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田間送技術 云端開課堂
皋蘭縣一堂堂農業生產公開課正開講


農技人員田間地頭送技術
中國甘肅網5月1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程珊珊 文/圖)走進皋蘭縣石洞鎮鎮東灣村的田間地頭,只見綠油油的麥田分布在村道兩旁,蘊含綠色的期盼。皋蘭縣農技中心主任王朝軍又下地了,帶著小鏟子、鋼卷尺等幾件從不離身的家伙。走進麥田觀察根系、測量株高,細心查看苗情、墑情、肥情以及病蟲害情,而他的身邊還圍著不少村里的種糧大戶。
“因今年降雨量少,土壤墑情不是很充足,但苗情總體向好,豐收很有基礎,田管切勿放松。”王朝軍短短幾句話,讓村民心里有了底。
和王朝軍一樣,近期,皋蘭縣幾十名農技人員或“云端”答疑,或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送良藥”,助力鄉村振興。
田間地頭
手把手傳授技術
隨著天氣轉暖,皋蘭縣進入麥田澆水施肥高峰期。這些天,黑石鎮駐村農技人員安克齊一直奔走在田間地頭,忙著測量土壤成分,為農民開施肥配方。張永才是大橫村的小麥種植大戶,今年種植小麥350畝。在農技人員的專業指導下,350畝小麥已經全部施肥,讓張永才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了。望著郁郁蔥蔥的小麥,張永才黝黑的面龐透著喜悅,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種植350畝地的小麥,期待有個好的收成”。
近日,記者在白崖、豐水村看到,農業技術人員正實地查看胡麻、玉米等新品種示范區種植田塊,并向農戶了解生產與管理情況,現場指導田地管理。
“通過試驗示范,促進種植技術不斷更新,有效解決全縣糧食作物種植品種單一、部分耕地地力提升水平不高的問題。”農技人員魏萬象告訴記者,今年還在豆家莊、明星村開展耕地生地熟化、保水劑應用等6項試驗,進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據了解,今年皋蘭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去年實施的百畝禾尚頭小麥核心攻關基地和500畝禾尚頭小麥良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基礎上,積極試驗示范禾尚頭小麥“一噴三防一補一增”技術、小麥全程機械栽培技術、小麥新肥料施用試驗示范,研究制定出皋蘭縣春小麥和禾尚頭小麥兩種主要糧食作物栽培技術規程,并成立專門的技術小組,經常性為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民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同時,開展包村聯戶服務,指導糧食種植農戶、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多種糧”“種好糧”,發揮示范及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廣泛應用。
云端指導
科技培訓不斷線
這段日子,皋蘭縣農技中心主任王朝軍除了每天要奔波在田間地頭,他的手機也總有回不完的信息。
“出苗情況怎么樣?”“肥料準備好了沒?”人去不了現場,王朝軍就電話問、微信答。
“降水量少,氣溫又忽上忽下,出苗情況不好。”農民的反饋讓王朝軍心焦萬分。
5月10日,王朝軍起了個大早,驅車趕往各個村鎮。這一趟,他一口氣跑了10個村,挨家挨戶上門服務,手把手傳授技術。而在中午吃飯之余,王朝軍還要微信回復村民的各種問題。王朝軍的手機里,有幾十個技術服務微信群。合作社負責人、普通農戶等各種問題,他幾乎有求必應。
因疫情影響,有時候去不了現場,但為了確保技術培訓“不斷線”,今年年初,王朝軍組織農技中心的技術人員,組建了若干個微信交流群,回答農戶提問、發布技術方案。同時,他還讓農技人員制作指導視頻、把微信公眾號打造成“農業技術推廣平臺”,讓農戶們足不出戶即可學習到農業知識。
近期,皋蘭縣科技局牽頭組織,在線上舉辦了皋蘭縣果蔬全產業鏈提質增效技術培訓班。針對當下存在的病蟲害防治等管護技術要點線上面對面解答,解決種植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并就皋蘭縣軟兒梨產業發展現狀、深加工和產品開發研究、進一步延長產業鏈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
在“云端”的助力下,目前,皋蘭縣各個村鎮農業生產正在陸續展開,綠色農業、集中經營為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打好了豐收底色。
此外,皋蘭縣農廣校分別在什川鎮等地舉辦了線下培訓活動,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使農戶們真正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助力鄉村振興。
- 2022-05-10胰島素國家集采結果15日起落地甘肅 廣大糖尿病患者可購買“質優價宜”的胰島素產品
- 2022-05-10蘭州市技術市場工作獲省科技廳表彰
- 2022-05-10甘肅省注銷6家公司《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
- 2022-05-10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環境 今年蘭州市將著力推進全市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