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箴言】
遇群馬于途,凡脊穿毛脫,瘦憊而觳觫者,必官馬也。逢數船于河,凡蓬破篙折,朽敗而罅漏者,必官船也。蓋乘無節,愛惜無人,故易以敝。嗚呼!今之從政,其亦以民為官民乎?
——清•陸隴其《蒞政摘要》
【深意淺說】
陸隴其這段論述非常有意思。他說,在路上遇到一群馬,如果脊梁塌陷,毛色脫落,非常疲憊,恐懼顫抖,必然是官馬。在河道遇到船只,如果蓬破篙折,破敗漏水,一定是官船。為什么是這樣呢?因為騎馬乘船的人多,而又無人愛惜,于是就疲憊破敗不堪。而現在的為政治理,老百姓也像官馬官船一樣,不被愛惜,使用過度,疲憊不堪。
陸隴其的觀察是非常細致深刻的。凡是公家的東西,總是被過度使用,卻缺少必要維護,結果公物很快就會被損毀。即便在今天,公共財物也存在過度使用而愛惜不足的問題。關于這個現象,現代公共經濟學總結出一個“公地災難”(又叫“公地悲劇”)的定理,是說,公共牧場人人都可以進入放牧,而沒有人操心維護,結果這樣的公地就會被過度使用,導致草場退化。
陸隴其不但很早就發現了“公地災難”的現象,而且發現,當時老百姓的地位,實際上屬于“官民”,即官府把老百姓當成公物,任意使用民力,卻又不愛惜和維護,結果百姓被過度使用而疲憊不堪。
在古代“家天下”的背景下,老百姓被視為和官馬、官船一樣,可以任意調動使用。秦始皇僅僅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就動用了70萬勞力,花了36年時間,害得民不堪命,最后不得不起義造反。帝王動用大量百姓勞力,給自己修陵墓這樣的事情,一直到晚清都是如此。
歷史上官府如此不加節制地濫用民力,就是因為在那時,老百姓被認為是官家的財產,官家有權力任意使用,就像對官馬和官船的任意使用一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任意使用,必然形成“公地災難”。
歷史上,老百姓只有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武裝造反,迫使濫用民力的官方有所節制。秦始皇時期濫用民力,造成嚴重后果,西漢建立后,不得不實行無為而治的策略,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元末百姓不堪驅使,大規模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后,朱元璋也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基。”經過十多年戰爭,明初人口減少,田地荒蕪,統治者要想安定社會和增加財政收入,就必須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休養生息政策,就是努力克制對民力的無窮濫用,減少對百姓的榨取,讓老百姓緩一口氣,能夠恢復元氣。歷史上的一些盛世,無不是這樣形成的。但一旦百姓休養生息,恢復生力,統治者往往很快就會加大對百姓的盤剝,重蹈“公地災難”。
那么,這種死循環的癥結在哪里呢?癥結在于,老百姓一直被認為是官物,而不是國家的主人。歷史上有良心的官員一再提醒統治者要愛惜民力,用心很好,但因為沒有政治制度保障老百姓當家作主,這些好心總是落不到實處。而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人民當家作主后,這種情況才得到徹底改變。
(梁發芾)
【人間草木】

名稱:地八角
分布:隴南、天水、甘南、臨夏、定西、蘭州、武威、張掖、隴東
簡介:地八角,多年生草本。花期3-8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利尿等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咳嗽、麻疹、浮腫、泄瀉、痢疾等病癥。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4-11-05報喜不報憂會導致下情不通
- 2024-10-29寧可錯放,不可錯殺 錯殺則我亦殺人之罪
- 2024-11-01為官要自做 要負責 要勤政 要有主見
- 2024-11-04識人當先識己 正確認識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