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剛: 以專家視野通俗寫作
□本報記者 郝天韻
為了尋找未來的答案,人們往往把目光投向歷史。此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國剛就把目光投向了勾連著古代中國與世界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內涵廣闊,源遠流長,更因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此次,張國剛以17萬字篇幅的《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在勾勒紛繁而有趣的歷史人物、事件、器物和藝術生活的同時,深入剖析文明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沖突與融合。
求學與從業經歷,奠定了張國剛撰寫《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的淵源。“我讀研究生時候的專業是唐朝歷史,先師楊志玖先生是海內外著名的馬可波羅研究專家,加上我曾在歐洲工作過比較長的時間,那是中國絲綢之路從古希臘時代就流往的方向……所有這些因緣,使我在大學開設了課程‘中西文化關系史’,如果從在德國大學教這門課算起,已有將近30年時間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張國剛表示。
張國剛的《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從專家視野通俗寫作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一份關于絲綢之路的輕松閱讀文本。然而寫作絲綢之路并非易事,談及本書的撰寫角度與框架安排,張國剛表示:“寫作前,我就大體設計了一個框架,同時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除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之外,不熟悉的領域,要在閱讀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張國剛說,有些新觀點由于沒有沉淀,不一定要寫進通俗作品中,但是,新材料的發現則盡可能地寫進去。比如,唐德宗時期楊良瑤的出使大食,是鄭和之前有明確記載的一次官方對于阿拉伯世界的海路交通,填補了空白,“為了寫好這一篇,我專門向發現該墓志的陜西省地方志辦公室縣志處處長張世民討要資料”。
作為歷史書籍,全書的設計以時代先后為大框架,每個時代則選取若干在中西關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人物或故事,進行討論。張國剛表示,他寫作時力圖言簡意賅、提綱挈領的同時,也要保障足夠的信息含量,因此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信息量足夠大,“我們不需要告訴讀者,每個時期絲路商人們是如何走的,但是我們力圖告訴讀者,絲路上那些能夠反映不同時期東西方之間物質與精神文明交流互鑒的基本事實與有趣的故事。”
從初稿完成到正式出版,《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主要就是調整內容、完善結構,還有就是選取合適的圖片等。比如,書名《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就斟酌了很長時間。張國剛告訴記者,“胡天”配“漢月”,主要體現的是西域風情,“西洋”則暗含明清以來中歐之間的海上交通。二者包括了“一帶一路”的范圍。至于用“絲路滄桑”,乃是因為撫今追昔,歷史上的中西文明交流與互鑒,會引起一股歷史的蒼茫之感。
將自己的思想浸潤在本書每個章節之中,是張國剛在構思全書時重點考慮的。他認為,既然本書的寫作訴求是提供“一帶一路”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就不能不有現實觀照。比如,總括絲綢之路歷史時,張國剛寫道:“審視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濟學,我們發現,建立政治上的互信,軍事上要有自我保護能力,貿易商要有拳頭產品,這些歷史的經驗,對于當前‘一帶一路’的建設,仍然不無啟發意義。”又如序言的末尾所言,“在物質與精神文明流淌的背后,人類命運共同體,也由此而編織在一起”。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在東方文化與異域文化相互碰撞與交融的過程中,激發并形成了更加燦爛的多元文明。張國剛的《胡天漢月映西洋:絲路滄桑三千年》極大程度上拓展了讀者的歷史視野,做出跨越時間和地域的思考,幫助讀者理解中華文化發展的歷程以及與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流的歷史過程,了解中國文化對于西方文明的貢獻和影響。
相關新聞
- 2020-01-15李修文: 貼切是創作時唯一雄心
- 2020-01-15蔣韻: 寫作本身就是對抗遺忘
- 2020-01-15劉海棲: 對青蔥歲月的趣味書寫
- 2020-01-15《中國歷代瓷器鑒定》新書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