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偉大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 深度關注 | 功勛閃耀

    2024-09-30 14:4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5.jpg

    圖為9月29日,少先隊員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敬禮致意。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6.jpg

    圖為9月29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宗德在儀式結束后離場。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9月29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

      這是英雄的禮贊——偉大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將永載共和國史冊,他們忠誠、執著、樸實的優秀品格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奮進的凱歌——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歷史節點,身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團結奮進、砥礪前行,匯聚起共襄強國盛舉的磅礴力量!

      赤子之心——

      把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視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距離地面約400公里,中國空間站正以90分鐘繞地球一圈的速度運行。舷窗外,神州大地山河迤邐,萬家燈火溫馨璀璨。

      送中國人進入太空、籌建“天宮”,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志繼參與研制戰略導彈、研發運載火箭后,一生干的第三件大事。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理想志愿。”王永志這樣說,也這樣做。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飛機頻擾遼東,這個東北少年立志投身國防;1955年,他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學院航空系學習,兩年后又服從國家需要改學火箭和導彈設計專業。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已是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和同事們蹚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展道路。退休后,王永志也沒有放下載人航天事業,仍在為空間站建設、載人登月等出謀劃策。

      浩瀚宇宙,群星閃爍。在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的第77507號公報中,將第43259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王振義星”。

      百歲人生,王振義說他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對病人負責。從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到無私公開治療方案、放棄申請專利,王振義只為讓更多患者受益;從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到如今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眾多榮譽加身,他卻把名利看得很淡:“醫生是為人類健康事業作貢獻的,捍衛生命是一種職責和義務。”

      崢嶸皆本色。回首新中國走過的75年歷程,多少志士胸懷強國之志,為國鞠躬盡瘁;多少赤子無悔堅守,為民奉獻一生!

      他們把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

      “人民科學家”王小謨,我國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畢生為祖國國防事業打造“千里眼”。他帶領國產預警機研制團隊突破了100余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30項,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復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

      “中國夢,往大了說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在我這里,就是要把中國的預警機做到最好,做到卓越。”王小謨說。

      他們視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宗德17歲入伍投身革命,在渡江戰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中沖鋒在前、屢立戰功。在頒授儀式上,93歲的黃宗德被攙扶起身:“千千萬萬的革命英烈,他們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今天這份崇高的榮譽同樣屬于他們。”

      他們忠誠、執著、樸實——

      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原護邊員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被授予“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他們一家三代人守衛邊境,給紅其拉甫邊防連做向導,在帕米爾高原的“生命禁區”為官兵指向帶路。

      巡邊、護邊,雪崩滑坡寸步難行,急難險情數不勝數。“巡邏是國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責任。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說。

      逐夢之途——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

      “我只是一名普通醫生、普通黨員。這枚沉甸甸的獎章代表了黨和人民對我的認可。”“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的獎章掛在胸前,路生梅覺得“分量很重”。

      24歲時,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首都醫科大學兒科專業畢業。響應當時“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的號召,她來到位于毛烏素沙漠邊緣的佳縣。退休前,路生梅是陜西佳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醫師,為佳縣建起第一個正規兒科,為數萬名嬰幼兒提供規范診療服務,培養出了一批兒科專業醫師和護士。

      在佳縣,“路奶奶”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退休后,還有不少人帶著孩子去路生梅住的窯洞找她看病。路生梅告訴記者,有人覺得到家里找她是給她添麻煩,有心理負擔,來醫院的話就會少很多顧慮。于是,每周一、三、五上午,她都會到佳縣人民醫院或佳縣中醫院義務坐診。

      如果算上退休后的25年,今年80歲的路生梅已經在佳縣行醫56年了。“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為黨工作沒有退休年齡,我會繼續做一名扎根基層、扎根人民群眾的醫生。”路生梅說。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矢志不渝。

      “人民工匠”許振超是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我覺得很驚喜、自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整個工人群體的榮譽。”許振超說。

