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莊浪 藥材種植忙 特色產業旺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通訊員 趙軍寶
春日里,莊浪縣楊河鄉張溝村的梯田里,覆膜機隆隆駛過,銀色的地膜如鱗片般鋪展,村民們正緊鑼密鼓地栽植藥材。
村民張安余和工人們一起來到自家育苗田里忙碌,隨著鋤頭的起落,一株株黨參苗根須完整地脫離泥土,鋪滿一地。
“自己育的苗木根須粗壯、成活率高,更重要的是比外地購買的成本低。”張安余粗糙的指尖捻著白色的根莖,自豪地說,“我還種了黃芪、獨活、大黃等中藥材,去年收入20多萬元,和以前種植馬鈴薯相比,種植中藥材效益高得多!”
去年,張安余培育了12畝黨參苗木,不僅能滿足自家200多畝育苗田的種植需求,還能給周邊村民提供苗木。“這幾年中藥材價格上漲,根本不愁銷路,村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張安余一邊將剛挖出的黨參苗稱重分裝,一邊高興地說。
在張溝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楊河鄉黨委書記鄭健龍指著不遠處的中藥材初加工基地說:“我們正在構建中藥材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可同步進行中藥材晾曬、烘干和儲藏。”
為解決中藥材種植分散、品種多而不精、產業附加值低的問題,楊河鄉建成占地2800平方米的中藥材晾曬場和初級加工車間,形成種植基地與集收購、晾曬、烘干、儲藏等功能于一體的初級加工相配套的生產鏈,每年可加工中藥材600噸,實現增值12萬元。
“今年,我們投資300萬元實施中藥材晾曬交易中心建設項目,現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實現中藥材育苗、種植、收購、初加工、儲藏和銷售一體化的全鏈條發展。”鄭健龍說。
走進位于岳堡鎮的莊浪丹參科技創新園培育中心,一株株丹參種苗長勢良好,這些種苗隨后將移栽至室外的種苗馴化與保育基地。
這里收集貯藏了全國31個省份的1000多種丹參核心種質資源,是我省首個集種子、種苗、種植、初精加工和功能產品開發于一體的丹參科技創新園。
“創新園采用‘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的發展模式,通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多元化經營,打造‘村村聯合’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園區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免費向當地村民發放丹參苗,每年可培育丹參種苗2000多萬株。”岳堡鎮黨委書記趙翔介紹道。
莊浪縣地處關山林緣區,適合中藥材種植。近年來,當地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實施基地示范、產業帶動和技術指導等措施,推動中藥材產業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產業增效、群眾增收。
“目前,全縣種植丹參近萬畝,預計可產丹參2000萬斤,年種植收入可達5000萬元,年加工銷售收入達8000多萬元,可解決全縣3600多人就近就地就業,年勞務收入達300多萬元,有效提升聯農帶農效益。”莊浪縣衛健局局長柳小強介紹道。
今年,莊浪縣堅持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專業化加工一體推進,將新建南開丹參種苗馴化保育基地,擴建韓店關山馬麝馴養繁殖基地,打造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7個,帶動15個鄉鎮1600戶群眾種植中藥材4.5萬畝。
- 2025-03-26武威市多舉措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25-03-26正確把握三對關系 切實為基層“減負松綁”
- 2025-03-26酒泉市舉辦2025年創業沙龍活動
- 2025-03-26酒泉經開區 真金白銀助企揚帆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