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3日訊(記者王婉瑩) 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表示,要建設串接主產區、主銷區的“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構建“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加快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冷鏈物流在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冷鏈物流連接田間地頭、百姓餐桌,守護著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領域。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冷鏈服務需求加快增長,對冷鏈物流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任務部署, 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下稱《規劃》)。
張江波指出,《規劃》是我國冷鏈物流領域第一份五年規劃,并以國務院文件印發,首次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層面,對建設現代冷鏈物流體系作出全方位、系統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務實、可操作、可落地的具體舉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規劃》結合我國國情和冷鏈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實際,圍繞‘6+1’重點品類,包括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品、速凍食品等生鮮食品,以及疫苗等醫藥產品,聚焦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突出瓶頸和痛點、難點、卡點問題,對‘十四五’時期冷鏈物流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指引。” 張江波說,“我們相信,《規劃》的出臺實施將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加快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步伐,有效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保障食品和醫藥產品安全,改善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冷庫容量、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別超過10%和20%。截至去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冷庫容量約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超過28萬輛,分別是“十二五”期末2.4倍、2倍和2.6倍左右。
行業規模顯著擴大,但是冷鏈物流行業也存在著突出的短板。張江波說:“由于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薄弱,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從運行體系看,缺少集約化、規模化運作的冷鏈物流樞紐設施,覆蓋全國的骨干冷鏈物流網絡尚未形成;從行業鏈條看,產地預冷、冷藏和配套分揀加工等設施建設滯后,冷鏈運輸設施設備和作業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大中城市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從發展基礎看,冷鏈物流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應用還不夠廣泛,標準體系有待完善,專業人才培養不足,這些都制約了行業發展。”
因此,《規劃》聚焦產地、運輸、銷地等三個主要環節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產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串接主產區、主銷區的“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構建“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加快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冷鏈物流在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聚焦制約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突出瓶頸和痛點、難點、卡點問題,按照“減損、提質、增效、降本”政策導向,圍繞重點領域,優化主要農產品和醫藥產品冷鏈物流服務,促進技術裝備和發展模式創新,加強冷鏈物流全鏈條監管。
“相信這些工程的實施將很好地推動冷鏈物流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高質量發展。” 張江波說。
相關新聞
- 2019-05-20產業深度融合 蘭州“正大優鮮”這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組圖)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