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接觸性出版模式的思考
□山東人民出版社社長 胡長青
山東人民出版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出版生產。
山東人民出版社 供圖
面對前所未見的疫情,山東人民出版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出版生產,依據出版生產規律,扎實有序地積極應對。
春節期間,我社積極迅速組織疫情防控出版項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20》實現了3天組稿定稿,4天上線“學習強國”、山東教育新聞網、咪咕閱讀、喜馬拉雅、掌閱等多家網絡平臺,5天出版紙質圖書,并通過版權輸出助力全球抗疫。目前,該書韓文版已出版,阿文版翻譯完畢,土耳其版正洽談合作。
同時,針對疫情期間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連續出版了《新型冠狀病毒兒童防疫繪本》《溫“心”戰“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防疫科普手冊》兩種電子書。
這次疫情,居家自我隔離和網絡遠程工作激發了非接觸性經濟的迅速增長,其瞬間放大的影響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示,日漸清晰起來。
啟示之一:新時代出版的新動能依稀顯現。對出版業和出版人來說,內容建設的各形態創構和傳播的各形態拓展永遠是不停思索、追求、探索、解答和實踐的目標。疫情考驗各行業的應對效率和水平,出版業完全的網絡化生產、銷售似乎因提前到來而加速膨脹,盡管從倒逼式的被迫接受到主動的轉變迎接需要正常生產秩序的比較和檢驗,但在這個時期,非接觸性經濟無疑已經優勝于以往運作結構的傳統業態了。
以我社上線喜馬拉雅的聽書項目《大秦帝國》為例,疫情期間實現了翻番式放量激增,疫情的兩個月時間收益達50多萬元,是節假日的2倍、工作日的4倍,但我預計疫情結束將恢復常態。
理想的線上出版時代到來了嗎?從出版規律、商業邏輯、盈利模式上,與現在出版主流能否一較高下?何時占據壓倒性優勢甚至取而代之?這些都難以預測,言之尚早。關鍵取決于受眾學習、教育和閱讀的習慣,習慣不發生顛覆式的變化,線上出版的商業邏輯和商業本質就無法充分發揮和體現,可持續性仍顯不足,畢竟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優勢更多的時候是具有一致性的。
啟示之二:堅持內容建設為前提,融合發展為路徑。出版業的優勢是內容資源,潛力是基于市場需求的內容資源的適應性轉化,任何時候都無法放棄內容硬核,確保社會效益第一。同理,任何時候都不能漠視新興技術的助推,優質的內容資源加上豐富的傳播手段,才能實現一次開發,多種形態,多次増值,覆蓋面既決定著影響力,也決定著商業價值。
尋找發現價值巨大的IP資源,并使之成功孵化,實現文化商業利益的最大化,是出版的理想軌道。但出版貴在創意,成功往往在于“這一個”的典型性和差異性。
啟示之三:堅持整合文化資源,提升社會融入度。出版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更加需要以開放的理念辦出版,拓展整合以作者為中心的上游文化資源,借助全媒體出版,延伸產業價值鏈條,向影視、動漫、手游等產業鏈延伸和多元化發展,出版社應更加具備孵化器的功能。
疫情帶給出版業的影響,還需要未來一段時間的檢驗,也許有部分環節的促進蛻變,也許有部分環節的校正回歸。依靠已有經驗獲取的幸福感固然不可或缺,而未知的神秘感也是探究的魅力所在。現有的出版運作態勢是否會持續變化?出版業是否會出現新常態?我相信,不斷深入思考,不斷迎接挑戰,就會不斷成長。
相關新聞
- 2020-03-24多面突擊,推動農業科技圖書走出去
- 2020-03-19愛與成長在書里書外
- 2020-03-19直面實體書店困境 入駐外賣平臺是個不錯選擇
- 2020-03-17買書更要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