接住,不能出現真空地帶,這也是守土有責。”《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則明確提出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要求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放活微觀主體,創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提高政府服務效能,打造國際一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才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
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也要解決落實問題
記者: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圍繞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決定》從哪些方面作出重要部署?您認為如何才能將這些部署落到實處?
張旭: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破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一系列、多輪次、持續性的深化改革才能逐步實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只有將“放得活”和“管得住”協調統一起來,進一步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形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改革實效,才能使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黨的二十大在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確立了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二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主要包括:國資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優化政府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健全現代預算制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這十二個方面,可以看作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三中全會《決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戰略部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部署,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及“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改革舉措。
《決定》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了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等基本原則。其重大意義在于,以“放得活”和“管得住”為基本要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體制機制上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實現。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構建的,但是,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絕不是在已經完成的體制改革基礎上單純的量的增長和疊加,而是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的質的飛躍。這一飛躍的實質就是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也要解決落實問題。所謂的認識問題,就是進一步深化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摒棄政府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的教條化理解,在實踐中實現“放得活”和“管得住”的有機統一,不能各說各話,割裂對立,相互否定,相互指責,而是要各司其職、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深刻理解和領悟黨中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白人”。所謂的落實問題,就是各級政府要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各項改革決策部署,該放的一定要充分地放,該管的一定要嚴格地管,既不要扭扭捏捏,也不要馬馬虎虎。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有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增強領導能力,成為經濟社會管理的行家里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改革目標。(記者 郝思斯)
- 2024-08-27全國政協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民主監督性視察座談會召開
- 2024-08-27深化拓展整治評審“打招呼”頑疾 促進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公平公正
- 2024-08-2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印發
- 2024-08-26注重從腐敗案件分析作風“活情況” 深入糾治風腐交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