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新晉“國字號”非遺傳承故事系列報道之五
民勤曲子傳五省 岷縣當歸饋眾生
民勤曲子
岷縣當歸
中國甘肅網7月29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李 超 圖由省文旅廳提供)日前,國務院正式批準了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其中,我省共有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臨潭萬人拔河、甘南鍋莊等15個項目入選,至此我省國家級非遺項目達到了83個。近日,記者通過省文旅廳非遺處,專門探尋了這些新晉“國字號”非遺項目背后的傳承故事。
民勤曲子戲:
西北地方戲曲的“活化石”
民勤是隴上有名的“文化之鄉”,有“人在長城之外,文居諸夏之先”的美譽,因“俗樸風淳,人民勤勞”而得名。民勤古稱鎮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塞,南來的馬幫,北上的駝隊,釀造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民勤曲子戲是民勤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是以民勤方言為主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是河西走廊上一顆匯聚了東、西、南、北文化的耀眼明珠。
民勤曲子戲的形成與甘肅境內其他地方曲子戲有所不同,《中國戲曲志·甘肅卷》載:“民勤曲子戲雖稱曲子戲,與甘肅東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帶流行的曲子戲,實非一脈。”民勤曲子戲獨具特色,遺產豐富,因其獨特的藝術特質而被戲曲專家贊譽為“兼具北風南韻,流傳西北五省”“融北方小曲的蒼涼剛健與南方小曲的柔美俏麗于一身”,是集民間音樂、舞蹈、美術、文學等諸多元素于一身的綜合戲曲藝術,是中國西北地方戲曲的“活化石”。
最初的表現形式,是由當地民間藝人以坐唱形式表演的小曲,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代中葉,興盛于清代和民國時期。據載,自清中葉起,民勤小曲即流傳于內蒙古臨河、磴口、阿拉善左、右旗及新疆等地。民勤小曲源于當地和從內蒙流傳而來的民歌“西調”、二人臺、后又與江、浙、山、陜移民的俚曲小調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已形成。據《鎮番遺事歷鑒》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分溝胡兆庠是年創戲社,領五徒游藝湖壩”。清同治間,民勤小曲進入興盛時期,職業性小曲戲班“容尤堂”,曾“游藝于口外(今新疆一帶),凡歷三年乃歸。”
新中國成立后,民勤曲子戲在民勤及西北地區廣泛傳承演唱。1956年,甘肅省舉辦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時,民勤曲子戲《雙放牛》赴蘭州演出。20世紀80年代,全縣到處演唱曲子戲,一時盛況空前。2008年,民勤曲子戲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黃河戲話·隴上行歌》中播出。
經過600多年的傳承演唱,民勤曲子戲已形成了其他戲曲不可替代的鮮明獨特的藝術特質,其曲調豐富,優美動聽,道白多用民勤方言,詼諧通俗,親切感人,表演帶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時蹦蹦跳跳,女角唱時搖搖擺擺,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戲,故人又稱“地蹦子”。民勤曲子戲的角色行當最初僅有小生、小旦、小丑,時稱“三小戲”,于清未發展為生、旦、凈、丑等行當俱全。
演出服裝多因陋就簡,以生活服裝代用,但也有一定的規制:男角著長袍,外罩紅或藍色短大襟棉襖,腰圍裙帶,頭戴“涼殼”或“纓帽”;官宦披各色繡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色或藍色背心;老旦圍裙,套青襖,梳劉海;正旦著紅或綠大襟襖,下著花裙,頭梳髻,別簪,富貴者插各色花,帶昭君裙,兩翼插蝶翅白紙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腦后垂大辮。凡男角常執扇著帕,女角如之,兩手執著與男角相反。
唱腔由調、腔和小調三部分組成。“調”有甜、苦音之分,有二曲調、四曲調等八種,“腔”有硬、軟音之分,有三腔、慢腔等十二種,俗稱“八調十二腔”。唱腔屬曲牌聯腔體,曲調豐富,有100多種曲牌。唱腔優美動聽,道白唱詞使用民勤方言,詼諧通俗,親切感人。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嗓),獨特之處是有些唱腔的結尾或中間部分采用“接聲”(即幫腔)的處理方式,可達到特殊的演唱效果。
民勤曲子戲的劇目豐富獨特,知道戲名的有460多種,先后記錄到的有上百種,其中《二瓜子吆車》等多種屬獨有劇目。現藏于甘肅省圖書館的民國時期潘富堂手抄本,已修復的40多種中,很大一部分為民勤曲子戲獨有的劇目。民勤曲子戲的內容多以懲惡揚善、規勸孝道為主,寓教于樂、寓理于情,既詮釋歷史、反映現實和民俗風情,又傳播社會經驗、講述人生哲理,深刻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價值趨向,生動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
