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王雅麗在修剪樹枝。(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蘭州3月17日電 (劉瀟)“在我小的時候,肅北縣的風沙很大,有的時候石頭都能被吹起來。”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林業工作站的“90后”王雅麗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這些年,通過大規模種樹種草,持續改善了肅北縣自然生態環境,如今,自己升級當了媽媽,想讓孩子在藍天白云下成長。
1992年出生的王雅麗從小在肅北縣長大,她的童年伴隨著風沙、黃土,她說,呼吸的時候,都感覺有一股土味。
2014年,王雅麗放棄了外地工作機會,選擇回到肅北縣。她說,“我學的是園林專業,與其在外地工作,不如回到家鄉,用所學來改善家鄉環境。”

圖為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李廣杏”。(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剛開始工作時,林業站站長時常與她聊天,除了專業知識,他還會告訴王雅麗,育樹也是育人,在種樹的同時,也要向樹學習。
“老站長告訴我,要像樹一樣,永遠向上生長,同時,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她說。
作為“90后”,王雅麗時常會提出一些“金點子”。2016年的一天,王雅麗和同事們在聊到敦煌李廣杏時,突然想到,是否可以在家鄉引進李廣杏的樹種?
說干就干,王雅麗和同事們馬上開始試種李廣杏。兩年后,李廣杏成功結果,杏子色澤黃亮如金,光潔無茸毛,果肉致密金黃,味甜汁多。王雅麗笑著說,“現在,不僅實現了‘李廣杏自由’,還帶動了周邊的農民一起致富。”
每次談到植樹造林的好處,王雅麗總有說不完的話。她舉例說,“十年前,肅北縣的石包城鄉放眼望去沒有綠色,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還要擔心風沙,根本留不住人。現在,石包城鄉樹多了,環境好了,旅游的人也多了,經濟效益也好了。”
王雅麗已經工作近十年,她的腳步踏遍了肅北縣所有鄉鎮,她說,希望自己所到之處,都能為當地留下一片綠色。
如今,王雅麗還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她時常帶著孩子去看她曾經種過的樹。她的孩子現在都能準確說出很多樹的品種。
在談及今年的工作重點時,王雅麗說,現在正在開展甘肅省酒泉市祁連山北麓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該項目是2022年酒泉市謀劃包裝的三個生態保護修復重點項目之一,已被納入國家“十四五”“雙重”規劃項目庫。
“前幾天,剛結束枯樹、枯枝的修剪和清理拉運工作,下一步,將進行補植樹苗的工作。”她說。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肅北縣林業草原質量,促進區域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高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對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維護祁連山北麓地區生態安全,改善民眾生活水平發揮重要作用。(完)
- 2023-03-17【甘快看】甘肅?尕海則岔自然保護區內發現荒漠貓
- 2023-03-17【甘快看】甘肅臨澤: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根植少年心
- 2023-03-17【甘快看】地巖熱供熱!蘭州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注入“綠動能”
- 2023-03-17【甘快看】甘肅金昌:信用“變現”興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