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讓生活更富足 ——來自美麗鄉村的閱讀風景
□本報記者 樊凡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鄉村書房。圖片來源:浙江在線
耕乃本,讀至遠,“耕讀傳家”自古就是我國農村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農民閱讀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重視閱讀,既是一個新農村的氣象,更是村民們富“腦袋”鼓“口袋”的捷徑。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把鄉村閱讀作為鄉村振興的抓手之一,讓農村的產業建在閱讀之上,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才能擁有更為澎湃的內生驅動力。
農村閱讀陣地迭代升級步伐加快
作為鄉村閱讀主陣地的農家書屋,經過10余年的建設成效顯著。如何通過閱讀改變鄉村、振興鄉村,關鍵是以農民閱讀需求為導向,建好農村閱讀文化設施,抓手正是農家書屋這一“精神驛站”。
近年來,數字閱讀在農村逐漸升溫,一部手機、一個電腦,甚至一個屏幕,農民朋友們就能看到海量的圖書、音視頻,全國數字農家書屋建設正如火如荼,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數字化閱讀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截至2019年6月,全國各地運用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廣播電視網、衛星網絡等技術手段和“兩微一端”開展數字化建設的農家書屋已達12.5萬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農家書屋、數字閱讀的作用更是得到充分顯現。如江蘇南通推出“碼”上閱讀活動,簡單操作,便能直接將圖書下載到手機中閱讀,方寸之間,農村群眾想要了解的疫情防控知識、春耕備耕、生豬養殖、果樹栽培等相關信息盡在其中。此外,還有一個個農家書屋邀請農機專家變身網課教師,進行線上直播,教授農技、農資知識。
“我文化程度不高,眼睛看書也不好使。書屋可以免費上網,可以聽人家講養豬知識,讓我學會很多技術。”平頂山市魯山縣團城鄉寺溝村村民高富全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自從村里引進數字農家書屋后,他通過農家書屋的聽書系統掌握了養豬技術。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在很多地方農家書屋成了農民群眾尋富、聽富、看富、跑富的一個窗口。例如在江西贛州,該市已建成“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1800多個,不僅解決了村民消費難和銷售難的問題,還使知識和資訊的獲取從單純線下變為線上線下并舉,更好地滿足了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江蘇宿遷開展“農家書屋+村淘”服務平臺建設,為當地群眾帶來現代知識的同時,也借助電商、科技扶持了農村產業,導入了源源不斷的“客流”,成為了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數字化建設之外,還有許多農家書屋加速迭代升級,農家書屋+詩畫社、農家書屋+民宿、農家書屋+學校……農村基礎閱讀設施不斷延伸著閱讀與致富的新功能。現在,當人們行走在浙江省慈溪市的田間地頭,有著年代感的文物古建筑、環境優雅的茶館民宿、人氣頗高的田園農莊等各具特色的閱讀空間吸人眼球。近年來,浙江省慈溪市委探索推進“鄉村書房”建設,選擇將閱讀服務嵌入到鄉村的準公共娛樂空間,一個個錯落在慈溪田野鄉間的“鄉村書房”,創新拓展了農村閱讀的服務空間,助推了文化傳播和共享。
讓閱讀為孩子們插上理想的翅膀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你可以是農民,可以是工程師,可以是演員,可以是流浪漢,但你必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江蘇省東海縣洪莊鎮陽春小學退休教師印學金的鄉村留守兒童閱讀輔導班上,這是印學金教孩子們最多的一首詩,他告訴記者,希望閱讀能為農村孩子們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農村地區,像印學金這樣的“新時代鄉賢”不在少數,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農民的閱讀習慣,營造農村清新美麗的閱讀氛圍。
在2019年新時代鄉村閱讀盛典上,評選出了20位“鄉村閱讀榜樣”,他們有新型農民、基層干部、農家書屋管理員、農民企業家,也有回到農村反哺家鄉的文化鄉賢。這些閱讀榜樣,承載著耕讀傳家的中華文化,用實際行動營造著“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文化氛圍。如湖南科技大學退休教授夏昭炎夫婦二人10余年里辦農家書屋、開講堂、設置少兒假期學校,極大地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夏昭炎說,退休這十幾年,要說自己干了一件什么事,那就是“種文化”;湖北省宜都市陸城頭筆社區農家書屋管理員李玉潔克服身體的殘疾,開設“成長小課堂”“知心姐姐李玉潔工作室”等,以自己的經歷,去鼓舞和激勵與她年齡相仿的學生,去引導農村孩子們通過閱讀改變人生。
一個個“閱讀小課堂”在農村的田野上遍地開花,一場場自上而下的農村閱讀推廣活動也在進行著。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農家書屋閱讀師范活動……各級政府以閱讀活動為切入點,在農村種書香、耕書香、傳書香。
河南寶豐縣讀書協會創辦人婁延召告訴記者:“農村閱讀的作用不能只局限在村民愿意讀書這一點,還應該放遠眼光去引導村民熱愛讀書、智慧讀書,也呼喚更多的‘新時代鄉賢’回歸農村。”
做好農村閱讀陣地建設并不容易
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兒童文學作家李東華說:“建設美麗鄉村,除了要建設自然層面上的綠水青山,也要通過閱讀以及其他的文化實踐,去構建精神層面的‘綠水青山’。”
美麗農村需要閱讀,但做好閱讀陣地建設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記者在走訪多地的農家書屋后發現,農家書屋使用程度不高或閑置等現狀不在少數,有的農家書屋甚至存在常年上鎖的現象;有的書屋數字化程度不高,不能滿足農民朋友的有效閱讀需求;有的地方則是閱讀活動少,閱讀氛圍不濃厚。
農民閱讀氛圍的紅紅火火與否,關鍵因素在對農家書屋的管理。記者了解到,許多農家書屋的管理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村務繁忙、缺乏管理技能,在農民不愛讀書的情況下,關門掛鎖在所難免。
對此,全國各地開展一系列嘗試,比如把農家書屋工作納入地方考核指標體系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目標責任考核,作為創建文化先進縣文明村鎮的硬性指標;開展信息化農家書屋建設;讓圖書館的過期期刊報紙放到農家書屋“流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輸血”的作用。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萬軍說:“農村閱讀的關鍵在于農家書屋,而用好農家書屋關鍵在于精細化管理。”
在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引導農民朋友愛上閱讀的同時,打造符合農民閱讀需求的出版產品供給同樣不能“掉鏈子”。書要跟農民群眾的需求走,“農民喜愛”“惠農致富”是衡量出版產品優劣的關鍵詞。達州市達川區芬芳家庭農場總經理蘇小倫告訴記者:“‘農民喜愛’就是要對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發展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的圖書。”
當前,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編制、2020年農民喜愛的百種圖書評選等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這些沉甸甸的書單正是主管部門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結晶。
相關新聞
- 2020-04-26科學知識是人類生存的力量
- 2020-04-26閱讀共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 2020-04-26讀書相伴人生是一種甜美
- 2020-04-26閱讀共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