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隴電入魯工程在晉陜大峽谷首跨黃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占東
“再次確認牽張機出口牽張力是否符合施工方案,注意觀察耐張塔放線滑車角度及受力運轉情況……”
“1號張力機松剎車。”
“剎車已松,可以牽引。”
“開牽!”
隨著現場負責人發出指令,多名電網建設者在晉陜大峽谷兩側的跨越塔塔上、塔下開展架線作業,隴電入魯工程跨越黃河的輸電導線通過放線滑車,在牽引繩的作用下緩緩送出。
在經過三個小時的展放作業后,輸電導線跨過黃河,從地處山西省大寧縣轄區的黃河右岸輸電鐵塔,跨向對岸的陜西省延長縣轄區的另一基鐵塔,最終將一根重達7噸的導線,穩穩架設在間距1630米的兩基鐵塔之間。
隴電入魯工程輸電線在晉陜省界的晉陜大峽谷首跨黃河。
3月27日下午,由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組織的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企媒跨省聯合采訪活動走進陜西。在延安市延長縣羅子山鎮天盡頭村的黃河岸邊,銀線飛架黃河,天塹變風景。遠眺奔向天際的線路,國網陜西建設公司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陜西段)業主項目常務副經理孫鋒對2024年9月底的架線施工細節記憶猶新。
“本次黃河大跨越為隴電入魯工程的‘咽喉’部位,跨越段位于晉陜大峽谷和古賢水庫蓄水淹沒區,跨越黃河河道最寬處約1000米,跨越最大弧垂116米,為施工帶來極大挑戰。”孫鋒說,“我們從2023年7月起,圍繞人員、設備、材料、方案、外圍環境進行了8個月的策劃,2024年4月動工,9月底開始架線。為確保利用無人機展放第一道錦綸繩首戰告捷,我們反復研究晉陜大峽谷秋季風速風向情況,瞄準極短的靜風窗口期擇機作業,成功展放錦綸繩。之后,同時動用了4臺25噸牽引機、4臺8噸雙線張力機,在陜西和山西兩基鐵塔之間架線施工,確??缭绞┕ろ樌M行。”
輸電導線實現跨河后,工人們又爬上黃河兩岸高131.3米、相當于40層樓高的鐵塔,以空中走線方式為兩組導線安裝間隔棒。他們不僅要克服身體上的疲憊,還要勇敢面對心理上的挑戰。
一根導線重7噸,兩組8根導線就重達56噸,再加上人員踩在上面施工,鐵塔的承重必須過關。
孫鋒介紹,跨越鐵塔采用鋼管塔結構,導線采用的是特強鋼芯高強鋁合金絞線,與傳統導線相比,具有截面大、強度高、比載大等特點。
據了解,隴電入魯工程陜西段共建管176.063千米,鐵塔共計318基,其中一般線路173.092千米,延安黃河大跨越2.971千米。黃河大跨越施工,是整個工程中難度最大的地方。
“此次導線展放區段位于海拔近1000米高的黃土高坡上,緊鄰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昕水河入河口至壺口段,是陜西省境內第一個特高壓大跨越工程。”孫鋒介紹,“此次導線的成功展放,為我國長距離輸電的特高壓建設積累了經驗。”
孫鋒說:“隴電入魯工程將甘肅綠電送往山東,既助力甘肅綠電外送,又滿足山東省用電負荷增長需要,能參加建設這樣一個大工程,我深感自豪。”
- 2025-03-25強化施工現場監督 筑牢 安全生產屏障
- 2025-03-25強化日常監督,提升審計質量
- 2025-03-25扎實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表現形式和定性量紀參考指引》宣貫
- 2025-03-25紀檢賦能 電亮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