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節臨近,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迎接新中國75周年華誕。圖為9月28日,在山東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孩子們共繪迎佳節彩色畫卷。新華社發(王海濱 攝)
金秋送爽,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連日來,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活動,表達對祖國的祝福。同時,各大旅游景區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假期文旅、餐飲旺盛的消費需求。人們在綠水青山間飽覽自然風光,走進田間地頭分享豐收喜悅,領略神州大地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
共赴秋日之約,共賞文化之美,禮贊幸福生活。在浙江杭州,西湖游船上掛起的五星紅旗與湖水交相輝映,構成秋日美麗畫卷;在云南紅河,建水古城裝飾一新,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國旗映襯下別有韻味……從天山南北到南海之濱,滿眼皆是“中國紅”。各地還用璀璨燈火迎接國慶。在北京,長安街華燈萬盞,全線開啟的景觀照明莊重大氣,中軸線上的一座座地標建筑被點亮,光影交錯下的鐘鼓樓透出歡樂祥和的古都風韻;在天津,海河水波蕩漾,兩岸點點流光,人們乘船夜游,感受城市的靈動、節日的喜慶;在陜西西安浐灞國際港,一棟棟建筑亮起燈光,變換出“萬里共山河 家國共此時”等字樣,點燃民眾的愛國情懷。
隨著節慶氛圍日漸濃厚,各地以特色拓展市場,做足推陳出新功課。張家界的秋葉楓林、九寨溝的紅葉彩林、稻城亞丁的高山草甸、婺源的紅柿枝頭等成為國內熱門賞秋體驗地。文旅市場注重打造豐富多彩的新場景、新業態,滿足不同游客需求,激發消費新活力,使城市“回頭率”持續提高。例如,各大熱門博物館、音樂節演唱會等高居出游榜單前列;中式夜游受追捧,訂單同比增長60%,等等。同時,各地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通過延伸產業鏈貫通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更多村莊成為旅游熱門地,更多“土特產”做出“大文章”。
國慶假期也是對各地綜合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不能打無準備的仗,又不能缺乏應急處理能力。相關部門要提前做好部署預案,針對游客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跟進整改,確保公眾安全、舒心度假。各地積極作為、抓住機遇,緊貼游客的新期待與市場新需求,因地制宜、細致規劃,不斷提升游覽的沉浸感與滿意度,定能引導當地文旅熱持續升溫,假期經濟“長紅”。(楊文佳)
- 2024-09-30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光輝歷程經驗與啟示述評之六
- 2024-09-30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 2024-09-272024年8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3210起
- 2024-09-27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