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與智慧——人工智能遇見中國哲學家
【圖書簡介】
書名:智能與智慧——人工智能遇見中國哲學家
作者:宋冰 編著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ISBN:978752171317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前沿科技的高速發展對人類生活的改變具有不可逆的顛覆性。其中,人工智能的迭代迅速和輻射廣泛促使人類不得不思考一些并不遙遠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人工智能擁有了獨立的自由意志?如果人工智能發展到足以迫使人類重新架構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時,人類的未來又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西方對于以上問題的思考多圍繞人的能動性和主體性,這一點我們從好萊塢的科幻大片中就足以窺見。一直以來,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思維體系似乎在各種科技前沿的發端就扮演著主導輿論和價值觀的角色,這當然也是因為西方社會一直引領著工業革命和技術創新的方向。但面對人工智能、基因編輯、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中國乃至東方世界得以跟西方世界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并參與研究范式和行業規則的制定。然而,技術層面的努力還不夠,西方倫理原則和價值觀在中國的水土不服,顯然已掣肘中國探索高科技前沿的步伐。這時,在中國語境下探討人工智能問題,回歸中國文明的思想淵源,為科技發展尋求新動能就顯得恰逢其時。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博古睿研究院中國中心歷時一年,將中國哲學界和思想界的各位專家集聚一堂,以“人工智能遇見中國哲學家”為主題,組織了數次工作坊和研討會,并邀請了人工智能科學家從技術視角對哲學家的思考予以回應。本書將諸位專家學者的觀點集結成冊,其中你既能看到中西方視角對于科技發展的不同詮釋,也能從傳統的中國儒釋道觀念中找到探索人工智能的新進路。不過,諸上介紹只是拋磚引玉,以期激發更多學界及社會力量,關注科技與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也許有一天,當科幻片中的場景變為現實,我們如今的思想前瞻就將適時地引導人類規避風險、迎接未來。
【作者簡介】
宋冰
博古睿研究院副院長、北大博古睿中心聯席主任
趙汀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祥龍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姚中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貝淡寧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劉曉力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程樂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安靖如
美國維思大學全球學中心主任、哲學教授
李晨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教授
干春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儒學研究院副院長
王蓉蓉
美國洛杉磯羅耀拉大學哲學教授
蓋菲
云南大學哲學系講師
李四龍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劉豐河
醫學教育工作者
陳小平
中國科大機器人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主任
蔡恒進
卓爾智聯研究院、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
曾毅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精彩書摘】
技術的無限進步也許是一場不可信任的賭博
趙汀陽
生命的本質是什么?
和其他生物一樣,人的實體存在也是一種自然生物,但人創造了文明,所以經常從精神上去定義人,定義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有兩種特別重要的定義路徑:(1)按照古希臘傳統,可以把人定義為理性精神,即人的本質在于理性思維;(2)按照儒家傳統,則把人定義為人際關系,即在“仁”的關系中互相識別為人、互相使之成為人,就是說,在互相以人相待的關系中的人就是人。孔子的這個定義采用的是關系性的循環解釋,比亞里士多德的“種加屬差”定義方式要復雜一些。孔子的定義方式有些類似于現代公理系統對基本概念的定義方式。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無法根據自然性把自己定義為人,而必須在與他人的關系中才能被定義。以現代的表述來說就是:“每一個作為生物的人,如果可以被識別為一個精神上的人,當且僅當,他把別人識別為精神上的人”。按照孔子的人的概念,人的關系先于人的本質。有趣的是,圖靈所設想的“圖靈測試”采用的也是關系定義,即,如果一個機器在與人對話中能夠被識別為人,那么就是一個智能存在。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機器能夠通過圖靈測試。其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的概念,比如說,康德把人理解為具有理性自主性的主體性,馬克思把勞動理解為人的本質,等等。
