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人扎根基層 攜手“扶德扶智”
甘肅“三區”文化工作成效顯著
“三區”群眾創排的優秀文藝作品 圖由省文旅廳提供
中國甘肅網9月2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李 超)21日記者獲悉,自2013年我省開展“三區”文化專項工作以來,全省共選派(招募)11468名(人次)、分20余批次培養908名文化工作者,一批批“三區”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層、扶德扶智,全省“三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成效明顯,社會效應向好,是盛開在隴原大地的一朵“奇葩”。
為促進“三區”文化建設提供精神源泉
省委組織部等5部門《關于印發<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后,甘肅省文旅廳以項目實施為載體,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落腳點,結合甘肅省“三區”地域特點和文旅資源特色,統籌規劃,精準實施,借勢發展。
截至2020年底,通過選派和培養1萬余名“三區”文化工作者,尤其是輸送和招募文化人才扎根“三區”鄉村,人才的感召和集聚作用優勢突顯。一方面,深入挖掘“三區”豐厚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間文化資源,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鞏固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另一方面,“三區”文化工作者培養和帶動了一大批基層的文藝骨干和文化愛好者。通過提供技術指導、業務輔導、創意策劃等智力支持,激發“三區”群眾參與熱情,創排了一批源自生活、積極向上、生動鮮活的優秀文藝作品,使群眾有了業余文化生活的主陣地,提升了群眾文化自我娛樂、自我教育的魅力,極大程度上從思想認識源頭上維護了社會穩定。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
據了解,通過選派(招募)人員積極從事鄉村文化的文藝活動策劃、舞蹈創作培訓以及鄉鎮綜合文化站業務建設、農家書屋業務指導,與“鄉村舞臺”建設、精準扶貧和“文化惠民”等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積極開展特色鮮明、群眾參與度高的文化活動,有效地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受援單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
其中,平涼市組織策劃文藝演出、創作輔導、農民運動會、全民閱讀等群文活動,組建村級民間自辦文化社團2000余個,培養鄉土文化人才6000余人;定西市實施“百千萬”文化活動工程,組建文化志愿者協會、漆雕、磚雕等非遺項目培訓班,部分村社利用剪紙、麥桿畫等非遺項目產業,擴大了村民的經濟收入;臨夏州臨夏市組建36個農民自辦文化社團,創排并定期演出“河州花兒”等一批特色鮮明、群眾歡迎的文藝節目,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同時,通過專業技能培訓和掛職實踐鍛煉進行專項培養,為“三區”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一茬接一茬,有力提升基層文化和旅游骨干素質能力及專業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內生動力
工作開展期間,各地選派“三區”文化工作者到基層開展服務,變“送文化下鄉”為“下鄉種文化”,帶動了當地一批鄉村文化能人、基層文化志愿者和文藝愛好者的成長。與此同時,“三區”文化工作者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傳授技能、開展培訓、平臺宣傳等方式,積極推動文化扶貧,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慶陽市、臨夏州組織農實藝術師開設刺繡、剪紙、布貼畫、耳枕和磚雕、保安腰刀制作培訓班,為群眾經濟創收。此外,甘南州也利用生態文明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程建設等時機,把全州284個貧困村優先建設成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內生動力。
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供聚勢之力
敦煌研究院等單位的選派人員深入天水、隴南、臨夏等市州,協同文物保護單位對田野考古操作規程、墓葬清理技術、文物保護技術、RTK測繪技術及考古繪圖等技術指導,對文物保護的開展、實施、藏品預防性保護和修復等進行現場教學和培訓。
省文化藝術研究所協調中央電視臺11頻道記者,搶救性拍攝隴南影子腔“老亂彈”劇目6部、聲腔曲調7種,指導“西和麻紙”申報國家非遺項目。
還有各市州“三區”文化工作者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開展知識講座、專題培訓,挖掘、整理、傳承當地非遺資源,忠實記錄鄉土、民族文化風貌,將當地文化資源“物化”“活化”和“轉化”,助力打造貧困地區特色文化品牌,帶動了產業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紅古區搜集整理的“紅古石碑刻”被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窯街鎮“鞭桿子”申報為市級非遺項目。天水、隴南市和臨夏州組建秦腔、花兒、剪紙協會和儺舞傳習所,利用當地雕漆、柳編、磚雕等非遺傳承項目,組織村民打造特色文化富民產業。
為占領鄉村文化陣地提供基礎保障
在日復一日中,大批文化人才以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為主陣地,培育鄉村文化品牌,指導組建村級自辦民間文藝社團,把文化服務延伸到鎮村,將當地群眾所喜愛的民間曲藝、歌舞等藝術形式搬上舞臺,激發了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形成了“三區”文化人才“搭臺壘灶”、基層群眾“掌勺下料”的喜人局面。
其中,省歌劇院、省文化館從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節目創編、舞蹈編導等專業組織輔導培訓,省隴劇院為慶陽市創排本戲《樊梨花》、折子戲《鬼怨》《掛畫》、秦劇《南梁、南梁》《月亮灣》,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為臨夏州“花兒”數據庫提供技術指導,隴南、平涼等市開展送文化下鄉、體育比賽、文化資源普查、文化站達標、非遺資料搜集整理、組建村級民間文藝社團等。
同時,大量擁有農村實用文化人才職稱的民間文化傳承人或基層文化藝術從業人員被招募進“三區”文化人才隊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鄉鎮文化站“開門難”、農家書屋“無人管”和基層文化人才缺乏、業務力量薄弱等問題,起到了守衛鄉村文化陣地,守護群眾精神家園的重要作用。
相關新聞
- 2021-09-18“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 在故宮博物院開幕
- 2021-09-18蘭州大學計劃招收5200名碩士研究生
- 2021-09-18蘭州市進行防空警報試鳴
- 2021-09-18甘肅省衛健委通報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