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道 據越通社河內1月2日報道,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越通社評選出了這一年當中10個最重大的全球經濟事件。全文摘編如下:
1.新冠疫情重創經濟
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的負面沖擊,全球經濟經歷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旨在遏制疫情傳播的封鎖及關閉邊境措施導致全球貿易停滯、供應鏈中斷以及全球各地出現企業破產潮,尤其是在航空、旅游和零售業。各國推出總額數以萬億美元計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前所未有的貨幣措施和緊急貸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收縮4.4%。據預測,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還將持續存在。
2.RCEP催生最大自貿區
經過8年談判,10個東盟國家和5個伙伴國(韓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020年11月15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CEP催生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涵蓋22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合計達26.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30%),占全球貿易的近28%。在多邊主義逐漸失去穩固地位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之際,RCEP的簽署被視為促進經濟一體化和保護多邊貿易體系的一股驅動力。
3.投資分流趨勢加快
新冠肺炎大流行擾亂了貿易活動和全球供應鏈,特別是在汽車和醫療設備制造行業。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國家將對外投資多元化,并加緊將供應鏈轉移至國內市場或其他地區,以防止風險并確保穩定。新冠肺炎大流行和美中貿易的緊張關系,被視作許多生產回流至母國或分流至其他國家,以利用成本、勞動力或物流優勢的“催化劑”。
4.勞動力市場危機
全球勞動力市場飽受新冠肺炎疫情之苦,這場疫情導致全球各地就業崗位減少或降薪。國際勞工組織在其《新冠肺炎與勞動世界》報告中稱,今年亞太地區損失多達8100萬個工作崗位,拉丁美洲減少3000萬個工作崗位。僅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收入就下降了10.7%,相當于3.5萬億美元。勞動力市場危機可能導致貧困或經濟社會不確定性等長期后果。
5.全球降息至接近零
為幫助各經濟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困境,全球60%的經濟體的央行將利率降至不到1%,許多經濟體甚至采取負利率,這是有史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僅2020年3月美聯儲就兩次降息,歐洲、日本、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央行也將利率降至創紀錄低點。
盡管各國采取了降息和動用非常規貨幣政策措施,但通脹率仍然很低。全球經濟面臨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出現這種狀況時,貨幣政策幾乎毫無效果。
6.英國脫離歐盟
英國2020年1月31日晚11時正式脫離歐盟,步入持續至2020年12月31日的過渡期。在英國加入歐盟(前身為歐共體)40余年后,預計脫歐將改變英國與歐盟國家在從政治和經濟到社會、文化及安全等所有領域的關系。英國一直在推動自貿協定談判,以促進貿易流動。它與日本達成了脫歐后首份自貿協定,與加拿大簽署了臨時貿易協定,與新加坡和越南簽署了自貿協定,并與墨西哥簽署了貿易連續性協定。
7.科技巨頭面臨數字稅
經合組織(OECD)和二十國集團發起的一項對科技企業跨境征稅的多邊計劃,可能會讓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數字企業每年繳納高達1000億美元稅款。法國已經開始對全球營收超過7.5億歐元且國內銷售額至少達到2500萬歐元的科技企業征收3%的稅款。與此同時,印尼正在制訂一項基于科技公司營收的稅收計劃。
OECD國家尚未就對科技企業征稅達成共識,以終結跨國公司在許多國家經營在線業務卻將大部分利潤登記在低稅率國家的情況。
8.金融市場劇烈動蕩
2020年,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相關限制措施以及各國圍繞經濟援助計劃的分歧嚴重影響投資者需求和情緒之后,全球各地大宗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錄得歷史性交易時刻。全球金價首次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期貨價格則創下每桶負40美元的歷史新低。2020年3月,美國股市經歷了1987年以來最大跌幅,觸發“熔斷機制”。最引人注目的是,醫療物資尤其是口罩和疫苗的價格飛漲。
9.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市場研究公司德國斯塔蒂斯塔調查公司稱,預計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將達到3.9萬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為2.45萬億美元。遏制新冠肺炎傳播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促使消費者改變購物行為。零售商迅速改革其商業模式,運用數字金融工具來適應這一變化,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在“雙十一”購物狂潮中,中國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1161億美元。在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線上銷售額也達到創紀錄的90億美元,而“網絡星期一”活動的銷售收入為108億美元。
10.疫情致航空業停滯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由于各國政府采取旅行限制措施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航空業一直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2020年全年航空運輸量下降66%,航空公司營收減半至4190億美元。大量航空公司破產或者通過暫停航線、出售飛機、臨時裁員或降薪來縮小運營規模。盡管各國對該行業的援助總額已達到1600億美元,但IATA估計該行業仍需700億至800億美元的額外支持。
相關新聞
- 2020-10-21英媒:中國最新GDP數據引領全球經濟復蘇
- 2019-11-0610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公布 指數微升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
- 2019-10-11IMF總裁:貿易摩擦將給全球經濟帶來7000億美元損失
- 2019-09-11亞行報告:亞太地區對全球經濟貢獻日益突出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