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首超90% 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守護碧水清流

    2025-02-08 17:4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444.jpg

    福建省廈門市環東浪漫線海上丁壩,市民游客沿著海岸線漫步觀光。林銘鴻 攝

      近日,水利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江河湖泊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檔升級,“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基本建成。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近年來,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0.4%,首次超過90%,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為83.7%,提前達到“十四五”規劃目標。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入湖水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

      上游濕地筑起守護太湖之美的安全屏障

      新春伊始,位于江蘇省境內的太湖風景名勝區游人如織,湖山縈繞勾勒出一幅青靛畫卷,盡顯江南水鄉之神韻。正所謂:“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流域內河口眾多,主要進出河流50余條。近年來,太湖水質持續改善,數據顯示,2024年,太湖全年平均水質30年來首次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其中,湖體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穩定保持在Ⅱ類和Ⅰ類,總磷濃度為0.05毫克/升,同比下降3.8%。15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從2007年8條劣V類改善成全部達Ⅲ類,其中8條達Ⅱ類。流域19個湖庫測點水質持續改善,新增2個湖庫水質達Ⅲ類。

      太湖水質的改善,離不開流域內城市在水生態修復和保護上所做的努力。位于太湖西岸的江蘇省宜興市處于太湖上游流域內,擁有2000多條入太湖的河道,承接上游4700多平方公里客水,過境水量約占太湖上游入湖水總量的70%,是名副其實的入太湖“客水走廊”,生態屏障責任重大。近年來,宜興市統籌推進“一圈一帶一區”水生態建設,通過打造“滆湖生態圈”“太湖入湖生態過渡帶”“太湖西部生態緩沖區”,探索太湖水生態修復新路徑。和以往的水生態建設項目相比,“一圈一帶一區”水生態建設更注重生態功能提升,借助生態濕地、生態緩沖帶,提高水環境承載能力,形成自我循環、自我平衡的水體環境。

      “太湖西部生態緩沖區”建設是“一圈一帶一區”水生態建設中的關鍵一環。2022年起,太湖西部區沿太湖水生態濕地群工程開建,包含水質提升工程、環保清淤及淤泥脫水改良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景觀提升工程等子工程,在太湖大堤內側打造10個濕地,形成“太湖西部生態緩沖區”,總生態清淤約42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約50萬立方米。

      沿著太湖西岸環湖而行,雙橋港、林莊港、朱瀆港等已建成的濕地如同一條生態珠鏈環繞在太湖沿岸,筑起守護水生態安全的屏障。“這些濕地就像生態濾芯,周圍水域的水在流入太湖前都要經過它們凈化。”太湖西部區沿太湖水生態濕地群工程負責人表示,第三方專業公司檢測顯示,經濕地凈化后的入湖水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局部能達到Ⅱ類,有效促進了太湖水質穩定達標。

      “在建設之前,這些濕地大多是廢棄坑塘,主要用于堆放藻泥,看起來就是一潭沒有生機的死水。”據無錫市宜興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濕地打造過程中,為了增強水體自凈能力,當地針對太湖上游水環境特質,構建水生態體系建設整體規劃,統籌水系構建、生境營造、濕地動植物恢復等措施,充分利用塘庫、河道提升水環境容量,已建設生態濕地1.08萬畝,在建2.3萬畝,不僅將廢棄坑塘“爆改”為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讓太湖濕地的自然美景得以重現,還在減磷控氮方面發揮著強大功能。現在,周邊村民灌溉苗圃、果園產生的農業尾水,都會經過這些濕地凈化達標后再流入太湖。

      濕地的打造,為太湖西岸架起了天然的生態屏障,而它們的成效遠不止于此。如今,站在太湖西岸極目遠眺,可以看見濕地串珠成鏈,“水下森林”搖曳生姿、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岸上樹木繁茂、松鼠穿梭于林間,親水平臺錯落有致,打造出“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秀麗風景,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打卡觀光。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帶來了人氣,也吸引來更多的生物如黑天鵝、白鷺等。如今,太湖西岸濕地群已成為集生態凈化緩沖帶、游覽觀光、生物多樣性提升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綠色走廊。

      從淺灘濁水到水清灘凈

      “一灣一策”打造靚麗海岸風景線

      位于福建省廈門市環東浪漫線的彩虹跑道環抱著廈門最大的城市內灣——同安灣。沿著灣畔的丁壩向海而行,憑欄遠眺,水清灘凈,鷺鷥停落在紅樹枝頭細梳羽翼,燕鷗在高空翩躚旋舞,波瀾清碧蜿蜒鋪展……馬拉松愛好者齊先生經常沿著同安灣晨跑:“海灣周邊的環境干凈優美,在這樣的環境中跑步,心情特別舒暢。”

      對于同安灣的向好轉變,海岸保潔員李彬看在眼里。據李彬回憶,曾經的同安灣是養殖灘涂、淺灘濁水。3年前他剛加入保潔隊伍那會兒,沿岸開展清理作業,垃圾網袋里全是塑料袋、塑料瓶等廢棄物。