人是一個復雜概念,不可能化簡為某種單一本質。比如說,理性雖然是人的一個性質,但很難認為動物沒有理性。理性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風險規避,從行為上看,動物的風險規避考慮似乎高過人類,或者說,人比動物更愿意進行非理性的冒險。還有,理性要求價值排序的邏輯一致性,這一點上,動物也強過人。人總是欲望太多,貪得無厭,經常陷于“布里丹之驢”的選擇困境。所以只能說,人有著更強的理性能力,但同時人也有非理性的傾向。我可能無法給人一個完美的定義,但我認為,至少有兩個特點對于人的概念是最重要的:(1)仁,即互相把他人識別為人;(2)理性反思的自我意識,即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價值觀和思想的合理性。
人的非理性是一個謎。不過,在這里不是要討論心理學的潛意識或無意識之類問題,而是有著自覺意識的非理性,就是說,人經常以理性思維去實現非理性的目標。這正是人類的危險之處。人工智能和基因編輯的努力就是試圖以理性思維去實現非理性目標的典型事例。長期以來,人類的技術發展都只限于技術的升級,而技術升級屬于理性目標,但人工智能和基因編輯不僅僅是技術革命,而且是存在論水平上的革命,相當于人類自己試圖發動類似于上帝的創世行為,它意味著人類試圖改變人的概念。這種目標還是理性的嗎?這是個大問題。
存在論級別的生命升級誘惑,即人試圖變成另一種具有神性的更高級存在,這是現代主體性思維的一種極端夢想。追溯其根源,現代的主體性夢想其實始于中世紀的宗教信仰,這件事情聽起來很是悖謬,因為上帝的概念不可能蘊含一個革命性的人的概念,但事實上許多不合邏輯的事情確實就產生于矛盾之中。粗略地說,中世紀的僧侶和學者希望能夠理解上帝的精神,而理解上帝就需要了解上帝創造的萬物,因此,中世紀的人們研究了各種事物,從植物、動物到海妖和天文。盡管以現代知識標準來看,中世紀的研究大多數是不科學的,但其重要意義不在于科學性,而在于求知性。對萬物的求知潛伏著一個顛覆神學的人文問題:既然需要研究一切事物,那么最應該研究人,因為人是萬物中最為奇妙的存在,包含著上帝創世的最多秘密。事實上,“現代第一人”彼得拉克就是依照上述邏輯而發現了人的問題。一旦對人的反思成為一切知識的核心,人就占據了思想的核心地位,進而就發現了,一切存在都只不過是我思的對象,于是,人的問題就高于一切問題。在此可以看到,正是宗教的知識追求培養了宗教的掘墓人。笛卡爾、貝克萊、霍布斯、康德等所建立的主體性將人定義為自主獨立的存在,人成為了萬物的立法者,于是建構了一個現代人的概念。后來,主體性概念不斷膨脹,人擁有的天賦權利越來越多,以至于已經遠遠突破了自然人的概念,成為一種“自定人”,即自己決定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意味著,人不滿足于自然或上帝所創造的原本狀態,也不滿足于被社會和歷史所定義的事實,而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人。今天通常認同的現代人的概念正是“自定人”的概念,在這個意義上說,基因編輯的人或人工智能都是“自定人”概念的邏輯結果。
人為自己設立的主體性,或者“自定人”概念,就其內在邏輯而言,意味著如此的意義:(1)人是具有自主意志和思想的主體,擺脫了上帝的精神支配,因此獲得了存在論上的自由(也稱形而上的自由);(2)存在論上的自由意味著,人可以塑造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甚至創造自身,就是說,人獲得了存在論上的完全主權;(3)存在論的主權意味著,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邏輯起點,不再需要歷史的起點,不再被歷史所說明,也不再被社會條件所說明,更不需要被他人觀點所解釋,于是,個人高于歷史,高于社會背景、高于自然性。簡單地說,存在論上的自由就是取消歷史、社會和自然對人的說明和規定;(4)既然每個人都不被歷史、社會和自然所定義,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邏輯起點,那么每個人就可以為自己選擇人的概念,而選擇人的概念就要選擇“最好的”概念,即兼備一切優越功能的人。按照這個概念及其邏輯,人工智能和基因編輯就幾乎勢在必然。
起初,自定人的努力并沒有顯示出危險性,反而是人類的偉大成就。自定人的最初步驟只是教育,試圖通過教化自然人,使之成為啟蒙人,人類文明因此獲得巨大的發展。進而發現了優生學,通過自然生殖的基因組合而造就更優秀的人。在當代,更進一步以政治權利之名去重新定義人,比如變性人、同性婚姻、女性主義之類。有一個新聞說,有個歐洲人申請把出生日期從1949年改為1969年,理由是他認同1969年出生的人,所以決定變成1969年出生的人。雖然被拒絕了,但是他提出了難以反駁的論證,他認為,既然別人可以違背自然而進行變性,那么,同理地,他也應該可以違背自然而要求改變出生日期。這個新聞是否如實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其中的理由很符合自定人的邏輯。可以想象,以此類推,人們只要愿意,就能夠以主體性的名義提出種種要求。因此,只要具備技術條件,基因編輯和人工智能都必定出現。正如宗教的知識追求培養了宗教的掘墓人,現代的主體性邏輯也同樣培養了主體性的掘墓人——只要堅持主體性的概念,那么,基因科學創造的超人或者人工智能創造的超級智能就都是合乎邏輯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卻很可能是對人類主體性的徹底否定。
上帝造人是個神話,雖然不是一個科學問題,卻是一個重要的隱喻:上帝創造了與他自己一樣有著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的人,以至于上帝無法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上帝之所以敢于這樣做,是因為上帝的能力無窮大,勝過人類無窮倍數,所以上帝永遠都高于人。今天人類試圖創造有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的人工智能,可是,人類的能力卻將小于人工智能,因此是一種自我否定的冒險。人類為什么敢于這樣想?為什么敢于這樣做?此種非理性的行為必須提前加以反思。
……
相關新聞
- 2020-03-12《終結阿爾茨海默病》,讓愛與記憶同行
- 2020-03-11歷時12天打造居家健身指南
- 2020-03-10百年大變局
- 2020-03-10病毒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