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天的甘肅,可太值得去了
新甘肅:
請寫一首關于春天的詩
DeepSeek:
《春的處方箋》
櫻花是淡紅的咳嗽
每片褶皺里都蜷縮著
一座尚未蘇醒的火山
蝴蝶用翅膀稱量風的體溫
柳樹正練習編織靜脈
在倒春寒的輸液瓶里
吊起一束翠色火焰
細雨縫補磚墻的裂痕時
燕子的剪刀生銹了
所有關于歸途的承諾
都溶成檐角渾濁的鐘乳
而泥土深處
秒針正啃食種子的病歷本
直到我們成為彼此
最新鮮的嫩芽

浸泡在春天里
春天不是忽然到來的,但感知到它卻是在一瞬間。
甘肅的春天,從南至北蔓延,像樹木枝條生長,緩慢、柔和,卻又勢不可擋。
隴上江南春來早

隴上江南春來早。陳勇攝
立春時節,若從高空俯瞰,甘肅版圖像極了一柄玉如意——南端浸在氤氳水汽里,北端還沾著塞外霜色。而春天正沿著大地的脈絡,將這片土地一寸寸喚醒成最生動的模樣。
白龍江宛如玉帶般蜿蜒流淌,河岸層層疊疊的油菜花正沿著曲線柔婉的梯田鋪向天際。
梨花枝上層層雪

皋蘭什川梨園梨花綻放。圖源:蘭州晨報
春風吹過皋蘭什川梨園,吹開萬畝梨花如雪。
飽經滄桑、虬勁挺拔的古木,在春天里吐出柔嫩的新芽與輕盈的花朵。
打個哈欠,懶洋洋行走在古樹間,就像是浸泡在春天里。
淺草才能沒馬蹄
甘南碌曲草原,殘雪還在枯草上堆疊,絨絨新綠已從凍土中蘇醒。
悠閑吃草的牦牛、駿馬,更是成為“春雪牧歌圖”的主角,馬尾甩動之間,傳遞出春天的解凍訊息。

甘肅甘南草原現“春雪牧歌圖”。牛志恩攝
春風吹度玉門關
當浩蕩春風終于吹過隴中南的廣袤大地,進入狹長的河西走廊,這片土地也隨即生發出勃勃生機。
祁連山的雪水裹挾著暖意奔涌而下,將沉寂的土壤喚醒。
嘉峪關懸壁長城景區,古老的長城越度千年仍巍然屹立,山腳下的杏花歷經幾度春風,依然如期綻放。

嘉峪關市懸壁長城、關城文物景區樹木吐綠,桃花、杏花爭奇斗艷。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師永紅
敦煌鳴沙山下,千畝李廣杏林在春風中蘇醒,將赭色沙山染成溫柔仙境。
風掠過枝頭,花瓣簌簌紛揚,落進鳴沙的間隙里,恍若絲綢之路上駝鈴搖碎的月光。

敦煌鳴沙山下千畝李廣杏樹杏花芬芳迷人。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王斌銀
青土湖畔蘆芽破冰,雁陣掠過泛起漣漪的春水,將“青黃相接”的畫卷鋪展至天際。

甘肅民勤“青黃相接”別樣春景。馬愛彬攝
這綿延1600公里的春之卷軸,每個褶皺都藏著不同韻腳。
隴南的油菜花海是七言絕句,皋蘭的梨園落雪是婉約小令,河西走廊的綠洲新柳則是蒼涼邊塞詩。
當烏鞘嶺的桃花汛漫過古浪峽,當黃河石林的砂巖裂隙萌發第一叢沙蔥,整個隴原大地便完成了一場跨越經緯的春日合奏。
咬一口春天
春天,草木萌發,正是野菜最鮮嫩的時節。
盡管購買人工培育的蔬菜更加方便,但人們還是眷戀那一口,獨屬于春天的清香。
苜蓿,在甘肅很常見,被稱為“牧草之王”。
同時,這也是一道在春季才能享用的佳肴。

