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給教育出版業數字化帶來新機遇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鳳凰學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宋吉述
宋吉述
5G技術的普及是個熱門話題,不少文章寫到了5G技術對出版業的深遠影響,分析了其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5G的主要技術發展是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具有速度快、低時延等特征,可以有效提升內容傳播速度,對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自然有深遠意義。從發展角度來看,5G給出版業帶來了新機遇。
注重文字內容建設加強音視頻內容研發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音視頻傳輸速度大幅提升,音視頻高端化也是必然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APP排行榜的變化,上升最快、排在前面的基本上都是抖音等直播之類,過去排在前面的文字類下降很快。音視頻消費的發展對出版業的直接啟發當然就是要多做音視頻內容,但對傳統出版社來講,音視頻內容的創作必須有自己的策略,總體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結合知識付費,做一般圖書與專業圖書相結合的音視頻。出版人做音視頻,首先想到的是聽書,以聽書等作為主要宣傳點的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等平臺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希望,但是我們要進一步分析這些平臺上熱賣的內容到底是什么。從喜馬拉雅有聲書排行榜來看,主要是網絡文學,基本上沒有傳統出版的圖書。對此,我們要認識到,這不僅是很多網絡文學的內容更貼近民眾,更有賣點,而且更重要的是其銷售策略更符合網絡傳播特點。簡單地把出版的書請人讀一遍,做成聽書,并不是主要方向。從喜馬拉雅收費排行榜上也能看出,賣得最好的并不是單純的聽書,而是講座、課程,所以從聽書到講座應該是出版社努力的一個方向。
從聽書到講座是內容不斷豐富、突破的過程,也是觀念、方式不斷創新的過程。從我前期經歷的一些產品案例來看,出版人容易犯的錯誤是把文字的精品化要求放在了音視頻上。其實兩者有很大不同。例如,作為文字內容,可以大標題套小標題,層層分析,層層深入,但聽的內容則必須結構簡單,讓人一聽就懂,層次多了反而聽不明白。另外,圖書內容的文字表達必須精練、標準,語音則親切、有特色。所以,在音視頻創造這方面,我們要盡量突出個性化,轉變圖書編輯的一些標準和觀念。
運營也是個難題,對出版社來說,網絡內容營銷能力比較低,建內容還是強營銷常常陷入“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兩難中。我感到,最好是抓住傳統出版中比較強的一些IP或帶動力強的產品,強調線下出版與網絡內容的結合,強化自然生發能力。《全國優秀作文選》雜志最近研發了一個智能批改系統,給小學生提供線上批改作文服務,同時在服務中提示其作文缺陷,然后推送相應的網絡教學視頻,目前雖然只做了3個課程,但前期賣了80多萬元。這其中的啟發就是,其音視頻內容、運營都和紙質出版物結合緊密,是互相生發的關系。
二是教育出版也應強化音視頻內容的開發,而且與一般圖書相同,出版社應該把發力點還是放在體系化音視頻內容的研發上,也就是網絡課程。網絡課程建設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考慮。首先是可以與現有學科及教材相配套的輔助性課程,例如語數外等考試科目的拓展類學習;其次網絡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補充作用,甚至具有更好學習效果的學科,例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國家安全、足球教育等;再次可以考慮那些教學時間不充足,必須借助半組織化補充學習實現的內容,例如興趣小組、科學實驗、動手類課程;最后是本身就應該在網絡上學習的課程,例如信息技術教育,以及創新類教育課程,包括創客教育、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
進軍在線教育強化編輯融合能力
5G技術發展帶來的第二個機遇,則是在線互動變得更方便。這將極大加快在線教育以及知識服務的發展。在這方面,出版社在資金、前期積淀方面是不足的,甚至是落后的,但并不意味著沒有機遇。所以不應主動放棄。相反,我感到將來數字教育的絕大部分產值都將集中于這一領域。
進軍在線教育是教育出版多元化、數字化發展的必然。出版社推進此項工作,首先不要貪大求全,而是抓住細分領域,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同時,選擇的方向應該以校內教育為主。進軍校內教育輔導,出版社有三個優勢:教材的引導作用、以教輔為核心的基礎內容、中小學區域性市場優勢。借助這些應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就在江蘇地方網絡課程以及在線答疑上做了嘗試。
5G帶來的第三個機遇是極大促進了人工智能與AR/VR技術的發展,從而對出版業的生產各環節、運營模式等產生影響。
第一,VR/AR技術確實能極大增強圖書的展示力,帶來閱讀新體驗。我們在部分圖書上也實現了一些VR/AR功能,但從實踐效果來看,最大問題是成本比較高,實現獨立價值比較難。我個人認為,在一些高端產品和連續性出版物如教材出版上做VR/AR,還是比較好的選擇。事實上,從一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到,大部分集中在價格較高或發行量較大的高等、職業教育教材上。
第二,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和出版業各生產環節的結合。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業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在傳統出版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集中于智能校對、OCR識別等。出現這種情況,關鍵不是從業人員的觀念落后,不愿用新生技術,根源是實際需求不足。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人工智能技術會在出版方面大量使用?我感到,就是融合出版物的制作,特別是編輯要在線上發布大量內容,與讀者建立聯系并形成高效互動時,必然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協助。
第三,人工智能技術對出版社數字化產品的研發方式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這體現為相關聯的三點:一是數字化產品的技術門檻提高了。現在開發一個數字化產品,如果不帶人工智能,比如圖象識別和聲音識別,這個產品本身就落伍了。二是技術開發的門檻反而降低了。上述提到的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幾乎都有現成的服務平臺提供完整底層服務。前面說的《全國優秀作文選》開發的在線智能批改系統,基礎就是建立在百度語義分析人工智能技術上,這樣才能把一個完整文本拆分成詞匯。三是正因為將來絕大多數公司和產品都建立在上述平臺基礎上,所以想在技術領域形成壟斷和屏蔽性優勢是很難的,人工智能技術會使大量的公司平庸化。
基于上述三點,出版社將來對于技術人才引進必須變革,也就是說要減少底層網絡技術人才,增加應用性開發人員,強化編輯與技術的融合。在平臺功能日漸強化的未來,不懂技術的編輯人員完全可以通過短期培訓快速掌握平臺開發技能,將創意與技術結合起來,開發出好的產品。
總之,5G來了肯定會給出版業帶來深遠影響,但與活字印刷、激光照排技術不同,它不是簡單地為傳統出版業賦能和服務,也不一定能大幅提升傳統出版業生產經營能力,而是更集中于逼迫出版業在內容、運營模式方面的創新和轉型。它所推動的音視頻等富媒體發展,對傳統出版內容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和沖擊,但也帶來了轉型空間和機遇。
相關新聞
- 2020-03-17武漢圖書館播撒書香助抗疫
- 2020-03-17京東讀書APP推出抗擊疫情臨床操作手冊 可免費閱讀
- 2020-03-17北京:72家實體書店開通“外賣”服務
- 2020-03-16南京市市長逛書店照片刷屏!呼喚更多市長來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