民勤曲子戲演出不擇場地,街頭巷尾、田間院落,都是舞臺,男女老少,皆是演員。在給人以精神享受的同時,陶冶情操,布德教化,啟人心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起到了很好的崇德向善、成風化俗,凈化心靈、教化社會的功用。
岷縣當歸加工:
溶入人民生活 體現民眾智慧
岷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麓與隴中黃土高原及隴南山地的接壤區,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由北向南從溫涼半濕潤氣候向寒冷濕潤氣候過渡,獨特的地理環境具備了生產優質當歸的自然條件,素有“中國當歸之鄉”的美譽。
“中國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岷縣當歸以種植面積最大、品質最優,暢銷國內,馳名海外。中醫用藥講究道地藥材,所以處方常寫“岷歸”,而岷縣古稱“秦州”,所以中醫處方又有“秦歸”之名。
岷縣當歸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和1700多年的藥用歷史。為何取名叫當歸呢?當歸,當歸,“應當歸來”的意思,正如唐詩所云:“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的母親思念兒子,便給姜維寄去當歸,以示盼子速歸的急切心情。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還從當歸具有調經種子的藥效出發,說明當歸命名的由來,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古人娶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的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岷縣當歸育苗地選在海拔2300米—2800米的陰坡,地勢為保水不積水的陰坡地、坑洼地、小盆地或陰涼濕潤、肥沃的生荒地。當歸栽培周期為三年,全部生長期為700余天。第一年生荒地育苗,秋季起苗后冷貯過冬,第二年以種苗移栽成藥,若需留種則繼續在田間越冬,第三年開花結實。當歸種植株的標準:一是品種純正,生長健壯;二是植株葉色深綠,葉柄、莖稈淡紫色;三是周圍環境無污染。每年霜降以后,岷縣藥農開始采挖當歸。
岷縣當歸加工工藝較為復雜,可以說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岷縣人民積累的這套當歸生產加工技藝,已經深深地溶入岷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挖出的當歸根剔除病根,剝去殘留葉柄,置通風室或屋檐下陰晾,待根部柔軟后,按規格大小扎成小把進行加工。方法是:選干燥通風的室內或特設的熏棚,內設130厘米×170厘米的木架,上鋪竹簾,把當歸堆放在上面,平放3層,上再立放1層,厚30厘米到50厘米;也可以扎成小把,裝入長方形竹筐內,然后將竹筐整齊擺放在木架上,以便于上棚翻動和下棚操作。
然后用濕樹枝或濕草料作燃料,并用水灑濕,生火燃燒冒出煙霧熏當歸,使當歸根上色。需要強調的是,在熏當歸的過程中最忌明火。約數天后,待根部表面呈金黃色或褐色時,再換用煤火或柴火烘干,室內溫度控制在35℃以上,70℃以下,經8天至20天全部干度達70%—80%時,即可?;?,待其自干。當歸加工不宜陰干,陰干的當歸質地輕、皮肉呈青色,也不宜用太陽曬干和用土坑焙或大火燒烤,否則易枯硬,皮色變紅,失去油潤性,降低質量。熏制是個漫長的過程,一直要持續到次年正月。
可見,當歸種植加工,是岷縣城鄉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的一項勞作活動,其傳承有集體傳承的特點。從晾曬、堆垛、扎把、梳捋、搭架、熏制,這些加工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操作要領,無不都體現著民眾的智慧。作為岷縣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當歸種植面積達10萬畝,如今,甘肅當歸研究院作為保護單位,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對傳統加工技藝進行保護和研究,參與了甘肅省中藥材產地生產加工標準的《當歸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讓古老的岷縣當歸加工技藝得到保護和更加科學的存續。
相關新聞
- 2021-07-28“萬企興萬村”甘肅行動暨“光彩會寧行”活動啟動 尹弘出席會議并講話 歐陽堅等出席
- 2021-07-282021“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舉行孫偉宣布開幕
- 2021-07-28甘肅省第一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回頭看”工作匯報會召開
- 2021-07-28任振鶴會見陳寅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