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瑞金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梁念林 攝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東南邊陲、武夷山脈西麓,是著名的“紅色故都”、“共和國的搖籃”,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90年前,中央紅軍從這里出發,開啟了一場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
軍民團結如山牢
在瑞金城西約19公里處,有一座石灰巖山峰,山石色澤如云,得名云石山。
1934年7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形勢日趨嚴峻,硝煙四起,駐扎在瑞金沙洲壩的中央機關不斷遭到國民黨飛機轟炸。為了安全起見,中央各機關轉移到云石山,分散在就近的各個村莊。云石山及其周邊一帶山高林密,而且這里群眾基礎較好,便于隱蔽。
中共中央局駐在豐垅村,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駐在梅坑村,少共中央局駐在田心村,臨時中央政府就駐在云石山云山古寺中。在云山古寺居住和辦公的有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以及賀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員。
中央機關以云石山為基點,開展了長征前夕的征糧、擴紅動員。時任中央臨時政府糧食人民委員的陳潭秋,在征糧、擴紅動員過程中,因過度勞累而病倒,在豐垅村村民梁大爺家養病,梁大爺一家為他刮痧、找草藥,精心照料直到陳潭秋痊愈。病中的陳潭秋依然念念不忘身上的任務,想著征糧和擴紅。梁家人深受感動,全家九口人,七人報名參加了紅軍,大兒子犧牲在了長征途中,年僅16歲的小兒子也在長征中身負重傷。為了支持中央紅軍,這個位于云石山腳下不足500人的村子,就有150余人參加了紅軍。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保存更多的革命力量,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和中央機關人員聚集在云石山下,與當地群眾灑淚告別,準備開始長征。
長征出發前,陳潭秋把一只鐵皮箱送給了梁家作紀念,這只見證魚水情深的鐵皮箱被梁家人代代相傳。
突破艱險勇向前
接到中共中央發出的戰略大轉移命令后,正在閩西戰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1934年10月初從福建長汀出發,8日拂曉到達瑞金武陽。
寬闊的綿江河在武陽穿境而過,阻擋了紅九軍團戰士前進的腳步。河上的武陽橋是一座木板搭建、沒有護欄的簡易木橋,戰士們走上去,橋體劇烈搖晃,隨時要垮塌的樣子。
當時天還未亮,戰士們手中火把的亮光、木橋板的嘎吱聲,引來了當地村民,大家循著火把和聲響來到河邊,發現了正在艱難渡河的戰士們。
“咱們的紅軍戰士在武陽橋,大家去幫紅軍過河!”了解到紅軍有困難,鄉親們心急如焚。有的搬來床板、門板,有的拿著布包、木凳,有的扛著油桶,想著法子對木橋進行加固。
當時,一位姓鄒的老鄉,搬出來一張嶄新的婚床,婚床原本是準備給兒子娶媳婦用的,剛搬進家里沒多久。住在不遠處的一位老奶奶也過來幫忙,顫巍巍地拉住紅軍戰士的手說:“我家還有木料。”大家跟著老奶奶去搬木料時才發現,這是老人準備后事用的棺木。一群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則直接跳進河里,用肩膀頂住晃動的橋墩、撐住橋面,即便腿麻了,肩膀磨出水泡也不放棄。岸邊站滿了村民,他們把雞蛋、大豆、花生、草鞋、斗笠送到戰士手上,送別自己的親人。
直到8日中午,紅九軍團戰士成功渡過了武陽橋,后途經會昌、安遠,追隨紅軍主力西去,繼續挺進萬里征程……
武陽橋,是紅九軍團長征出發時路過的第一座橋,是一座用床板、門板以及血肉之軀鑄就的堅不可摧的橋。
堅定信念跟黨走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后的第一個晚上,紅軍領導機關宿營在瑞金西部的一座偏僻山村——萬田鄉麻地村。
當晚,紅軍戰士們背著槍彈,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麻地村。“就在這先行休整,大家嚴格遵守群眾紀律,不能擾民。”戰士們輕聲細語互相傳遞著上級命令,就這樣,他們在百姓的屋檐下睡了一晚。次日清晨天還沒大亮,早起的村民打開家門,發現房前屋后睡滿了紅軍戰士,個個懷抱著槍支,還有的睡在路邊、樹下。
紅軍的到來,百姓們熱情擁護,他們視紅軍戰士為親人,把自家的房屋、客廳,甚至祭祖的祠堂都收拾出來,晚上為紅軍鋪木板床。
當得知紅軍部隊缺糧時,全村村民都行動起來,你一斗我一籮,僅半天就為部隊收集了不少大米,有的村民把家中僅有的存米都捐出來了。紅軍后勤部門收到糧食后,一律登記后按規定出具了收據,即中央政府統一印制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借谷票”,作為留給借谷百姓的憑證。
后來,這幾十張借谷票被麻地人民當作寶貝一樣珍藏起來,大家將它當作對紅軍的念想和希望。
然而,紅軍長征后,因為國民黨反動靖衛團多次進村燒殺搶掠,各家各戶的借谷糧票大都被沒收銷毀,也有的被村民秘密藏了起來,因年代久了不知所終。
麻地村搞土坯房改造的時候,有村民從老屋磚縫中發現了當年的借谷票,后被珍藏起來,當成了傳家寶,成為麻地村民當年無私奉獻,支援紅軍長征的歷史見證。
“麻地人民不僅把糧食等送給紅軍,還親自把兒郎們送去當紅軍。紅軍離開麻地村的時候,有100多位村民響應號召加入紅軍隊伍,這些人當中,除了個別在長征途中受傷返鄉,其余全部犧牲!”麻地村紅軍烈士后代鐘天連說。
90年前,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90年來,這片紅色土地傳承的長征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前行。
(作者 梁念林 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紀委監委)
- 2024-11-29養廉之道莫如能忍
- 2024-11-29《紀律處分運用與紀法銜接適用》
- 2024-11-28為官治理要順應人情
- 2024-11-27以清白遺子孫 方能長盛不衰 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