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北地區發現廣泛分布的侏羅紀被子植物化石
中國甘肅網4月6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日前,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與多家科研單位展開多方合作,利用Micro-CT(微型CT)新技術對來自我國西北地區中侏羅世地層中的一類化石材料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確認了這些侏羅紀化石的被子植物屬性。這也是目前我國西北地區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記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瑞士出版的學術期刊《生命》上。
作為當前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植物類群,被子植物備受植物學家關注。上百年來,植物學家們對被子植物的研究從未停止,但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歷史仍是植物學家面臨的難解之題。眾多古植物學家一直在尋找最早的被子植物,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歷史。對于被子植物的起源,西方古植物學家長期持有的觀點是:白堊紀之前沒有被子植物。然而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只能通過化石證據才能給出最終的結論。
據介紹,此次研究的化石采自我國甘肅省、青海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三地。研究人員將這些化石命名為美麗青甘寧果序。此次科研團隊通過對三維保存的被子植物化石標本進行了Micro-CT(微型CT)研究,確認發現了果實內部保存的、具雙層珠被的倒生胚珠——這是判斷被子植物屬性的一個關鍵特征。
這一發現揭示了被子植物在侏羅紀的真實存在,并在甘、青、寧三地都有較廣的分布,對進一步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 2023-04-04【甘快看】4月15日 圓明園四大獸首亮相金城
- 2023-04-04蘭州戰役紀念館 戶外紅色故事會入腦入心
- 2023-04-03蘭州五泉山古建筑群修繕后恢復開放
- 2023-03-22尋根溯源 重新認識蘭州地域文化 《金城文化——河隴文化的蘭州視角》出版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