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夢》為何要讀古抄本? 聽聽紅學專家咋說
《紅樓夢》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傳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偉元、高鶚整理萃文書屋刊刻印行一個新的本子,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是一百二十回。這就讓人忍不住好奇了:《紅樓夢》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古抄本?我們為什么要看這些古抄本?來聽聽紅學專家怎么說。3月2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線上直播活動,邀請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先生為讀者解答此話題。
《紅樓夢》古抄本,乾隆年間形成的手抄本
“《紅樓夢》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傳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偉元、高鶚整理萃文書屋刊刻印行一個新的本子,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是一百二十回。人們通常稱之為程甲本。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萃文書屋又刊印了一部《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也是一百二十回。這時距離程甲本刊刻出版僅僅過了70天。這個本子的版式、插圖與程甲本完全一樣,但具體文字上卻有兩萬多字的差異,人們通常稱之為程乙本。“
張慶善說:“我們今天所說的古抄本,指的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即程甲本刊刻之前形成的手抄本。當然今天我們看到的是過錄本,也就是《紅樓夢》在流傳過程中,愛好者、收藏者及以賣書為營生的商人抄錄的本子。雖然這些過錄本已不是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早期在曹雪芹親友之間傳閱評點的本子,但由于這些本子保留了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硯齋等人的批語,因此它們對于我們研究曹雪芹的創作、研究《紅樓夢》的成書過程、探索《紅樓夢》‘迷失’的內容、整理出最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極大的價值。”
曹雪芹寫完《紅樓夢》,借閱者弄丟了后四十回
古抄本給許多“爭議問題”留下了線索,張慶善講道,“《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寫的,后四十回的一些描寫顯然不符合曹雪芹原意,譬如賈寶玉的結局、史湘云到底與誰結了婚、花襲人的結局、林黛玉是怎么死的等等,這些問題,現存的古抄本也為我們保留了許多珍貴線索。”
舉例而言,如庚辰本第三十一回末批:“后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余只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丁亥夏,畸笏叟”、“《獄神廟》回有茜雪、紅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不能得見寶玉《懸崖撒手》文字為恨”等,張慶善解說道,“以上幾條都是畸笏叟的批語,有專家認為他就是曹頫,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父親。”
張慶善介紹說:“從上面的批語,我們知道曹雪芹不僅寫完了《紅樓夢》,而且八十回以后也在親友中傳閱,不幸是被借閱者弄丟了。從上面的批語中,我們似乎還能感到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其他的稿子就在批語人畸笏叟的手里,但因迷失了那么多稿子,留在畸笏叟手中的稿子成了殘稿,無法謄清。更遺憾的是,很可能八十回以后的稿子,隨著畸笏叟的離世,而徹底迷失了。”
古抄本出版的意義,有助于探索丟失的內容
談及今天讀《紅樓夢》古抄本出版的意義,張慶善表示,看看這些古抄本,看看那么多的脂硯齋批語以及各個版本之間微妙的差別,讀者似乎能離曹雪芹的原著更近。
張慶善認為,“概括起來說,我們為什么要看早期古抄本呢?為什么要知道一些古抄本的基本情況呢?是為了解作者曹雪芹,是為了解《紅樓夢》的成書過程,為了研究曹雪芹的創作思想及其發展變化,為了研究80回后遺失的內容,為了依據古抄本校勘整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紅樓夢》版本的需要。總之看看《紅樓夢》古抄本,或者了解一些《紅樓夢》版本的基本情況,可以幫助我們走近曹雪芹,幫助我們了解曹雪芹,幫助我們探索80回后的故事,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紅樓夢》。”
在張慶善看來,《紅樓夢》后四十回不是高鶚寫的,誰寫的不知道。“但續得不錯,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了不起。我認為后四十回的最大貢獻在于它完成了《紅樓夢》的悲劇結局,這在中國古典小說當中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有些章節的描寫也很精彩,水平不低。”(記者張杰)
相關新聞
- 2020-03-30讓“圖書盲盒”真正香起來
- 2020-03-27入駐美團的書店怎么樣了?
- 2020-03-26“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歷史解讀
- 2020-03-26隴南讀者文化小鎮項目正式開工 總占地約100畝 總投資10.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