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相伴人生是一種甜美
□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 何建明
推薦書目
《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
《活著》 作家出版社
《三體》 重慶出版社
《浦東史詩》 上海文藝出版社
《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
四川美術出版社
《美與暴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聲音中的另一種語言》 廣西人民出版社
《愛神之淚》南京大學出版社
《呼吸》 譯林出版社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南海出版公司
其實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一個生命歷程。
曾經為了“偷”讀一本好書,我們是躲在被窩里或者在蚊帳內靠打著手電筒看完的。那時讀書有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但同時又帶來巨大的沖動和欲望感。那時閱讀的每一本書和其中的內容常常刻骨銘心。
在改革開放剛開始時,為了讀上一本好書,就得想法去買書后“獨”看——把書成為一個人的寶貴財產。記得當時我特別喜歡《唐詩三百首》和《莎士比亞詩選》,于是就在凌晨兩點鐘起床,從部隊軍營跑10里路,然后再在新華書店排隊五六個小時,等到8點開門才能獲得一本心儀的好書,那個時候的讀書真的如饑如渴。
在知識大爆炸的時候,讀書就像“游泳”一樣,把整個心身全部“投入”其中,這很愜意。那種見了圖書館就想“跳”、見了座位就想搶的感覺,其實很有趣。
在社會大發展的時代,我的讀者是跟我的采訪、寫作相伴,這時的讀書,我更愿意有的放矢。比如每到一個地方,為了盡快了解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人文,我更喜歡找當地的史志類書籍讀。通過這些書籍的閱讀,能讓你迅速對你所要書寫的大地有了一種飛翔的思維和感覺,這對寫作大有好處,至今我仍然一直慣用此法,所以每年出差回家,帶的最多的東西是幾大包書籍,它讓我對祖國江山和每個地方的歷史、人文、景物和現實都有一個全方位的知識積累。這種閱讀讓人對民族和國家的認知更深刻與真實,對判斷當代的社會走向具有特別的意義。
現在讀書,我更愿意靜坐在一個地方,手捧一卷書,然后凝視一片土、一景物,甚至一個人,或者分享一個時代的景致,去思考一個問題……這種閱讀有些“老年式”,但它很有藝術感、深刻度,因而也會產生奔涌的新靈感。
我總認為,讀書不應“讀死書”和“死讀書”,必須“讀活書”“活讀書”。人的生命有限,讀書的目的除了增長自己的知識以外,更多的是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服務。所以讀書就應該像選擇自己的工作與職業一樣,具有方向性、選擇性和必要性,否則那么多好書即使一輩子也可能只讀了其中一小部分,那么人生如何更加輝煌和精彩呢?
讀書與人生相伴,相伴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和影響人生,同時每個人的人生本身也應當是一本新“書”的內容,這樣的讀書和“書”的意義就會更加豐富與殷實。
對讀書人來說,我們的世界是“書”組成的,而我們每個讀書人,本應該成為一本本新的書……這樣的讀書才更具意義。
相關新聞
- 2020-04-26閱讀共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 2020-04-26讀書豐富我們的心靈
- 2020-04-26不負韶華好讀書
- 2020-04-26讀書給予我們勇氣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