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盛開在青藏高原的“玉蘭花”——記2024年甘肅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張玉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吳涵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青年學者、中國冰凍圈科學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這些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張玉蘭的“勛章”。
就在不久前,她又獲得了2024年甘肅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稱號。
在西北研究院,記者見到了身形略顯瘦小的張玉蘭。
搬運儀器設備、鉆取雪冰樣本、在青藏高原上風餐露宿……她瘦小的身體里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多年來,她一直躬耕冰雪,主要從事青藏高原冰凍圈化學與環境效應方面的研究工作。她的研究聚焦青藏高原及祁連山地區冰凍圈化學的變化及其影響,特別是在雪冰化學的氣候環境記錄與環境效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為我國西部冰凍圈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在西北研究院超低溫實驗室前,張玉蘭遞來羽絨服。她細心叮囑道:“里面可冷了,溫度將近零下20攝氏度,我們做好保暖工作再進去。”
偌大的實驗室里,陳列架上整齊排列著西北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們從千里之外取回來的冰芯和雪冰樣本。張玉蘭從陳列架上取下一管冰芯,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上次從青藏高原帶來的,為了方便做實驗,我們會把它切塊、分裝。”
參觀結束,我們走進張玉蘭的辦公室,準備聆聽她的科研故事,而她也在這時陷入了沉思:“要從哪里說起呢?”
那就從22年前的那封錄取通知書講起吧……
啟航:夢開始的地方
2002年,遠在山東臨沂的張玉蘭收到了蘭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開啟了她與青藏高原的“冰雪奇緣”。
高原是什么樣的?沙漠是什么樣的?從小生活在沂蒙山的她,好奇地理書中“山川湖海”真實的模樣,出于興趣,她在報考專業時選擇了自然地理學。
2005年,張玉蘭還是一名大三的學生。“那時候我看到了珠穆朗瑪峰第四次科學考察的新聞。”張玉蘭說,因為從來沒有去過珠穆朗瑪峰,所以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向往。拿到保研資格后,張玉蘭聯系了此次科考的隊長康世昌研究員,并得到了他的鼓勵和支持。
懷著對青藏高原的憧憬,張玉蘭翻開了《青藏蒼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50年》。在這本書里,張玉蘭看到了老一輩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科考的故事,內心充滿了敬佩。
“遼闊坦蕩、一覽無余的高原面貌在我們眼前鋪展開來:這就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上源的通天河河源地區。谷地寬淺,河面開闊,清流水徘徊蕩漾,時分時合,辮狀水系蜿蜒暢達。這一地區分布著可可西里、風火山等幾列山地。青藏公路像一條絲綢飄帶迤邐在緩緩起伏的黃綠色草原上,小如甲蟲的過往車隊絡繹不絕。目光隨公路飄向著名的唐古拉雪山。唐古拉與昆侖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山體渾圓、高差不大,而它正是長江上源通天河與怒江的分水嶺。”
書中的文字吸引著張玉蘭,也堅定了她今后要去青藏高原進行科學考察的決心。
2006年7月6日,這是張玉蘭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那天,她踏上了蘭州到拉薩的列車,這也是她第一次探索青藏高原。
2014年,張玉蘭博士后出站,回到了蘭州工作。
“真的是一種奇妙的緣分。我的朋友們打趣地說,我的名字里有個‘蘭’字,我就真的來到了蘭州,并且在這里扎根了。”
堅守:不忘科研初心
施雅風先生說,冰川事業是勇敢者的事業,也是一項豪邁的事業。
“秦大河院士為了去南極科學考察,作出了很多犧牲。”張玉蘭說,“前輩們的事跡和精神時時刻刻都感染著我,我也想把研究做得更深入一點。”
和許多科研工作者一樣,張玉蘭的科研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還在讀博士的時候,她每天都忙著給冰芯做分析,但始終都確定不了冰芯的年份,張玉蘭每天都很焦慮,甚至陷入了自我懷疑。最后,她聽從導師的建議,及時調整方向,更換冰芯重新開始分析。
“那段時間,我不分晝夜地泡在實驗室里,為了節省時間,每天就睡在實驗室。那也是我讀書生涯里壓力最大的時候。盡管這樣,我還是踏實、認真地完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務。”
高原的天氣變幻莫測,前一分鐘還是天高云淡,后一分鐘就開始下冰粒,這是張玉蘭參與野外科學考察前想象不到的。
挖雪坑、采集雪冰樣本,再將樣本背到車上……鉆取冰芯的設備、隨行帶的帳篷很重,張玉蘭和同事們常常調侃自己是在“負重前行”。
將雪冰樣本帶回蘭州后,張玉蘭的科研工作才剛剛開始,“我們通過分析雪冰中的污染物,評估人類活動對于青藏高原環境的影響,并就此提出相關對策。”
2010年的中秋之夜,張玉蘭和團隊成員從納木錯湖畔出發,向著海拔5400米的高度進發,進行重要的科學觀測。高原反應讓她精疲力竭,帳篷搭在冰川末端,她整夜輾轉難眠。雖然身體極度不適,她依然堅守崗位,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了科考任務。
回想起這次科考經歷,張玉蘭印象深刻,“當我們從扎當冰川下來到納木錯湖邊時,已經是凌晨兩三點。返回臺站的路上都是雪,車子打滑,我們都懵了。”
那一晚,一輪碩大的圓月懸掛在靜謐的夜空,照著冰原,也照著他們返回臺站的路。“那晚的夜空,我可以記一輩子。”張玉蘭回憶道。
傳承:榜樣的力量
“我的導師康世昌研究員,對于冰川事業是發自內心的熱愛,他的這種精神也特別感染我們。”現在的張玉蘭也成了老師,她的學生里,女孩子居多。張玉蘭笑稱,自己帶的是一支“娘子軍”。
“她們很年輕,充滿了活力。”談起自己的學生,張玉蘭說,“她們在冰川腳下一待就是兩三個月,大家購買了食材,學習在野外生火做飯。盡管有時候會制作出‘黑暗料理’,但是大家也會苦中作樂,并沒有因為環境不好就放棄科研工作。”
為了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張玉蘭以身作則,帶著學生們深入青藏高原,去冰川采樣。“你是怎么工作的,學生就會怎樣學。我學習著我的老師,他們也學習著我。”
這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責任。
“對科學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學家信念的燈塔,這將始終激勵我們保持初心、勇毅前行。”張玉蘭話語間充滿了力量。
- 2024-12-191銀兩銅!甘肅健兒全國柔道積分賽(成都站)上展雄風
- 2024-12-19【甘快看】感恩銘記 積石新貌|積石山:新農人 興產業 逐夢田野繪就新希望
- 2024-12-12“銀齡”在行動 “銀發”有力量 書寫老有所為的故事 感受老當益壯的精神
- 2024-12-12從敦煌壁畫飛出的文化友好使者——訪飛天如意扮演者劉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