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和匈牙利建交75周年,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匈牙利民族志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食味中華——中華古代飲食文化展”不久前在匈牙利開幕。該展全方位闡釋中國飲食文化,向海外觀眾積極傳遞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文化傳統和生活藝術。資料圖片
12月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我國申遺工作捷報頻傳。泱泱中華,文化長河源遠流長,新時代文化生機勃發、氣象萬千,向世界展示著充沛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中國為保護文化遺產付出了大量努力
在申遺文本中,對“春節”有介紹:“春節,在中國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在這時,人們會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主題是迎接新年,祈求好運,慶祝家庭團聚,促進社區和諧。這種慶祝的過程被稱為‘過年’(跨越一年)。”
中國代表團在巴拉圭申遺現場表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寄寓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在世代傳承中,該遺產項目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賦予持久的精神力量,在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在世界舞臺上促進著文明間的交流交往交融。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梁亞濱看來,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千百年來,其慶祝團圓、祈求美好和享受幸福的核心價值一直傳承未變,成為中國人心中最為厚重的精神寄托。隨著中國人逐漸走向世界各地,這種精神寄托也同樣如涓涓細流溫柔地流向全球每一個角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精神追求。舞獅、漢字、春聯、煙花和團圓飯等極富春節特色的元素在世界很多地方成為節日里的重要元素。春節申遺成功,昭示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非遺跨越五湖四海,成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主席南希·奧韋拉爾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文化悠久燦爛,春節申遺成功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此祝賀中國人民”,“中國為保護文化遺產付出了大量努力,值得許多國家借鑒”。
2024年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通過20年實踐,中國已形成既符合自身國情、又與國際銜接,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
近年來,一大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情況的最新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非遺資源總量近87萬項,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557項(包含3610個子項)。認定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068人。通過建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推進區域性整體保護,以及加快傳承體驗設施建設,中國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日益健全,傳播普及水平不斷提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多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3年4月25日,古都西安,在22個亞洲國家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3個文化遺產國際組織的150位代表的見證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開啟新篇章。發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西安宣言》,啟動亞洲文化遺產基金,成立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作為我國主導創建的首個文化遺產領域國際組織,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是目前亞洲區域內唯一一個文化遺產專門性國際組織。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系統闡釋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中國主張,強調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這一倡議指明了人類社會新的合作前景,對于推動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文物是中華文化的物化載體,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大圖景中交融互鑒,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漢代、唐代陶俑,元代陶獸……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從意大利回歸祖國。友好交往、互尊互信,中意兩國以文物為橋梁和紐帶,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以百年、千年為計,在歷史的積淀中攜手前行。據專家介紹,該批文物藝術品主要為我國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的出土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中意兩大文明古國擁有的悠久歷史、璀璨文明,是共通之處、共鳴之聲。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交流合作持續加強加深,近年來,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推動兩國互辦文化和旅游年,首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結好模式,著力將文化遺產地合作打造為中意人文交流新亮點。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所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來都是文明的復興。歷史學家湯因比曾預測中華文明能夠給世界提供西方無法提供的方案和智慧。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于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文明的滋養和引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我們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梁亞濱說。
12月8日,在重慶召開的第11屆國家傳播戰略高峰論壇暨重慶國際傳播學院建設研討會上,由中國教育部大數據與國家傳播戰略實驗室和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聯合推出的專題報告《寰球民意指數——周邊國家篇(2024)》指出,中華文化在周邊國家公眾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根據報告,作為旅游目的地,中國具有強勁吸引力。在十個周邊國家中,日本、新加坡的受訪者顯示出最高的訪華旅游興趣。會議當天,還發布了《寰球民意指數——東盟篇(2024)》,顯示中國在東盟公眾心目中的國家綜合實力指數顯著上升;東盟公眾普遍認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備受全球矚目。
該報告指出,在文化認知方面,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傳播的接受度與影響力持續增強。調查結果揭示了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中的廣泛影響及其對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意義。未來,通過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友好關系發展,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正如中國代表團在巴拉圭申遺現場所指出的,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弘揚和諧、和平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彰顯非遺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來,中國愿攜手各方,以非遺為橋梁和紐帶,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站在古老的文明、厚重的歷史之上,先人留給我們的,不只是豐富的文化遺產,更是涌動不息的血脈與精神,我們能從中感受到文明的生機勃勃、繁衍不息。文明如水,潤澤無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人類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尤其需要文明的滋養和引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進入新時代,我們的文化更加生氣勃勃、剛健有為,每朵文化的浪花都有奔騰的故事。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正如馬克思所說:“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作者:穆鐸字)
- 2024-08-21深度關注 | “換”出新機遇
- 2024-08-27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 2024-09-03深度關注 | 上好“開學第一課”
- 2024-12-12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時代需求和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