      為了改善水生態,廈門市成立海上環衛站,組建海域海岸線保潔隊伍,在同安灣投入200余名海岸保潔員;同時,因地制宜配備環衛碼頭,增設巡查快艇、小型保潔船等,規范化處置海漂垃圾,形成源頭減量、治污保潔、清理轉運的治理閉環。

      在人工巡查過程中,海岸保潔員會根據潮汐漲落時間,每天至少進行2次巡邏,收集清理岸灘、沙灘垃圾。“對海漂垃圾實行日產日清后,在步行道上就能清楚看到紅樹植物的水下根脈。見證水質改善、沙灘潔凈,真的很有成就感!”李彬說。

      不僅如此,當地還依托海漂垃圾監測預警預報系統,采用視頻監控技術智能識別海漂垃圾,每日對入海垃圾漂移軌跡及分布區域進行預測,每月開展無人機航拍巡檢,為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注入“云動力”。去年,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航拍廈門市海漂垃圾密度51.06平方米/公里,比2020年降低78.76%。

      除了抵御外來污染物,加強近岸水質優化也至關重要。入海排污口作為陸海銜接的關鍵節點,是水生態環境治理必須把好的關口。“我們以落實河湖長制年度重點任務為契機,分類整治不達標入河入海排污口,形成全區管網‘一張圖’,‘一口一策’精細化管理110個入海排放口,截至2024年12月,監測達標率100%。”同安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鞏固截污控源成果,同安灣還新改擴建水質凈化廠8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2萬噸/日,完成區排水管網正本清源改造211平方公里。此外,同安區在治理埭頭溪、東西溪等流域的基礎上,對環東海域實施陸源減排及海域生態擴容,試點探索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不僅僅是同安灣,作為國家一體化建設全域美麗海灣的試點城市,近年來,廈門市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以改善水動力條件為主線,針對轄區各個海灣的特點,制定不同的生態修復目標和區域發展目標,“一灣一策”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實現了生態功能和空間格局的整體提升。

      截至2024年,廈門市近岸海域國省控水質優良(一、二類)面積比例達93.7%,比2018年58.3%提高了35.4個百分點,生物多樣性也持續向好,成為少數在城區就能看到中華白海豚的城市。

      小流域變化推動大流域好轉

      因地制宜凈化長江“毛細血管”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崇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水波蕩漾、鳥兒嬉戲,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妙的生態畫卷。

      崇湖是長江中下游湖群中具有代表性的湖泊之一,北臨“九曲回腸”的長江荊江段,南瀕水系交錯的洞庭湖流域,對維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11月,崇湖小流域各監測點水質全部達到Ⅳ類及以上。然而,有誰能想到,如今美麗的崇湖曾被大量圍墾造田、圍網養魚,導致水面銳減、水質污染,經過多年流域綜合治理,才展現出如今的自然之美。

      在崇湖流域內,稻蝦種養面積達9.3萬畝,科學處理養殖尾水與提高水環境質量息息相關。公安縣通過新建涵閘等設施,將養殖尾水分段蓄積在溝渠內,采取在溝渠內種植水草、投放花白鰱、底棲生物等生態措施原位凈化水體,將凈化后的水再回田利用,首創出“田-渠”循環新模式來實現清水入湖。這一措施,讓流域內每年尾水排放減少1600萬噸。此外,當地還推廣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生產降本增效的同時,使化肥用量減少5%以上。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長江流域內水生態至關重要。地處長江中游的荊州市擁有483公里“黃金水道”和623公里優質岸線,占全省長江徑流里程的45.6%。為著力凈化長江“毛細血管”,荊州市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劃定111個基礎治理單元,探索“清淤、固堤、截污、減排”平原湖區流域綜合治理新模式,實現縣(市、區)、功能區和洪湖流域鄉鎮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全覆蓋,以小流域的根本性變化推動大流域的趨勢性好轉。

      沿江化工企業綜合整治也是荊州市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來,當地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對長江周邊不符合規劃區劃或安全環保條件、存在環境污染風險的化工企業,實施關停或搬遷改造,提升企業環保標準。目前,已完成全市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76家,關停拆除長江干線碼頭340處,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1510個,騰退岸線55公里,復綠面積超過69.7萬畝。

      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是荊州本地成長起來的醫藥化工龍頭企業,公司原廠址位于長江邊。過去,企業裝備技術水平不高,排放污染較大。2018年,能特科技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搬遷改造的化工企業,公司從長江邊搬到了專門的產業園。

      在荊州綠色循環產業園內,能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廠區里,新車間干凈整潔。在搬遷改造過程中,企業將環保工藝運用于搬遷項目,加大技術改造,新建生產線,實現轉型升級。

      在多項治理措施下,如今,荊州市內水生態日益好轉,荊江水域江豚種群數量由70頭增至100余頭,麋鹿種群數量增加到3800頭左右,鳥類增至345種。(通訊員 劉瑜 張清鈺 榮容)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成高清视频|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久久无码国产|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