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020年添一抹書香底色
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閉幕,數據顯示,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現場人流達9.6萬人次,展出圖書近40萬種——
為2020年添一抹書香底色
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帶著精心挑選的書籍,人群漸漸走出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讀書人、出書人結束了新年中的第一場“聚會”。1月11日,為期三天的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順利閉幕,據組委會統計,現場人流達9.6萬人次,僅第一天就有超過4萬人前來“打卡”。
作為中國出版業的“風向標”“晴雨表”,北京圖書訂貨會已走過33屆,每年訂貨會既是對上一年的閱讀總結,也是對新一年的書業定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將主題定為“全面推進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精品圖書助力小康社會繁榮”。書籍,為文明的大廈奠基,也正在為建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助力。
新書過眼:細分受眾,各讀所需
考古學家劉慶柱歷時三年,“寫一本大家都能讀懂的介紹五千年文明的考古書籍”,新書《不斷裂的文明史》從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看始終不斷裂的家國意識。通俗語言解讀文物歷史,新書分享成為訂貨會的“十佳文化活動”之一。
“三百年清史為什么要劃分為八段?怎樣劃分呢?”打開北京出版集團公司重點推薦的新書《清史三百年》,著名清史學者、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主任戴逸開宗明義地將清史劃分為八個階段。數十本新書羅列在展區的顯著位置,引人駐足,生動的文字將讀者從喧鬧的會場拉入金戈鐵馬的往昔。
少兒圖書的火爆,人們已感嘆了許多年,每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少兒館始終是最熱鬧的場館之一。
“攀登的意義是什么?”北京市崇文小學的學生們近距離得到了答案。2020年是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在《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中國登山隊的故事》新書發布現場,中國登山隊副隊長次落和隊員袁復棟為孩子們分享了攀登雪峰的故事,“站在世界之巔一覽眾山小,從制高點俯瞰我們生活的星球,不但開闊視野,而且擴寬了內心的世界。”
一些大部頭圖書陳列其中,讓人們對文明產生敬意。
重慶出版集團將新近出版的11卷《大足石刻全集》搬到了北京。據了解,大足石刻系砂質巖石上的摩崖造像,已進入高速風化期。為延續歷史遺跡的生命,大足石刻研究院歷時14年,全面客觀地記錄和反映了5處石窟的現存狀況和歷史遺存信息,拓片、測繪圖、攝影等圖片多達1萬幅,對我國石窟考古和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是重慶出版集團成立70周年,重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編輯陳興蕪說,《大足石刻全集》的推出,是重慶出版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高質量發展:新書品種下降,碼洋持續增長
“年度暢銷圖書是什么?”——這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話題。訂貨會期間,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數據顯示,非虛構圖書排行榜中,《習近平在正定》位居榜首,《浮生六記》多年保持在暢銷前列;虛構排行榜前六名均為當代文學,包括《活著》《三體》三部曲、《平凡的世界》以及《紅巖》。
數據顯示,2019年新書定價繼續呈上升趨勢,中位數從2018年的40元,上漲至45元。近幾年實體書店快速發展,2019年,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萬家。但開卷數據顯示,網店仍然是讀者購書的主要渠道,網店渠道占比達70%。而實體店的碼洋規模則繼續呈現負增長,同比下降4.24%。在訂貨會期間召開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書店高質量發展須走一條創新之路。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則表示,“書店重做”使書店的整體功能、經營方式和業態整合上更加適應當前新零售和新消費帶來的變化。
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同比上升了14.4%,碼洋規模達1022.7億元。與此同時,2019年,新書品種較2018年下降了6.70%,為19.4萬種。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認為,新書品種下降與碼洋持續增長體現了我國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許正明則提到,2019年圖書出版業總體規模呈現“一降六升”,除新書品種下降之外,重印品種、總印書、總印張、總碼洋、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均有所增加。
把脈書業:營造更加濃厚的閱讀氛圍
北京圖書訂貨會亦是每年一度的書業把脈與獻策,今年,全民閱讀依然是熱議話題。
2019年,全民閱讀質量和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海南島國際圖書(旅游)博覽會、天府書展兩大書展誕生,讓更多地區共享書香。此外,全國各地紛紛采用地方閱讀立法或發布政府規章等方式,為全民閱讀提供制度保障。
中宣部出版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王志成在訂貨會期間提到,目前圖書出版方面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產品內容同質化、重復出版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現象仍然存在。此外,網絡零售亂象、館配書、劣幣驅逐良幣等一些制約長遠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需要研究和規范。
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4.67本。許正明說,一些發達國家人均閱讀量多為十本以上,而人均閱讀量最高的以色列,則達到六十多本。從這個層面,說明我們傳統紙質書的出版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希望大家都很熱愛閱讀,推動閱讀,投身閱讀,真正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更加濃厚的閱讀氛圍。”
“當前我國圖書出版面臨的已經不是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許正明表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顧讀者自己悶頭出書和不重品質一味迎合讀者都是不可取的,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有品質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12日 04版)
相關新聞
- 2020-01-14 報告文學《守島》講述平民英雄王繼才
- 2020-01-14李修生:潛心黃卷 志在傳道
- 2020-01-14助力脫貧攻堅 《詩刊》社啟動美好小康詩歌計劃
- 2020-01-14臨澤平川鎮:“農家書屋”成文化扶貧“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