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慶陽香包:纖纖素指繡萬象
本報記者 尚杰 王冰雅 本報通訊員 盤小美
慶陽香包非遺傳承人白淑方(右)在教授孫子繡制慶陽香包。 盤小美攝
香囊。 盤小美攝
慶陽香包兔元素擺件。 盤小美攝
坐落在隴東黃土高原上的甘肅省慶陽市,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故里。這里悠久燦爛的農耕文明孕育出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民間文化藝術。慶陽香包便是其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近日,記者踏著冬雪,來到甘肅省慶陽市,近距離感受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香包,古名香囊,慶陽當地俗稱“絀絀”“耍活”。據史料記載,慶陽香包形成于公元前兩千三百多年,民間一直沿襲著巧女賢婦制作香包比手工,端午節贈送、佩戴香包祛邪納福的傳統習俗。2006年,慶陽香包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件好的香包繡品,關鍵在于圖案紋樣的設計、針法的運用、繡線的配色,其中針法最考驗繡娘的技藝。”在慶陽西峰區自家民房里,90歲高齡的慶陽香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賀梅英拿起繡樣,和女兒交流刺繡技藝:“繡制過程中,不光要靈活運用針法,還要注意針線的密度和拉線的力度,這樣繡出來的香包圖案平整順滑、有質感……”
慶陽當地流傳著一首民歌云:“八歲學針線,十歲進繡房,進入繡房繡鴛鴦,百樣故事都繡上。”賀梅英便是七八歲開始隨母親學做刺繡,十三四歲便做得一手好女紅。她一有時間就做“耍活”,嘗試各種造型。幾塊簡單的布頭,幾縷絲線,在她的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變成了活靈活現的老鼠、蝴蝶、花卉……
賀梅英在創作時,既沿襲傳統題材,又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大自然里的花草、昆蟲、飛鳥等都是其創作素材。同時,她還把民間傳統的香包刺繡和國畫的渲染方法結合起來,憑借豐富的過渡色,達到了雅俗共賞的效果。
賀梅英介紹,制作一件香包,要經過構思花樣、剪片、繡花、填充等10道工序。慶陽香包的針法也十分豐富,常用的有齊針、辮針、摻針、藏針等40多種。繡娘通過變換的針法、紛繁的配線、合理的絲縷,繡出千姿百態的香包。
其中,藏針繡是慶陽香包的獨特繡法,是一種將針線藏起來,以造型狀物而不見針線的繡法。“絀絀”香包就是這種針法的代表作。
經過幾十年的潛心創作,賀梅英成為慶陽香包刺繡藝術的杰出代表。為了將香包刺繡技藝傳承下去,她先后收徒20余人,手把手傳授刺繡精髓。她的小女兒計清也在耳濡目染中喜歡上了這種傳統技藝。如今,計清傳承了母親手藝,還成立隴繡藝術品公司,將慶陽香包刺繡當成事業干。
一大批新時期的繡娘在當地也成長起來。西峰區后官寨鎮南佐村村民左煥茸就是其中一位,她幼時學習刺繡技能,上世紀90年代開始拜師學藝。創作過程中,左煥茸在注重圖案、配色、針法之外,更追求創新與實用,將香包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相融合,創作了水滸扇、繡花藥枕、岐黃養生香包等文創產品,讓香包成為旅游禮品、裝飾品、保健品,擴大了香包的市場需求。她還嘗試用隴繡表現中國字畫、西方油畫、敦煌壁畫,讓傳統文化得到融合發展。
左煥茸還帶頭組建了香包繡制公司,建設香包刺繡民俗文化傳承研發基地,通過傳幫帶,帶領周邊婦女抱團發展香包刺繡產業。從胸針大小的迷你香包,到長約3米的巨型香包,再到敦煌九色鹿形象的時尚香包擺件……她先后研發1000余種新穎獨特的香包、刺繡產品,逐漸成長為中國民間工藝刺繡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香韻悠悠,包繡萬象。一代代非遺傳承人,以繡針代筆,以彩線填色,將古老的香包不斷地傳承發展。如今,慶陽香包這個承載著厚重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手工藝品,已從最初為孩子保健、驅邪的“耍活”擴展、滲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慶陽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號。
目前,慶陽市香包民俗文化產業公司已達190家,帶動從業人員10萬人,產品遠銷全國各大城市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包刺繡這門“指尖技藝”變成帶動群眾增收的“指尖經濟”。
- 2024-12-02甘肅省十部門印發《關于發展蘭州牛肉拉面產業帶動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利好政策支持蘭州牛肉拉面產業發展再創良機
- 2024-11-11甘肅省首個民俗工藝產品商標通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
- 2024-10-212024年涼州剪紙省級非遺工坊作品展開展
- 2024-10-21甘肅非遺項目亮相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