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7日凌晨,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落下帷幕,此次會議是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后一次例會,因而備受市場關注。
盡管美聯儲釋放了不少“鴿派”信號,特別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聯儲還有不少“彈藥”,但美股卻毫不買賬,反而直線跳水。這背后藏何玄機?
時間回到今年3月,美國面臨疫情擴散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美聯儲進行了兩次“非常規”降息(即不在既定的議息會議上降息),分別降息50基點和100基點,期間還進行了大量資產購買。
3月美股經歷了多次熔斷,然而隨后美股開始發力,三大股指多次刷新歷史高位。在疫情和經濟均未見明顯好轉的背景下,美股表現如此強勁,不少業內人士感嘆,此輪牛市像是單純被美聯儲托起來的“水牛”。充裕的流動性沒有更多去向,于是都涌入了優質標的,而后者的上漲又帶動了市場樂觀情緒,形成了內循環。
但反觀9月例會,美聯儲此次似乎“只聞其聲,不見其行”,因此市場不漲反跌。
從表面看,美聯儲的確釋放了不少“鴿派”信號,例如暗示到2023年底之前都不會加息。6月例會時這一預測時點為2022年底。在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將“至少以目前的速度”購債。同時,鮑威爾強調,美聯儲“未耗盡彈藥”,仍有大量工具來刺激經濟。
但這些內容都屬于老生常談,更多停留在“說”的層面,并不能帶給市場驚喜。在當前背景下,美國經濟迅速超預期復蘇的概率越來越小,加息腳步也越來越遠,因此推遲一年加息市場毫不意外;而對于其它寬松措施,美聯儲也并未給出明確的前瞻指引,更多是對當前政策的延續。
美聯儲手中可打的牌越來越少。在3月時美聯儲可以從容地連續降息150基點以提振經濟,但當前利率已降至接近零,而實施負利率在美國的可能性極低,美聯儲多位高層此前也強調過此觀點。加大資產購買,在刺激經濟和提振市場信心的初期效果明顯。然而從3月至今,美國疫情和經濟均未見明顯好轉,部分數據向好也僅是相對“至暗時刻”有所改善,資產購買對于實體經濟和市場的邊際效用也在遞減,且連續大規模的資產購買副作用非常明顯,因此美聯儲不得不慎重考慮。
美股強勢反彈實際是由美聯儲流動性、優質科技股、市場信心共同推動的,三者相輔相成。目前美聯儲流動性已出現松動跡象,市場對其“能量”的預判開始轉變。而以蘋果、特斯拉為代表的優質科技股今年漲幅過高,高企的估值也使其充滿短期回調風險。一旦前兩者生變,市場信心可能會轉向。因此,美股出現回調的風險不得不警惕。
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張枕河
相關新聞
- 2019-12-12堅定的“通脹斗士”美聯儲前主席沃爾克去世
- 2019-12-12三連降結束 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
- 2019-11-28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繼續溫和擴張
- 2019-11-21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貨幣政策已調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