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寶貝”包珍妮創作歌詞助抗疫:望歌聲傳遞力量

包珍妮的詩集《予生》。文成宣傳部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海綿寶貝”包珍妮創作歌詞助抗疫:望歌聲傳遞力量
中新網溫州5月8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周蓓蓓)“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相視著彼此微笑。”近日,18歲的浙江溫州女孩包珍妮為“復學第一課”戰疫主題曲創作了歌詞。
為配合全國中小學“復學第一課”活動開展,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共同錄制了一個抗疫主題MV。該主題MV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知名主持人和各地中小學生共同參與錄制,以“小草”的堅韌形象展現頑強生命力。
MV的歌詞創作者包珍妮,從小就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癥(SMA)。對SMA患者而言,完成諸如呼吸和吞咽這樣的基本生活功能可能都會有困難,其需要依靠呼吸機生活,就像海綿一樣,所以她們也被稱為“海綿寶貝”,但他們思考、學習、與他人社交互動的能力并不受疾病的影響。

“海綿寶貝”包珍妮。文成宣傳部供圖
雖然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包珍妮卻憑借唯一能動的大拇指堅持創作,寫出數十首詩歌和歌詞,還出版了個人詩集,曾被公眾稱為“勵志作詞人”。
說起為“復學第一課”創作戰疫主題曲,包珍妮說,2020年2月29日,她接到央視導演的電話,稱她此前為《經典詠流傳》創作的歌曲《草》振奮人心,希望她能以抗疫為主題重新創作歌詞,重新演繹。此前版本的《草》根據白居易所寫的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改編而成,包珍妮寫的是SMA患者群體的故事,也是她自己的故事。
接到邀請后,包珍妮先后交出了兩稿,但效果并不理想。“導演說,歌詞還需要更有力量感和細膩的情感。”包珍妮說。然而到了3月6日,包珍妮卻因氣切套管損壞,不得不做氣切口擴大手術,暫停創作。
術后回到家,包珍妮又沉浸在創作中,終于寫出了新版本,《草》的歌詞有了更豐富、宏大的擴展,展現了戰疫時刻中華民族愈挫愈勇,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可貴精神特質。
包珍妮說,后來的創作也受這次手術影響,因為去了一趟醫院,她對疫情防控感觸更深了。她看到醫院里的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大家進入醫院都要測體溫,防控很嚴格,感受到了大家共同抗疫的不容易。
“在特殊的疫情時期,我們能通過這首歌傳遞力量,這就是這首歌存在的意義。”包珍妮說。(完)
相關新聞
- 2020-05-09漫畫家小林推出新作:有種久違的逍遙叫“熱干面之約”
- 2020-05-08內蒙古出版兩部蒙古學研究大型工具書
- 2020-05-08書倉變“超級書店” 寧夏現首家倉儲式書籍賣場
- 2020-05-06【薦書】新華網悅讀推廣人劉明清推薦書單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