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德州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盯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組織干部下沉一線,持續開展專項監督。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在某企業走訪,了解有關情況。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企業檢查行政執法記錄。記者 曹溢 攝
3月21日,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閆藝鳴和同事,到該縣某鋼鐵冶煉企業開展日常監督回訪,就前一天環境執法檢查工作人員規范執法及作風情況聽取企業負責人意見建議,了解行政執法人員是否存在違紀違法行為。
“我們每月從‘德企行’執法檢查智慧管理平臺隨機抽取2到3家企業實地走訪。”閆藝鳴介紹,每次行政執法檢查結束后,“德企行”會自動向企業負責人推送評價短信,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可實時查看行政執法的詳細信息,調取行政執法結果及企業反饋情況,強化日常監督。
行政執法,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和企業切身利益。每一次執法本身,都關乎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也關系著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經營主體活力。
此前,德州市紀委監委牽頭開展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監督。專項監督以來,共批評教育和處理7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人,并推動全市建設運用“德企行”執法檢查智慧管理平臺,提升行政執法日常監督質效。
找準營商環境痛點難點,開門整治
3月25日,德州市印發《涉企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去年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監督的基礎上,對深化涉企執法監督再部署、再推進。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將建立行政執法企業評價直通車制度,定期隨機選取小微及規模以上企業,開展“四不兩直”調研活動,暢通問題線索直報通道。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優化營商環境從哪里破題?解決好經營主體的身邊事、煩心事,就是很好的切入點。”德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此前,根據德州市委關于改善營商環境的統一部署,德州市紀委監委專門印發工作方案,從責任落實不力、不擔當不作為、執法不公正等三方面對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
去年5月15日,德州市紀委監委發布公告,面向社會公開電子郵箱、信箱、電話及二維碼,在全市范圍征集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問題線索。同時,市紀委監委通過短信形式發送《致全市企業家的一封信》,鼓勵企業家舉報違紀違法問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巡察辦、市審計局、市“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也同步強化信息互通、協作配合與成果共享。
“從投訴舉報情況看,一共收集到執法流程不規范、執法解釋不到位等面上問題186個,具體問題線索87件,主要集中在違規收受禮品、任性執法、索要財物等。”德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劉國輝介紹,對反饋的問題線索,市紀委監委逐一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
強化監督執紀,形成有力震懾
“日常執法‘吃拿卡要’、年節收受禮品禮金、充當掮客相互‘關照’、假公濟私‘友情引薦’等,是行政執法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主要表現,而侵害的主要是小微企業的利益。”德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干部蔡攀說。
專項監督工作中,德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集中力量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對相關問題線索快速處置、重點督辦,重大問題線索市縣聯動、直查快辦;對群眾舉報、監督發現、部門移交的問題線索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全市共立案41件,采取留置措施2人,形成有力震懾。
齊河縣紀委監委聚焦行政檢查隨意性大、行政處罰裁量權濫用、行政執法不注重效果、利用執法權實施違紀違法行為等4個重點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執法不作為、執法不規范、粗暴野蠻執法、執法方式簡單僵化以及執法“尋租”等6個方面具體問題,開展“一行業一方案”起底排查。
針對不擔當不作為、不遵循法定程序執法、入企監督檢查過頻、監督辦案不規范等問題,寧津縣紀委監委開展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全面排查。在30家企業建立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的基礎上,該縣紀委監委開展涉企執法暨“德企行”使用情況調研,對調研結果進行通報。目前,執法過頻、過多問題明顯好轉。
以案促改促治,打通障礙梗阻
2月20日,平原縣應急管理局召開警示教育會,通報并剖析了近年來該單位接連發生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要求工作人員以身邊人身邊事為鑒為戒,真正做到“教訓看在眼里,敬畏刻在心里”。
“教訓深刻、代價慘痛,暴露出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黨性初心不牢、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作風建設不嚴、體制機制缺失等深層次問題,我們一定要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平原縣應急管理局黨委副書記李海洋說。
此前,針對相關案件暴露的突出問題,平原縣紀委監委向應急管理局提出紀檢監察建議。針對涉企行政執法中存在的落實民主集中制有偏差、案件審核把關不嚴、執法規矩意識不強等問題,督促開展“一案一警示”,對典型案件進行深入剖析,針對制度缺失、責任缺失、監管缺失等問題,完善制度機制,規范權力運行。平原縣應急管理局先后修訂完善《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程序規定》《重點工作督查督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去年下半年以來,平原縣應急管理系統43名公職人員主動到160多家企業服務580余次,企業評價平均得分較上半年提高6.48分。
“專項監督中,我們注重深入剖析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易發環節、違紀表現等,對涉及面上的、深層次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問題,向黨委政府提出建議,推動提升執紀執法水平。”蔡攀說。
結合市紀委監委提出的意見建議,2024年11月,德州市印發《關于建立推行規范涉企行政執法“五全”模式的實施意見》,建立推行行政執法全過程服務指導、全流程執法公開、全方位警示教育、全鏈條整改提升、全要素考核評價“五全”模式,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檢查的規范化水平。
同時,進一步推動“德企行”執法檢查智慧管理平臺匯集全市2778項涉企行政檢查事項、1973項企業分級分類監管事項,錄入全市1.4萬余名執法人員信息和56萬余個經營主體信息。去年7月以來,累計收集7517條行政執法信息。
深化拓展成果,確保經濟安全健康發展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在2025年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
根據山東省紀委監委安排,德州市紀委監委進一步深化拓展專項監督工作成果,主動與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局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對接,按照“實、全、準”的原則,匯總全市2020年以來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的情況。
“我們把‘德企行’評價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參考,持續強化日常監督,督促提高執法水平。”德州市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干部宋延帥介紹,市紀委監委通過大數據分析碰撞,對行政執法電子案卷進行梳理比對、分析研判,重點關注重復罰款、頂格罰款、同類問題同類情形區別罰款等情況,深挖問題線索。重點對處罰案由、處罰依據、處罰金額等信息相互對比,建立“近五年來注銷、搬離企業被行政檢查、處罰情況”等問題線索類數據模型5個,發現疑似過重處罰等問題3個。
各縣(市、區)結合本地涉企行政執法實際,建立“同案不同罰”等數據監督模型7個,篩查問題疑點9630個,發現問題15個,涉及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等8個單位,已反饋相關部門整改。利用已有的“干部親屬開辦個體工商戶情況”等模型,嵌入式分析,形成新的數據后,二次套用模型查找線索。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該市紀委監委還向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制發《查處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突出問題工作指引》。《工作指引》聚焦執法程序、自由裁量權、“以罰代管”等關鍵環節,從以權謀私、充當掮客、假公濟私等違紀表現入手,詳細分析違紀特點,細化明確查辦方式,進一步規范案件查辦。
“只有依規依紀依法監督執紀問責,對每一個問題線索實事求是分析研判,分清到底是秉公執法還是吹毛求疵,才能既確保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又有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參與專項監督的德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干部趙于潤澤說。(曹溢 自山東德州報道)
- 2025-04-02探索深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有效路徑
- 2025-04-02親屬違規收禮黨員干部可能觸犯哪些紀法條款
- 2025-04-02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系列評論之六 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
- 2025-04-02甘肅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