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州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現場,觀眾駐足了解中電信量子集團在量子計算領域相關成果。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安徽省合肥市紀委監委緊緊圍繞“國之大者”,將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入政治監督清單,通過重點項目專題調度、協調聯動、一線調研等方式,壓實相關部門責任。圖為該市廬陽區紀檢監察干部在轄區工投興廬科技產業園了解項目建設推進情況。趙明 攝
不久前,被稱為“科技春晚”的《中國科技創新盛典》亮相熒幕,節目展示了一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從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到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躍然眼前,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技創新的視聽盛宴。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在“科技春晚”的舉辦地安徽,這個曾經以“煤糧鋼”出名的省份,正在瞄準未來產業加快布局,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以創新實現從“0”到“1”再到“N”的跨越式發展。
前瞻布局:量子產業從“荒地”上探出“大道”,“人工智能+”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眼前頻繁出現“量子”兩個字,耳邊不時聽到量子相關概念,走幾步就能看到量子企業的招牌……位于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云飛路,10多年前還幾乎是一塊“荒地”,如今聚集了數十家量子企業,他們在這里探尋發展的新“大道”。
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在加速推進量子相關的戰略布局,量子產業也成為頗受矚目的未來產業之一。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學與信息科學形成的交叉學科,量子信息包含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三個領域。作為未來產業,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具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葉波介紹。
在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趣的展品演示著量子技術如何改變生產生活:一張小小的量子SIM卡,除了標準的通信功能,還封裝了加密存儲模塊,能實現量子技術帶來的通話保密效果;采用量子密鑰等技術的量子云印章,讓蓋章用印變得智能化、安全化,確保過程高效、信息安全可追溯,將其運用在社區等單位能有效規范小微權力行使;包含8個核心節點和159個接入節點的量子城域網,既能為政務數據提供量子加密傳輸服務,還能為金融、能源、醫療等行業提供接入服務……
近年來,量子產業加速發展,預計到2035年世界量子信息產業產值將達萬億元規模。在國家支持指引下,安徽前瞻布局量子產業,集聚產業鏈企業70余家,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人工智能正引領著新一輪產業變革。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得益于率先搶占人工智能這一新興賽道,安徽培育了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走出一條人工智能產業進階之路。
走進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人工智能+”在這里變得具體:“AI+汽車”,為車主提供對話響應快、回答問題準、超擬人的語音交互體驗,讓開車更智慧更有趣;“AI+工業”,聲學成像儀能快速確定工業設備局部故障點,提升巡檢效率,讓工業設備故障變得“看得見”;“AI+教育”,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啟發,給學生量身定制講解輔導……“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為工作生活提質增效,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科大訊飛品牌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董斌說。
在董斌看來,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態勢來看,我們與世界先進國家正處于從“追趕”到“并跑”的過程,“我們在做‘頂天立地’的工作,‘頂天’就是實現源頭核心技術獨立自主、世界領先,‘立地’就是產業化市場化,把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醫療、城市、汽車等場景相結合,應用轉化成新質生產力,這不僅能促使企業良好發展,也能讓我國的人工智能行業在世界舞臺有一席之地。”
“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向縱深拓展,為未來產業提供核心技術支撐。安徽省科技廳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全省人工智能規上企業783家,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和利潤分別為1151.9億元和48.3億元,同比增長7.4%和20.6%,均位居全省新興產業第4,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增長34.7%,位居第2。
創新引領:生物制造將成新引擎,OLED視界“透”亮未來,充滿前景的產業賽道正在打開
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是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在生物制造這一細分領域,眾多企業以創新為引領,積極突破技術瓶頸,投入充滿前景的“新賽道”。
在安徽華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瓶純白色粉末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這是經微生物厭氧發酵規模化生產的L-丙氨酸,它與日常生產生活的多種產品都有聯系。
“華恒的丙氨酸類產品的產能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公司董事長郭恒華說,這一切得益于公司始終重視研發核心技術。“微生物厭氧發酵規模化生產的L-丙氨酸,是我們首先探索出來的,在國際上也是首次成功的,整個過程中無二氧化碳排放,與化學工藝相比,降低制造成本達50%以上。”
