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萍
2019年以來,全省共投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723.8億元;連續5年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省級指導標準,較2018年分別增長44.33%、50%、55.29%、49.54%……
一連串持續增長的數字,見證了我省社會救助工作的溫度,更照亮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社會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更是民心所向,蘊含著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
近年來,我省堅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全面推進社會救助精準施救,切實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2020年以來,我省全面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優化總體設計,先后出臺實施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現了社會救助重點從低保群體向低收入群體的擴展,完成了社會救助體系的調整和升級。
我省堅持不脫離省情、不拔高標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持續提高救助保障標準。2019年至2023年連續5年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省級指導標準,目前分別達到每人每年8400元、5580元、10920元、7260元。同時,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2019年以來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資金5.38億元,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家住敦煌市黃渠鎮閘壩梁村的王陽(化名),因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于2023年年底入院治療。看病花費近5萬元,讓原本經濟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
甘肅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監測預警系統迅速監測到該家庭看病支出情況,向黃渠鎮發出預警信息,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入戶摸底。隨后,民政工作人員立即協助該家庭收集資料,申請辦理低保、臨時救助等救助政策,讓全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為社會救助裝上“數字引擎”,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讓符合救助條件的低收入人口得到及時有效救助,是我省民政部門推進社會救助精準施救的創新之舉。
2020年,我省依托甘肅省社會救助綜合信息系統,在全國率先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監測預警幫扶機制,研發了監測預警系統,將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做到發現一戶、監測一戶、救助一戶、動態清零一戶,切實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不斷提升社會救助工作實效,有力支撐和保障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省民政部門不斷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打通部門信息壁壘,與農業農村、人社、醫保等10部門數據常態化共享,與數據量大、工作密切相關的5個部門開通專線,實時共享數據,互推救助信息,匯集救助資源,增強救助合力。將全省552萬已脫貧人口、59.2萬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甘肅一鍵報貧”對象和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等11類人群納入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建立身份標識,瞄準因病、因學、因殘、下崗失業等返貧致貧因素設立7項預警指標,按月發布預警信息,及時核查救助。
截至目前,甘肅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歸集各類監測對象數據20類1118萬人,通過線上“大數據監測”發出預警信息132萬條,線下“鐵腳板核實”對27萬戶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落實相應救助,有效防止困難群眾返貧致貧。
全省民政部門持續規范完善低保準入條件,完善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進一步落實單人戶保障、財產豁免、剛性支出和就業成本扣減等政策,有序推進擴圍增效工作,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相應救助范圍。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84.71萬人(城市28.13萬人、農村156.58萬人),特困人員10.61萬人(城市0.71萬人、農村9.9萬人),城鄉低保對象較2019年底凈增12.33萬人,增幅7.26%,城鄉特困供養人員較2019年底凈增1.06萬人,增幅11.1%。
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推動社會救助服務量質齊升,既是改革所向,也是民生所盼。全省民政系統將持續圍繞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加快推進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讓困難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2024-12-12甘肅省第五屆“創新杯”工業設計大賽結果揭曉 數百獎項賦能新型工業化
- 2024-12-12甘肅省第五屆“創新杯”工業設計大賽收官
- 2024-12-12蘭州:“數字賦能”讓城市管理邁入“三化”
- 2024-12-125.5G網絡即將到來 甘肅電信完成蘭州地區5G-A載波聚合網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