      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婭”輪的裝卸作業中,許振超帶領團隊以每小時單機效率70.3自然箱和單船效率339自然箱的成績,首次打破世界集裝箱裝卸紀錄。此后,許振超團隊又先后8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讓“振超效率”成為港航界的“金招牌”。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這是許振超的人生寫照;像他一樣,無數奮斗者錘煉強國之技,成為善于干事創業的崗位能手、行家里手。

      走向舞臺,一路繁花無盡——從抗日敵后戰場的“篷帳舞臺”,到新中國的大銀幕,再到人民解放軍一線指戰員身邊,“人民藝術家”田華演一路、歌一路,塑造了“白毛女”“黨的女兒”等許多經典形象,一生都在“為人民服務、為部隊服務”。

      走向講臺,一路桃李芬芳——作為新中國中國法制史學科的主要創建者和杰出代表,“人民教育家”張晉藩出版60余部專著、主編20余部中國法制史教材;在70余年治學育人生涯中,這位94歲的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始終秉持“不偷懶、不自滿”嚴謹態度,培養了我國第一屆法制史專業博士生,培育出百余名博士畢業生。

      走向球臺,一路所向披靡——運動員時期,“體育工作杰出貢獻者”張燮林以獨特的直拍長膠削球技術獨步天下;轉型為教練后,他培養出多位世界冠軍,引領中國乒乓球女隊登上一個又一個巔峰。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躬身力行推廣乒乓球運動,倡導全民健身,為實現體育強國夢發光發熱。

      使命之喚——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利用鹽堿荒地種植優質耐鹽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保障國家大糧食安全——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戰略構想。

      在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斗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并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試驗站站長王建林曾多次到李振聲的家中拜訪。“聆聽李振聲院士教誨,能清晰感受到他的思想背后是對國情的深度了解和對國家政策的精準把握。他在科學上的整體性、宏觀性、戰略性、前瞻性思維,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樹立了榜樣。”王建林說。

      前輩之風范,后輩之楷模。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進發地球更深處——“人民教育家”黃大年,為中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為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突出貢獻。他曾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首任學部長,為黨和國家的教育、科研事業奮斗至生命終點。如今,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科研工作者接過他未竟的事業,為我國實施地球探測計劃凝智聚力。

      潛心研究真問題——“經濟研究杰出貢獻者”張卓元,扎根市場經濟理論研究70余年,在價格改革、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等方面提出許多頗具建設性意義的主張,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論貢獻。耄耋之年他仍筆耕不輟,關心年輕學者的成長,要求學生多開展實地調查、多了解真實情況。

      著眼科技最前沿——在人類開展超導研究的百余年中,出現過兩次高溫超導重大突破,“人民科學家”趙忠賢都作出了杰出貢獻。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使我國高溫超導研究躋身國際前列。時至今日,年逾八旬的趙忠賢還常去實驗室,了解最新研究進展,給予年輕人指導和建議。

      “期望有一天,由中國人發現更適于應用的超導體,甚至室溫超導體,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趙忠賢說。

      從人拉肩扛到碼頭機械化再到自動化,許振超經歷了青島港從弱到強幾十年的變化,他說“這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離不開碼頭工人的努力”。“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后,他對推進技術創新、培養后備人才更加關注,還利用外出講課等機會向企業員工、院校師生等宣傳大國工匠精神,鼓勵大家爭當國家建設的主人翁。

      從醫執教70余年,王振義培養出陳竺、陳賽娟、陳國強三名院士,留下了“一門四院士”的佳話。“我很幸運,能與他們共同攀登。”王振義說,血液病有很多種,還有許多治不好,這個領域還有很深的學問和無窮的知識要學習,需要年輕一輩去攻克。

      2022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成立“李振聲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在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試驗站的試驗田里,用實干換良種。如今,團隊在耐鹽堿大豆、玉米、水稻、高粱、田菁、長穗偃麥草、稷子等作物種質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2024年6月,92歲的王永志溘然長逝,而他摯愛的事業依然在浪漫星空熠熠生輝……

      歲月鑄就榮光,事業賡續傳承。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歷史節點,新的畫卷正在描繪,新的歷史即將開創,新的篇章定會更加絢麗精彩!(柴雅欣)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а中文在线天堂| 久久久久无码中|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国产无码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