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2021年前兩個交易日,白酒板塊表現搶眼。截至1月5日收盤,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白酒指數(803017.EI)全天大漲4.74%(該指數1月4日-5日累計上漲6.48%),20只成分股中有16只收漲。
但就在白酒板塊整體漲勢喜人的背景下,兩家酒企卻于1月4日晚間分別收到監管層的關注函和監管函。細探原因,主要因為公司董監高相關人員“失言”而“觸雷”。而就在去年12月31日,另外兩家酒企也曾因信披問題而被“點名”。
5天內4家酒企被監管“點名”,背后有何深意?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多家酒企收到監管機構發函,問詢主要集中在業績真實性的核查、信息披露渠道的合規性以及董監高行為規范。這體現了監管機構嚴格信息披露、加大內幕交易監控的基調。監管機構緊抓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強化信息披露的合法合規和有效充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營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這也說明我國監管部門積極作為,密切關注市場熱點板塊和熱點公司,以期更好地提供投資者保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不過,酒企目前股價高企、交易活躍,對于他們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之處,監管部門予以調查問訊是正常的工作舉措。
田利輝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日臻成熟,上市公司董監高要規范自身行為。無論是有意之為,還是無心之過,如果通過非法定信披渠道自行發布重要信息,將會導致形成內幕消息,從而嚴重破壞市場公平。在注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披露是重中之重,故而我國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加強對于信息披露的監管。
“信息披露制度是證券市場的基石,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義務。按照新證券法關于董監高保證信息披露真實性的要求,目前上市公司的董監高在信息披露方面承擔了較為嚴格的法律責任”,董忠云梳理,去年7月24日,證監會為貫徹落實新證券法,修訂了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部分條文,進一步強調董監高等相關主體的責任。去年12月份獲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取消信披造假最高20萬元罰金的上限,對于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去年年末落地的退市新規也強化了對信息披露合規的要求,嚴格了財務造假相關退市標準,還新增了有關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存在缺陷的退市指標,壓實了董監高信息披露規范運作的責任,提升了監管的威懾性。
相關新聞
- 2018-10-16老白干酒接手4家酒企費用大增 解禁壓力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