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類:洞察民族精神的鏡子
□本報記者 李婧璇
洞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文化氣質的形成,在于其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從某種程度而言,文學也是一面鏡子。文學的使命和力量,在文字中得以傳承并滋養壯大。
綜觀2019年度好書文學類榜單中的兩部長篇《云中記》與《應物兄》,單從創作時間便可一窺作家們的用情用功用心?!对浦杏洝?,這部阿來醞釀長達10年之久的新作,以“5·12”汶川地震為藍本,是一部記錄災難、書寫崇高的樂章,稱得上“飽蘸深情、莊嚴隆重”。文字之間流淌著作者心系蒼生的家國情懷,讓讀者體會到文學創作的力量。
李洱耗時13年創作的《應物兄》,既是應物而生,也是應運而生,收獲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這部作品中,李洱仍以自己所熟悉的知識分子為創作主角,生動刻畫了中國知識界的“生存現實”,被認為標志著一代作家知識主體與技術手段的超越。
文學的真實需要一個比真實更為真實的敘述現場,而好的小說家能夠帶領讀者走向一個比真實更為真實的敘述現場。蔣韻的長篇小說《你好,安娜》,其間所呈現的自行車、軍挎包、綠皮火車等,真實描繪了“50后”“60后”一代人的形象圖譜,講述了關于愛情、承諾及自我救贖的故事。
同時,很多寫作者都在力圖拓展寫作的邊界。李修文在新作《致江東父老》中,重建當代散文寫作應該有的廣度、密度、深度與溫度。他將傳奇、戲曲、戲劇、電影、音樂、小說等技法雜糅,有力拓展了散文的寫作邊界,寫下所見、所感、所思與所愛,也寫下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情義與悲歡。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莫礪鋒自稱一名合格的“唐詩講解員”,他將自己多年來對于唐詩的研習收錄進《莫礪鋒講唐詩課》,稱其是“唐詩的一份新的‘導游詞’”。通過這樣一份深具學術價值的詩歌普及讀物,讀者亦能從對中國傳統詩歌的閱讀欣賞中獲得極大的精神滋養,從中體悟到詩歌中的一種生命和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力量。這種力量,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動力。
相關新聞
- 2020-01-15少兒類:傾聽孩子真實之聲
- 2020-01-15社科類:展現文明的大河與細流
- 2020-01-14英雄情結從哪里來——讀《兩個人的五星紅旗》
- 2020-01-14傳統批評姿態的回歸——讀《沈伯俊評點〈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