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以作品持續馳援抗疫:“我們都是這場戰‘疫’的戰士”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文藝工作者的心。
從詩歌到散文,從繪畫到剪紙,從歌曲到戲曲,疫情暴發以來,文藝界圍繞防疫抗疫主題創作一大批文藝作品,或個性鮮明、動之以情,或雄壯慷慨、激昂高亢,謳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展示疫情防控中的國家行動,凝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疫情面前,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抗疫作品?怎樣發揮文藝的作用?日前,采訪了三位文藝工作者,聽他們講述抗疫文藝作品創作過程及其背后的心聲。
向生命的逆行者致敬
“在眾多的職業中,你們定位了奉獻的人生!在自然的順時針轉動中,你們卻選擇了生命的逆行!”
此時,是大年初四凌晨五點,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沒有絲毫困意,飛快地把腦中浮現的詩句敲在手機備忘錄里。窗外,夜色朦朧,四周寂靜的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憂慮。
詩寫得很順利。一個多鐘頭,一氣呵成,一首47行詩就已成型。“詩境是早就醞釀勾勒好的,詩象早已呈現在腦海中,結構似乎也是現成的。”他說。
被疫情弄得很焦灼的日子里,前線救援消息不斷傳來:由上海、廣東等地派出的援鄂醫療隊開始奔赴重點疫區武漢。隨后,一支支軍隊和地方的援鄂醫療隊陸續開赴“前線”。
“正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他們必須與親人分開,揮淚辭行;正是掛燈籠、放爆竹、慶新春之際,他們卻默默收拾行裝,向著危險方向逆行。但他們的臉部表情堅毅平靜,他們的眼神中沒有抱怨委屈。”陳崎嶸一直糾結著,也在感動著,“一雙雙患者祈求的眼光在腦中浮現,一批批出發去一線的逆行者從夢中走來”。
此情此景,令陳崎嶸想起17年前抗擊非典的情景,想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但凡國有大災、民遇大疫,都是醫護人員挺身而出,慷慨赴難。我必須把他們捕捉到,寫出來!這是一種責任!”
“當一種災害降臨,當一種風險面臨,當一種考驗來臨,當一種威脅瀕臨,中華民族,總有:挺身而出的人,舍身成仁的人,處變不驚的人,大愛無疆的人,為國捐軀的人,視死如歸的人。”寫到這里,他覺得格律的、現代的詩句已表達不盡自己的情感。他驀然想起屈原的《離騷》,靈感一來,大膽借用楚辭句式,隨手寫出“國有難兮,豈顧家;人有險兮,何惜身”,情感之水順著激昂的詩句滾滾而來。
陳崎嶸坦言,在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面前,詩文乃至文藝是軟弱的,但在抗擊疫情的整體戰役中,民族的自信心和個人的精神狀態極其重要,“文藝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撫慰情感的作用。換句話說,在全民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文藝仍然應當是號角和鼓點、春風和陽光”。
記錄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
跟很多人一樣,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紀紅建這個春節過得也不太好。
客廳里的電視,手機上的微信,反復發布著最新疫情。數字的不斷躥升,讓紀紅建在家待得心煩意亂。
此時有消息傳來,湖南137名醫務人員在長沙登上列車,直奔湖北黃岡,緊急施援,這一天是大年初一。
不能再等了,紀紅建趕快撥通中國作協的電話,請求上前線采訪。但由于疫情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中國作協并沒有做相關采訪安排。既然不能上戰場,那應該做點什么呢?
鏗鏘的宣誓聲,奔跑的腳步聲,連同運送物資的車輛轟鳴聲,時時都在震撼著他。紀紅建開始搜集素材,他希望用報告文學的形式記錄這場“人民戰爭”,記錄用生命奮戰在一線的英雄,“這個春節,似乎少了些親情、友情,但我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
有一幕令紀紅建印象很深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需要派5個血透護士支援武漢,這項重任落到了血液凈化中心。征集信息一發出,大家都迅速報名。最后這支醫療隊,由四女一男5名護士組成,最大的1987年出生,最小的1996年出生。
“誰說90后年輕人‘矯情’‘玻璃心’‘吃不了苦’‘任性’,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公共事物,于社會少有參與的熱情?”紀紅建說,在疫情、危難面前,他們的無所畏懼、奮不顧身,讓我們看到骨子里的血性。
短短三四天時間,一篇7000字的報告文學《長沙行動》就已完成。稿件經新華網發布后立即被各大媒體轉載,24小時內閱讀量就超過120萬,《湖南日報》也以整版篇幅進行了轉發。
“請戰書上,是一個個鮮紅的紅手印,更是一顆顆跳動的心。”
“留在長沙,直面病毒,也是‘最美逆行者’。”
“長沙在行動,應該從敬畏自然、善待生命開始。”
感人的事跡,樸實的文字,讓讀者感受著這場戰爭背后的溫暖和力量。“在這場戰役中,有太多人和事令我們感動,黨和國家的迅速行動,醫護人員的大愛無私,以及14億群眾同舟共濟抗擊疫情。我們要忠實記錄下來、傳播開來。”紀紅建說。
傳遞疫情防控的信心力量
春節過后,王國平發的朋友圈幾乎全是關于疫情的,最新的疫情動態,防疫抗疫知識,還有詩人作家們發布的抗疫作品。作為四川省成都市作協副主席,他也想為參與戰“疫”的英雄們寫點什么。
大年初二晚上,他就開始構思。初三上班后,王國平在辦公室就一氣寫成歌詞《中華無恙》:“針尖凝聚力量,點滴傳遞堅強,萬頃大愛匯長江,愿我的親人無恙。愿你無恙,愿他無恙,我們心手相牽真誠守望……”
“‘無恙’就是身體健康,祖國安好,而這次的新冠肺炎恰恰就讓人民身心受到影響,讓祖國難以安好。”王國平解釋說,“愿你無恙,愿他無恙,武漢無恙,祖國無恙”,就成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成了一個共鳴點。
歌詞發表以后,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黨慶,音樂人王曉峰、余李紹、龔道靜、余秋端、鐘敏等紛紛提出為《中華無恙》譜曲,希望這首歌曲能傳唱開來。在眾人共同努力下,歌曲《中華無恙》很快問世。據統計,當日收聽量超過10萬次,歌曲還通過湖北、武漢等地廣播電臺的電波,送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聽眾中間。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殘酷戰爭。它不是一個人、一座城的戰爭,它是全國的戰爭,甚至是全世界的戰爭。在這種巨大的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是孤島。”王國平堅定地說,“我們都是這場戰‘疫’的戰士。”
文藝在抗疫中怎樣發揮作用?王國平回答說:“這次‘戰疫’是一場持久戰,它考量我們的不僅僅是醫療技術、防疫水平、物資儲備,同時還考量我們的精神狀態,而文藝家們的作品就是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精神食糧。戰‘疫’作品傳遞的不僅僅是同情、愛心和悲憫,同時傳遞信心、堅強和力量。”
“除了鼓勁,當然還要有所思考。”談及抗疫文學創作,他認為這點也很重要,“我們的書寫不能僅限于大難來臨之后的悲傷,對疫區人民的關心和支持,對抗疫人員感人事跡的贊美和致敬,我們還應該重視疫情帶來的教訓,思考人與自然相處的方式。”(劉江偉)
相關新聞
- 2020-03-10十月文學院推出經典薦讀欄目 關注人類如何度過災難
- 2020-03-09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再版
- 2020-03-09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
- 2020-03-09紀念柏楊百年誕辰 人文社推出36卷本《柏楊版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