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耆宿 文章醫生——懷念黃鴻森先生
黃鴻森先生(后排左二)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專家評委,參加由本報舉辦的全國報紙編校質量抽查評比活動。
2020庚子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疫情牽動人心。在從居家辦公到逐步復工到崗之際,猛然聽聞百科耆宿黃鴻森先生于2月20日百歲仙逝,層層悲痛隱隱襲來,往事歷歷,猶在眼前。
黃先生可以說是我編輯生涯的引路人之一。20多年前,出于對文字工作的崇敬和喜愛,我從校門一腳邁進了出版社大門。經過6個月的校對培訓后,成為當時負責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的全書編輯部的一名助理編輯。百科全書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其作者都是各學科領域的鴻儒碩學,編輯中也臥虎藏龍,比如當時時常能請教的周志成、黃鴻森、金常政、左步青、戴中器、孫關龍等諸位前輩,都是辭書編纂的權威。他們既有豐富的百科全書編纂實踐經驗,又總結梳理了百科全書的編纂理論體系,是年輕編輯們的偶像和導師。
黃先生是于建社次年加入百科社的元老之一,他66歲離休,之后又應邀返聘15年。先生先后參與了國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第二版的編纂工作,他的后半生幾乎都獻給了百科全書編纂事業。我有幸向先生學習,正是在先生返聘期間。記得當時先生每周都會到編輯部,交接稿件,交流審稿意見,培訓年輕編輯。百科全書是沒有圍墻的大學,而百科前輩們不吝傳幫帶,使得百科社學術氛圍濃厚,與大學幾無差別。先生于學無所不窺,勤學睿智,學問深厚,涉獵廣博,不迷信權威,大到國家標準、辭書體例,小到字詞用法、標點規范,時常給我們指點迷津。百科全書是知識的衡器、工具書之王,百科的前輩編輯一面與各學科頂級專家學者打交道,一面從無到有編纂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套百科全書,對編輯標準有著十足的自信和底氣。黃先生多次結合稿件向我們講解當時數字、文字標準與規范待完善之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一方面引經據典、著文論述,出版《百科全書編纂求索》《回顧和前瞻——百科全書編纂思考》等著作;另一方面在百科全書中自洽統一,形成百科標準。正因為有百科全書文理融合復雜文本環境中的實踐,黃先生等百科專家后期也參與了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一些百科標準最終成為國家標準。先生也因在百科全書實踐與理論建設中的貢獻,于2008年榮獲中國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
平時午休的時候,先生會跟我們聊聊過去的故事。比如自學俄文,參加翻譯《蘇聯百科辭典》,在那個時期,經常查閱《蘇聯大百科全書》,感覺自己從坐井觀天一下到了井口,看到了浩瀚的知識海洋。在對百科全書的敬仰中不知不覺受到百科全書的熏陶,對其體例、結構、語言有了很深的了解。1979年,個人政策還沒有落實,當時還在北京郊區門頭溝推車務工,因經常到北京圖書館查閱資料,偶遇了已在百科社的金常政先生,經推薦由時任百科社副總編輯閻明復面談后加入百科。入社后,參與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開山之卷”《天文學卷》,成書155萬字,先生整整看了兩遍多。出版后北京大學一位著名的數理邏輯教授看了100頁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挑出一個錯誤……在回憶、故事和感悟中,傳遞給我們的,是時代的風云、個人的勤勉、百科的厚重,以及職業榮譽感。在我們的心中,不知不覺滋養了百科的情懷和出版人的自豪。
除了編纂百科全書,記者出身的黃先生十分重視文字功底,視出版物質量為生命,被稱為“文章醫生”。幾十年間,除了大量的審稿實踐工作,先生筆耕不輟,在報刊開辟文章糾錯專欄,并結集為《報海拾誤錄》《報刊糾錯例說》《文章病案》等圖書。每一篇文章,都指出原文有什么語病、病因是什么、應該怎么修改,有理有據有方法,讓人心悅誠服。當然,先生對自己的文字質量要求也很嚴苛。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先生端著茶杯,站在辦公桌前,微笑著,溫和而又堅定地說:“無論做什么工作,我們都要重視自己的聲譽。比如說看稿子,要么不接,如果接了,不管時間多緊,審稿費多少,或者有沒有審稿費,就一定要認真負責,一字不漏。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就一句話:這是經過黃鴻森手的稿子。”“這是經過黃鴻森手的稿子”,這11個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當時感染了我,一直激勵著我,也成為我現在分享給年輕同事的基本心得。
越是博學的人,往往越是謙遜。先生一專多能,卻自謙是“科盲”,對于跨文理的稿子,常常先自學相關學科教材,了解其框架體系,然后結合深厚的編輯功底,通過邏輯分析指出問題,往往令學科專家心服口服。先生常教導我們,對于作者的稿子,既要引經據典指出問題,又要溫和委婉,不能傷害作者的情感。先生不僅尊重專家學者,待后輩晚生也是親和有加,最常說的口頭禪是:“好不好?”每提出一個建議,指出一個問題,最后總會說:“你看這樣好不好?”“所以這樣改,好不好?”“我們這么做,好不好?”謙謙君子之風,讓人如沐春風。2013年,著述頗豐的先生出版了新書《當代辭書過眼錄》,感謝先生的惦念,第一時間收到了贈書。扉頁上“女史”“惠正”等字樣令小輩汗顏;紅泥印章上以稿紙裁剪的吸油紙片讓人感慨先生的細心;而“時年九十有三”幾個字,又使人不禁莞爾,透過紙背,又感受到了先生的寬廣、幽默與自得。
最后一次拜見先生是2014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開始編纂,與第一版、第二版不同,新版除了紙質版之外,要出網絡版。我們登門請教,先生除行動略緩之外,面色紅潤,聲音洪亮,思維敏捷。先生指出,在數字時代,先出網絡版是優選,網絡版與紙質版不同,編輯思絡和流程都需要創新。對于網絡版,大家還都是外行,要多做調查研究,比如《不列顛百科全書》等是怎樣轉型的。對于第三版的指導工作,先生笑語,平日里,雖然每天堅持讀書看報,不時寫寫文章,但百科事業,茲事體大,要多讓年輕人承擔,自己年歲已高,就算有心,家里的孩子們也不讓出門了,他得聽孩子們的。再次聆聽先生教誨,笑談世事,榮幸而歡喜。
憶及往事點滴,遺憾當時筆頭沒有勤快一些。先生的很多指點,只記得有收獲,但具體先生說了什么,卻是想不起來了。不過,先生及眾多百科前輩的教誨,怕是已經融入血液中了。由于百科社高校般清新的氛圍和嚴謹的編輯作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在同學朋友中的印象是“永遠的青春期”,而在有的未見面只見稿的作者眼中,卻是“不茍言笑的老太太”。我想,這是以黃先生為代表的百科前輩傳承給后輩的,而我們,也將始終以前輩為榜樣,思齊自省,上下求索。
黃鴻森先生,我們懷念您!
(作者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副總編輯)
相關新聞
- 2020-03-19走出史書的王陽明
- 2020-03-19滯留蘭州的湖北人:養成讀書習慣 靜待"解封"回家
- 2020-03-19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飛天路》出版發行
- 2020-03-19《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問答》在京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