苜蓿苗圖源:攝圖網
苜蓿嫩芽清香,春季采摘后焯水涼拌,淋上辣椒油和蒜末,清爽開胃。
沙蔥,形如韭菜而略有不同,生長于河西走廊一帶。

干豆腐絲拌沙蔥圖源:千庫網
沙蔥做法簡單,涼拌或炒蛋,脆嫩微辛。
地達菜,又叫地耳、地軟,看起來像黑木耳,是真菌與藻類結合的一種共生植物,適合在春雨后采集。

地達菜包子圖源:宕昌文旅
這種菜味道清淡,但有著奇特的口感,柔軟又富有彈性,包包子或燉湯均可。
洮河畔的薺菜剛冒出嫩芽,裹著花椒油與蒜泥的清香,拌成翡翠色的涼菜;
隴南的山坡上,苦苣被巧手主婦采來,和著胡麻油包進燙面餃子里,咬開時滿口都是山野的清氣;
最是饞人的當屬清明前后的冷熱交替,白水煮的烏龍頭蘸著辣子醋水,苦澀與酸辣在舌尖炸開。
甘肅還有一種樹上摘下來的春季美食。
初春的敦煌,老榆樹上結滿了榆錢(榆樹花)。
將榆錢與面粉蒸制,蘸蒜泥或辣醬,就是敦煌一帶春季獨有的鄉土風味——榆錢飯。

榆錢飯圖源: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油餅子卷糕,則是端午節前后的特色,可以視為甘肅地區的粽子。

油餅子卷糕圖源:武威文體廣電旅游
糯米紅棗糕卷入炸油餅,米面相逢,甜糯酥脆,在隴中地區深受喜愛。
甘肅,這遼闊土地上的春天,原是用滾燙的煙火氣,一寸寸焐化了料峭的寒。
在春天里打滾
春天適合騎行。
比如說,你可以挑一個天氣好的日子,來一次沿黃河風情線騎行。

蘭州黃河兩岸花開春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孟捷
從蘭州南濱河東路的蘭州水車博覽園出發,沿南濱河路向西,經過中山橋、百合公園、銀灘濕地公園,最終抵達龍源公園。

黃河岸邊柳樹抽枝發芽。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孟捷
騎著單車緩緩前行,春風溫柔地拂過臉頰,抹開一片清涼。
黃河岸邊垂柳抽芽,河面上鴿子振翅盤旋,此外還有嬉戲的游人、乘風而起的風箏,一切都宣告著春天的悄然開幕。
春天也適合觀鳥。
每年春季,會有大量候鳥返遷到甘肅,這為鳥類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觀賞、拍攝機會。

候鳥在永靖縣劉家峽鎮棲息。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許崗
隨著氣溫變暖,尕海湖開始解凍,在這里能看到黑鸛、白琵鷺、黑頸鶴等候鳥。

肅北縣鹽池灣濕地,斑頭雁陸續破殼而出。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戴友春
在甘南尕海則岔自然保護區,雪山融水形成的湖泊吸引大批候鳥短暫棲息,能看到一些高原特有鳥類如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

阿克塞縣阿伊納鄉海子草原上,陸續遷徙返回的黑頸鶴等鳥類聚集覓食。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高宏善楊英武
而在蘭州黃河濕地,春季可見灰鶴、赤麻鴨、白鷺、蒼鷺、綠頭鴨等水鳥。
春天,更應當來一場“愜意田園之旅”。

圖源:微游甘肅
甘肅省文化旅游系統推出的這三條主題旅游線路,以沉浸式文化體驗為特色,引領游客深度探索隴原大地的鄉土人文魅力。
草長鶯飛的日子,就應當漫步在田園巷陌之間,在鄉土里感受春天。
春天的甘肅,無論是追尋絲路歷史的厚重,還是沉醉于自然花海的浪漫,抑或品味西北美食的豪邁,這里都能滿足你對旅行的所有想象。
2025年的春日,不妨就此開啟一場高性價比的西北之旅。
- 2025-02-24【小隴畫報·347期】碌曲:雪落映春景 美如水墨畫
- 2025-02-24【小隴畫報·346期】臨夏:玫瑰花香飄四方 邂逅春日浪漫
- 2025-02-24【小隴畫報·345期】莊浪:春雪潤大地 “水墨”入畫來
- 2025-02-24【小隴畫報·343期】文縣:冰雪尚未盡 春已至碧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