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為幸福騰出空間

【基本信息】
書名:極簡生活:為幸福騰出空間
作者:[英] 黃嘉雯(Regina Wong)/著
譯者:李恒睿 更生/譯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書 號:ISBN 978-7-80768-259-2
定 價:45.00元
【內容簡介】
整潔的桌面、空闊的家,為什么總是那么容易贏得我們的好感、吸引我們的注意?
亨利·梭羅:“讓我們放下,輕身自然地生活一天吧。”
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
極簡生活方式啟蒙者早已預見,消費主義時代的人們終被縛住手腳。
不僅僅是物品,檢視周圍,如今我們擁有的,并非太少,而是過多。
大部分書籍都與“更多”有關——教我們擁有更多、做得更多,而本書則與“更少”有關——講述一個人在擁有更少的大前提下,如何活得更豐盛、更美好?!稑O簡生活:為幸福騰出空間》所談論的,事關極簡生活方式的種種選擇及其精神內核,從如何清除身邊的物質亂塊、舍棄消極的人際關系,到厘清真正重要的事項,為余下的人生騰出時間和空間。
自由之寶貴,正如空氣與水,重獲生命中的空間、時間,從生活點滴中嘗試必要的改變開始。
【作者簡介】
黃嘉雯(Regina Wong),華裔,生活在倫敦,公益活動組織者。曾經在全球電信行業任職,并很早跨進管理者行列。在發現自己陷入“高強度工作環境—高消費沖動—不愉快的生活”惡性循環后,決定辭職,開始有意識地選擇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和關系,從日常點滴開始實踐極簡生活方式,同時也幫助更多人認識這種可以帶來更深幸福感、拓展自身生命更豐富維度的新生活體系。
【精彩書摘】
前 言
大部分書籍都與“更多”有關——教我們擁有更多、做得更多,而本書則與“更少”有關——講述一個人在擁有更少的大前提下,如何活得更豐盛、更美好。也就是說,我們要擁有少而適當的東西。這里討論的,是極簡主義將如何改造你的生活,如何幫助你將生活善加利用。這本書不僅僅跟擺脫亂塊(對于雜亂無章的東西,我們將統稱為“亂塊”)有關,它還涉及如何改變內在的心態,從而以一個嶄新的角度看待人生。這是一本將徹頭徹尾地改變生活的指南。
此時此刻,你正在翻閱此書也表明了一種期待——得到更多快樂,擁有更多精神與情感上的好狀態,懷有更清晰的人生目標,以及收獲更大滿足感。但滿足這些需求的方法,卻與我們的慣有觀念恰恰相反——它并不意味著要為生命添加更多,而在于要為之做得更少。大部分人都習慣性地認為,為了變得更快樂,或者說讓此生過得盡可能接近完美,必須擁有更多金錢、更多財產、更多生活用具、更多朋友、更大的房子和汽車、更高的職位……然后,任由這張“越大越好”的清單沒完沒了地詳列下去。
倘若這是真的,我們談論的便只會剩下金錢和消費了。
我們會為新一輪的銷售推廣翹首企盼,為“購物療法”吟唱凱歌。這些行為的確會讓人狂歡一下,但很快,空虛感和不滿足感又會再度光臨。我們會再一次翹首企盼,認為唯有擁有更多才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門。這個圓圈不斷循環——歡樂的時刻變得稍縱即逝,我們需要依賴更多的物質去維持這種興奮的感覺,以感到愜意和滿足。
我們的祖父母那一代相對擁有更少,也負債更少。跟他們相比,現在的我們雖然擁有更充裕的財富、更豐盛的物質和更多的選擇,但我們并沒有更快樂。我們看到的,并不是幸福的提升,而是信用卡債務累積得越來越多,而自助倉庫——囤積我們不假思索地買下的東西的地方——則越發隨處可見。
“跟祖父母一輩比起來,今時今日的年輕人的成長環境相當富裕,但幸福程度卻不免遜色,罹患抑郁癥和形形色色社會病的危險也相對更大。”《幸福人士的財富、朋友與信念》一文的作者,霍普學院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博士這樣寫道,該文章被刊登在《美國心理學家》第55 期上。他得出結論:“我們的幸福程度并沒有隨著過去四十年來越來越富裕的生活而提升一星半點兒。”
生命短暫而珍貴,怎能冀望于效果有限的速效療法?我們需要解藥,而不是膠布。只有全方位的、長效的解決方案,才能從根本上契合我們的每日所需。極簡主義正是答案所在。
極簡主義并不意味著匱乏,而是一件樂事。它教人摒棄多余和非必要的東西,把必要之物篩選出來。它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夠為生命帶來歡樂、價值和目標的事物上,從而讓我們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感。在這本書里,我們不僅會涉及物質層面上的亂塊清理,還會深入精神與情緒的領域,探討如何在這些方面作出改善。我們會關注如何在心智與觀念層面成就改變,締造新的習慣,從整體上為生命賦予積極的變化。
相關新聞
- 2020-04-28秋風平地起
- 2020-04-09濃縮陳鶴琴教育精華
- 2020-04-09系統闡釋金融本質
- 2020-04-01《中國民營經濟四十年》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