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漢末魏初,有兩個特別的人,一個叫管寧,是隱士;一個叫華歆,是名士。二人均歷魏武帝、文帝、明帝三代,管寧聚徒講學,不仕而終;華歆依附權貴,最終封侯。
《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有一次,兩個人一起在菜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照舊鋤草,把金子看得和瓦石沒什么兩樣,華歆則撿起來看了看,又扔了出去。還有一次,兩人同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乘坐華貴車子的人從門前經過,管寧照舊讀書,和往常一樣,華歆卻放下書,出門去觀看。于是,管寧割斷席子,與華歆分而坐之,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什么是朋友?《周易·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孔穎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曰聯朋友。”鄭玄注:“同師曰朋,同志曰友。”同門、同師,即師出同門,是客觀事實;同志,即志同道合,是主觀取向。管寧和華歆在一起鋤草,一起讀書,兩人是“朋”;管寧對華歆說“子非吾友”,則是因為價值取向不一樣。
同樣是“片金”,管寧無視,華歆則“捉而擲去”,說明他心有所動;同樣是“軒冕過門”,管寧無視,華歆則“廢書出看”,說明他心向往之。金子是“富”的象征,軒冕是“貴”的象征,對“富”“貴”的態度不同,其志向、意趣也不同。這就是管寧割席分坐的原因。后世即以“管寧割席”為典,形容節操高潔,不慕富貴。
現在的“朋友”一詞,覆蓋范圍非常大。選擇什么樣的人做朋友,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朋友是什么樣的人,也決定了他為什么會選擇你做朋友。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方面,要廣交朋友;另一方面,更要慎交朋友。君不見,有多少人被“朋友”帶偏了,有多少人被“朋友”拉下水了,又有多少人被“朋友”拐到溝里去了!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小花香槐
分布:隴南、天水、甘南
簡介:小花香槐,喬木。花果期6-10月。木材堅硬耐腐,可做優質家具及建材,并可由木材中提取黃色染料。花含芳香物質,可提取精油用于日化品。樹形優美,兼具園林觀賞價值。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03-14蟬不知雪 | 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一個人的見識
- 2025-03-14《黨的紀律建設簡史(第2版)》
- 2025-03-14以樹為師 以樹為友
- 2025-03-13平易近人 | 接地氣,才能接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