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風盡是同舟客 傳統文化在抗疫中給予我們暖意和力量
遇風盡是同舟客 ——傳統文化在抗疫中給予我們暖意和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隨后快速蔓延。在中國舉國上下抗擊疫情期間,國際社會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令人感動。起初,來自日本(包括在日華僑華人、留學生)的援助物資上,抄錄了一些古典詩句以示慰問,比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以及一些新創作的詞句,都很熨帖,拉近了情感上的距離。
對于這些熱情幫助和友好情誼,也可以考慮用典雅的古典詩句應和,表達我們誠摯的答謝。比如,對日方的援助,可以借用唐代渤海國的王孝廉《和坂領客對月思鄉之作》“誰云千里隔,能照兩鄉人”作答。這是他出訪日本期間作的一首思鄉詩,大意是出使異國他鄉的自己,與遠隔千里之遙的故鄉人,共對的是同一輪明月,婉轉表達了詩人與日本友人相通的感情。還可以從《古詩十九首》中選用“盈盈一水間,齊心同所愿”兩句,前半句借喻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后半句寓意抗擊疫情是共同的愿望。日本江戶時代的教育家和詩人廣瀨淡窗有漢詩《桂林莊雜詠示諸生》,其中有一句“同袍有友自相親”,可借以應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疫情期間,各地派出大量醫務工作者和相關人員奔赴抗疫一線。對這些最可愛可敬的人,可以用“臨河濯長纓,努力事戎行”兩句詩來形容。前半句出自漢代李陵《與蘇武詩》,后半句出自唐代杜甫詩《新婚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出征的將士整理好行裝,到前方英勇抗擊疫情,要保重自己,平安歸來。《詩·小雅·采薇》有“憂心烈烈”“載饑載渴”“不遑啟處”等詩句,意謂危難當前,心急如焚,不顧饑渴,難得片刻的歇息,也可用這些詩句來形容全力救治病患的醫務人員和那些與疫情搶時間、晝夜不停施工的醫院建設者。另外,還可以借由明代吳承恩《二郎搜山圖歌》“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歌頌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義勇之師。
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政府和人民緊急馳援其他國家。這種感同身受的心情和奮力救援的行動,正是《吳越春秋》“同病相憐,同憂相救”這句話的充分體現。我們的心意也可以用“盡是同舟客,齊心同所愿”來表達,前半句節自南宋王同祖《秋日金陵制幕書事》:“遇風盡是同舟客”,寓人類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彼此息息相關,面對這一歷史性災難,理應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當然,也可選用被援助國家所熟識的本國文化相關內容,如浙江、天津等地對韓捐贈物資上,印有韓國古代詩人許筠的《送參軍吳子魚大兄還大朝》“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的詩句,就很感人。中國企業在援助印度孟買市的抗疫物資的包裝箱上,精心寫著英、印、中三種文字的贈語。中文寫的是“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化引唐代玄奘法師的《題尼蓮河七言》:“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中印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宋代法賢大師翻譯的《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中有句偈語:“諸江河流閻浮提,華果藥草皆得潤”,“閻浮提”即“贍部洲”,喻人類所居之地、人世間,也可借用這句偈語祈愿疫情早日結束,世界重歸美好祥和。
在中國抗疫期間,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心系華夏,從四面八方募集防疫物資捐助國內,一腔赤誠令人動容。現在,疫情在他們所在的一些國家蔓延。緊急關頭,中國有關部門組織調配“健康包”,依托駐外使領館發放,還通過網絡和熱線服務等渠道,盡力協助他們防范疫情。這一切,正如古人所言:“故鄉今夜思千里”(高適《除夜作》)、“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驛臺》)、“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身處異國他鄉的同胞感受到祖國母親的心時刻與他們同在,始終牽掛著遠行的游子。
“歌要齊聲和,情教細語傳。”在困苦危難、春寒料峭的時候,一直靜靜流淌在我們血脈里的古老文化,給予我們融融暖意和無窮力量。寶貴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與其他國家地區人民之間情誼相通、傳遞心聲的津梁,讓彼此感受到支持和關愛。
王澤文
相關新聞
- 2020-04-20敘利亞著名詩人阿多尼斯:中國“是光的迸發”
- 2020-04-20蒲松齡紀念館重新開館
- 2020-04-20《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日文版)在日本出版
- 2020-04-14“世界讀書日”前 童書加購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