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下午,蘭州大學鄭炳林教授應邀在“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系列公益學術講座主講《兩漢對敦煌和絲綢之路的經營》。講座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主辦,趙曉星研究員主持,在蘭州分院舉行。我院專家學者,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師生,及敦煌學愛好者50余人現場參加了此次學術活動。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為加強中央對河西走廊乃至西域地區的控制,確保絲路暢通,設立了敦煌郡。這一舉措,使漢朝政府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河西走廊這一交通孔道,進一步推動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但由于年代久遠,相關傳世史料記載較為籠統,對于漢政府到底如何經營管理敦煌乃至絲綢之路的史事,一直難以確知。鄭炳林教授通過細致梳理和研究西北地區出土的大量簡牘文書,結合傳世史料,對兩漢政府經營敦煌和絲綢之路進行了深入探討。
鄭炳林教授此次帶來了兩漢對敦煌和絲綢之路經營的重要研究成果。首先,軍政經略層面。鄭炳林教授依據傳世文獻《史記》《漢書》對敦煌名稱的記載,結合懸泉漢簡關于當地養馬等情況的檔案記錄,指出西漢敦煌郡是經營西域與羌、胡的基地所在。其次,國際貿易層面。懸泉漢簡中展現了中原商旅前往西域進行商業貿易的情況以及敦煌郡城中設有專門的市場;同時《漢書》還體現出敦煌市場中有大量胡商。鄭炳林教授指出,當時的敦煌已經是國際化都市,西漢中央政府非常重視敦煌的國際貿易,并對其大力扶持。最后,中西文化交流層面。鄭炳林教授根據懸泉漢簡中留存了大量儒家典籍、方術、中醫藥、鑄造冶煉技術的殘片,以及傳世史籍記載的中原醫者為西域諸國君王治病和中原冶煉技術向西域傳播的史實,指出敦煌郡作為西漢開疆所設新郡,早已成為中西科技文化碰撞、交融之地。
本次講座內容引起了聽眾的濃厚興趣,現場參與的各位專家學者就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簡牘與絲路文化研究等問題,與鄭炳林教授進行互動交流,實現了通過講座促進學術交流的目的。
“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系列學術公益講座,既是敦煌文獻研究所定位最高的學術講座品牌,更是本所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敦煌學研究高地”囑托的實際行動,后續還將邀請更多的國內外知名學者分享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鄭炳林,陜西黃陵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2),蘭州大學萃英學者一級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第八屆中國史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先后在《歷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60多篇,出版《敦煌碑銘贊輯釋》等20余部專著,主編《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敦煌學博士文庫》《敦煌學研究文庫》《敦煌通史》等20余種叢書。
- 2023-10-2480余位專家齊聚西北民大 暢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
- 2023-10-19文博日歷丨敦煌壁畫帶你看2100年前的絲綢之路如何開拓
- 2023-09-26【甘快看】絲綢之路上的陽關
- 2023-09-11敦煌有約 牽手世界——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