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宋芳科
兩年前,住甘全國政協委員馬東平將《文明匯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臨夏論壇論文集》郵寄給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絢爛的齊家文化引起了連玉明委員高度關注,有了《關于推動二里頭、陶寺、石茆和齊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
對此馬東平認為,全國政協是更廣闊的履職平臺,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更要以寬廣的視野履職,為甘肅發聲。
文明匯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臨夏論壇是2023年臨夏州舉辦的一次重要的考古學術論壇,來自全國的考古、文化領域專家齊聚臨夏,探討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相關學術作品最終結集呈現,成為展示齊家文化學術成果的重要資料。
馬東平委員也參加了這次論壇,結集成書的學術成果讓她想到全國兩會上,連玉明委員研究相關遺址聯合申遺,于是她將書郵寄到北京。
馬東平委員說,2024年全國兩會,她作為聯名委員,和連玉明委員一起提交了《關于推動二里頭、陶寺、石茆和齊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其中以甘肅為中心的齊家文化考古發掘遺址就在其中。不僅如此,他們還提到了齊家文化中心聚落喇家文化遺址,喇家文化遺址位于青海民和縣,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這些史前文明遺址,星星點點串起來了中華文明曙光,也為申遺帶來厚重歷史文化保障。
由此,馬東平認為,全國政協委員更應該以全局的角度審視問題,將對甘肅發展的思考納入全國的視角去解答,這樣做出來的提案更能推動解決實際問題。

這些年,馬東平在全國兩會上為甘肅的史前文化和根祖文化建言,期待更多的專家學者探源中華文明的甘肅密碼。
馬東平說,去年一碗麻辣燙帶活甘肅旅游,面對全國各地的游客,甘肅該用怎樣的厚重歷史文化去接這波流量,是甘肅應該思考的問題。
當人們看到秦始皇兵馬俑,想了解強大的大秦帝國從何而來,甘肅禮縣秦公陵園會給出答案。
當學者探索史前文明,位于黃河流域的大地灣遺址、南佐遺址、馬家窯文化遺址,齊家文化遺址點點星光,匯聚華夏史前文明長河。
馬東平認為,這些都是甘肅厚重的文化,也是可以為游客講述的故事,而為了引起更多人重視,這些必須納入全國的文化版圖中去思考。

由此,2024全國兩會上,馬東平委員提交了將黃河中上游古文明遺址挖掘研究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大一統”國家形成肇源出發建設先秦文化大遺址保護區等為甘肅文化發聲的提案。
馬東平認為,文化發展和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急于一事或一時,她希望自己的提案可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專家學者對甘肅燦爛歷史文化的關注,讓持續的研究帶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2025年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甘肅臨洮縣寺洼遺址馬家窯文化聚落上榜,成為2024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24年3月22日,國家文物局揭曉“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在列。
馬東平說,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到甘肅文化遺址,將目光聚焦甘肅大地,這本身也是一種進步。

今年全國兩會,馬東平委員除了關注民生領域,還將繼續關注甘肅歷史文化。長城國家文化建設是她新的聚焦點,在這一平臺上如何通過科技賦能,讓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熠熠生輝是她今年建言獻策的主題。
- 2025-02-27【兩會熱點在基層】白曉艷:志在田野寫豐收
- 2025-02-27【代表委員履職故事】董建新代表:扎根鄉土踐初心 履職盡責促振興
- 2025-02-26【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賀穎春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推動家鄉發展
- 2025-02-25甘肅省9人入選全球0.05%頂尖科學家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