據預測,到2030年,生物制造業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全球工業生產總值的35%。對于這樣的市場前景,郭恒華更加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創新,研發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品,才能搶占未來各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未來產業具有顛覆性的創新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市場對顯示屏的要求越來越高:更輕薄的機身、更絢麗的色彩、更高的對比度以及更低的功耗,新型顯示作為未來產業的方向之一被寄予厚望。
在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里,一塊塊屏幕讓人眼花繚亂:有類似國畫卷軸,緩緩打開呈現精彩畫面的卷軸屏;有模組厚度僅為0.187毫米,在微風吹拂下也能正常顯示的柔性屏;有正??词且粔K透明玻璃,打開時會在透明背景下顯示畫面的透明屏……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正在這里積蓄力量、迎接新的市場挑戰。
“OLED是現代顯示技術創新最活躍的一項新型顯示技術,近幾年其滲透率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領域持續提升,逐漸成為主流的顯示技術。”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高遠峰說。
提起技術創新,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偉列舉了一系列的成果:顯示領域目前唯一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首個制定柔性顯示國際標準的中國企業;截至2024年12月申請OLED核心專利17061項,其中發明專利占87%。但最令他自豪的,是被稱為“VIP技術”的智能像素化技術。
“簡單說就是在顯示面板量產上,主流方法用的是真空蒸鍍工藝,其中必須用到精細金屬掩膜版,這個直接決定了OLED的顯示效果,但長期被國外某些企業壟斷。我們研發出了另一條路線的工藝——半導體光刻工藝,這是中國企業在現代顯示領域第一次提出完全自主的技術路線。更精密的像素讓顯示更清晰,還能滿足不同產品的定制化需求,實現全尺寸屏幕的全覆蓋。”唐偉介紹。
以顛覆性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變革,對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贏得戰略主動意義重大。“中大尺寸顯示領域,如平板電腦、車載等方面是發展‘藍海’,OLED的創新會越來越活躍,市場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廣,特別是OLED的柔性特點,可以應用在生活工作的很多方面。”高遠峰表示。
如今,在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除了匯聚京東方、維信諾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龍頭,還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約150家,新型顯示產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集聚從業人員近4萬人。
協同保障:規劃引導、政策支持、保駕護航,多措并舉壯大先導力量,給未來產業“新的未來”
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立足“新賽道”正在形成,“新動能”逐漸培育的特點,安徽出臺了未來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并拿出真金白銀給予支持。比如,在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面,對納入省級籌建名單的,結合籌建進展,給予所在市最高1000萬元獎補資金。
在政策指引下,合肥濱湖科學城作為合肥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正加快推進未來大科學城建設。目前已經建成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三個大科學裝置,正在加快建設緊湊型聚變能實驗堆裝置(BEST)等設施……“緊緊圍繞原始創新策源地、高端產業聚集地、生態環保優美綠地的建設思路,大力推進合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發展合肥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合肥濱湖科學城管委會科技成果轉化處處長袁程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安徽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先后制定印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監督清單、監督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若干舉措,把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等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要求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并將貫徹落實情況作為巡視巡察首要內容,監督保障科技創新決策部署落地落細。合肥市紀委監委聚焦重點崗位、重點工作、重點環節,推動各地區各部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持續激發創新動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壓實主體責任,細化落實舉措。安徽省紀委監委緊盯省科技主管部門黨組主體責任和行業部門主管監管責任落實,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檢驗政治站位、政治態度的重要標尺。省紀委監委堅持從政治上查,從政治上治,先后查處多起科技領域腐敗案件,針對案件暴露的深層次問題,圍繞科技項目申報、資金監管、評審驗收等關鍵環節權力運行,向省科技廳制發監察建議書,督促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嚴防權力尋租、利益勾兌等腐敗問題發生,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為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堅強保障。(記者 吳晶 薛鵬 自安徽合肥報道)
- 2025-01-17文以載道 文以化人
- 2025-01-17見善如不及 見不善如探湯
- 2025-01-17學有所悟丨自我批評與自我革命
- 2025-01-17監督故事 | 喚醒“沉睡”的集體土地補償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