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非遺保護的創新實踐與國際合作”論壇在敦煌舉行。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
9月22日,作為第七屆敦煌文博會“敦煌論壇”分論壇之一,“非遺保護的創新實踐與國際合作”論壇云集了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旅游組織、世界銀行,以及哈薩克斯坦、美國、印度、伊朗、尼泊爾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非遺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非遺保護經驗做法,探討非遺保護路徑方法,為推動非遺保護的創新實踐與國際合作凝聚共識、貢獻力量。
思考:非遺保護的經濟價值
“舞蹈歌曲、手工編織……過去20年間,我們組織了印度6萬余名傳統文化傳承人,致力于振興40余種非遺。”來自印度的banglanatak.com網站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阿婭·巴塔查里亞感受到,這些努力切實促進了當地減貧事業發展、加速推進了婦女賦權,并有效促使廣大青年群體積極主動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
“以我們的喬托納格布爾高原社區為例。這片土地曾是當地最貧困的地方,不少當地居民外出務工,離開這里。值得慶幸的是,這片土地古老而美麗,有落葉林、河流和瀑布,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歌曲和舞蹈頗有名氣。”阿婭·巴塔查里亞說,如今,這個社區將大量文化財富轉化為大批文旅投資,“外出的人們回來了,各地的游客過來了,這里的貧困率較過去相比降低了近一半。”
圍繞“創新非遺保護利用,賦能甘肅文旅融合發展”主題,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王俊蓮分享道:“甘肅歷史文化底蘊厚重、非遺內容豐富多元,有全球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基礎和共識,具有構建新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可以推動建設成為新時代文化強國戰略推進中的非遺創新創造的樣板區和示范區。”
探究:非遺保護的社會作用
如何讓文化“遺產”變為文化“財產”,在促進包容性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方面發揮能量,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非遺逐漸深入教育、深入科研、深入文旅、深入基層、深入社團,發揮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民族工作有序和諧、厚植家國情懷等更深層次的價值和內涵。”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袁青分享道。
“以高校教育為例,我們通過思政教育、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實現非遺保護傳承與高校教育的互利互惠。這是推進課程思政、激發愛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路徑。”袁青補充道。
“可以將非遺納入可持續未來教育。”哈薩克國立藝術大學高級講師薩尼婭·巴茲涅耶娃就哈薩克斯坦經驗展開闡述:在哈薩克斯坦,非遺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種深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比如,我們通過把家譜知識納入教育課程,培養孩子們對祖先和后代的強烈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這些知識很好地促進了代際對話,加強了家庭聯系,在培養人們的社會凝聚力和歷史連續性意識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薩尼婭·巴茲涅耶娃認為,非遺不只屬于過去,同樣屬于未來,它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發現:非遺保護的社區聲音
針對非遺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高度強調“社區參與”。
社區的定義是什么?社區的能力怎樣提升?社區成員的活力怎樣激發?
“‘社區’在非遺保護相關文件中,不僅出現頻率較高,而且多處于重要位置,足見這一概念在非遺保護中的重要性。”蘭州文理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葉淑媛說,自己對于“社區”的理解,就是非遺項目存在的自然和文化空間里的民眾共同體——包括非遺傳承人、普通實踐者和愛好者群體,以及受益于非遺項目的民眾。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葉淑媛對主要流傳于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花兒”頗感興趣:“這些地方以‘花兒’為紐帶關聯在一起的人群形成的共同體,就是‘花兒’保護和傳承實踐的社區,如甘肅岷縣二郎山‘花兒會’、甘肅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等‘花兒’項目聯結的群體。社區和社區的定期活動‘花兒會’,保持了‘花兒’的存續力,促進了社區成員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
來自尼泊爾的海德堡大學南亞研究所常駐代表蒙娜麗薩·馬哈拉尼通過對比當地傳統社區“古蒂”和新社區“薩馬吉”,闡明更具包容性和具備更多功能的新社區對于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傳統社區的劃分基于種姓、地區等,女性被排除在社區成員之外,其角色僅限于支持男性成員履行他們的社區職責。然而,新社區產生后,平等賦予女性成員權利和義務,‘她力量’構筑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新氣象。”
一系列理念、觀點,一個又一個案例、經驗,為世界各國各地區非遺保護帶來了新的啟迪和信心。創新非遺保護,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 2024-09-19【甘快看】“簡”述歷史 “牘”懂中華
- 2024-09-19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石”說新語:探秘隴東這個“可移動的敦煌莫高窟”
- 2024-09-18【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講述著隴東大地千年璀璨
- 2024-09-18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鎮原秦詔版:泰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文字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