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走出“紅薯大王”
□本報記者 湯廣花
從一個普通的農民,成長為遠近聞名的“鮮魚大王”“紅薯大王”,湖北根聚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德順說,是書改變了他的人生。
“書是前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近日,周德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分享道,一方面要讀正能量的書,讓生活充滿陽光;另一方面,要多讀與工作相關的書,活學活用,大膽創新實踐。
撈3個月魚 攢錢買一套書
“我喜歡讀書,但小時候因為家庭原因,只讀了5年半的書。”1962年,周德順出生于湖北梁子湖畔一個普通的農家。為了照顧3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作為家中長子的他很早就輟學,幫助父母在湖邊打工。
“進入社會后,我仍然對書本有強烈的渴望,但是沒有錢買。”周德順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他在武昌縣新華書店(現武漢市江夏區新華書店)看到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套要26.8元。為了攢錢買書,他白天工作,晚上利用空余時間,提著煤油燈去湖中捕魚。“當時賣魚要去十幾里外的小鎮上,最好的魚才8分錢一斤,我記得撈了3個多月的魚才攢夠錢。”周德順說,3本書買回來后,他沒日沒夜地讀,一連看了好多遍。
還有一次,為了“談朋友”,父親給了110元錢讓他買塊手表。“我用來買了一臺錄音機,還有4盤‘工商管理’的磁帶。”周德順笑著說,雖然回家后被父親揍了一頓,但他并不后悔,“手表只是用來裝飾而已,學到的工商管理知識卻讓我一輩子受用。”
采訪中,周德順不時向記者提起上世紀80年代初公園里的英語角、詩歌角,以及夜校、函大等。“改革開放初期,是個人們對知識極度渴望的年代。”周德順感慨,那幾年他讀了許多書,盡管很多書的內容已不記得了,但書中的知識對他人生觀的形成,對生活的熱愛、追求,以及對待問題和困難的態度,都有極大的幫助。
讀專業書 翻轉自己的人生
“工作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養雞。以前在家看過父母養,但開辦養雞場和家養不同,需要大規模科學飼養知識。”周德順告訴記者,當時武勝路新華書店是武漢最大的書店,有一些養雞的專業書,都是比較薄,他買了十幾本。“我學了煤油燈孵雞法,一次可以孵出600個蛋,而母雞最多只能孵20個雞娃,這就解決了雞苗的問題。”
當時發生了一件大事,令周德順至今印象深刻。養雞場精心培育的種雞死了許多,卻怎么也找不出病因。“雞越死越多,我完全絕望了。書翻了一遍又一遍,當看到一本書上有‘食鹽中毒’四個字時,我立即被擊中了。”在沒有檢測設備的情況下,周德順用舌頭去嘗死雞流出的口水,真的有咸味!大家連忙撤飼料,加水槽,雞活過來了。后來,才發現問題出在給雞吃的魚粉上,于是調整配方,挽救了養雞場。
后來,周德順又從事養魚。“商超找我,要天天給他們提供鮮魚。但我們祖輩傳統養魚是春天投苗,冬天撈魚,一年只有三四個月有魚供應。”周德順說,他結合書本上的知識和專家的建議,在梁子湖基地建魚池,挖水井,井水冬暖夏涼;又建了流水槽,現在除了冬天,其他季節都能繁殖。
2006年,《湖北日報》將周德順發明的“分期投苗,分期捕撈”技術傳播出去,一時吸引幾千人前來參觀學習,他也因此被評為“鮮魚大王”。“用這個方法,一年可捕撈四五次。漁民增收了,消費者也天天有魚吃。”周德順高興地說。
知行相長 助力脫貧致富
除了“鮮魚大王”,周德順還是名副其實的“紅薯大王”。
“靠書本,請專家,靠知識。”周德順告訴記者,湖北省紅安縣是革命老區,當地的紅薯是“一縣一品”特色農產品。他走訪了國內紅薯主產區以及30多個國家,并于2013年成立湖北根聚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日本,他發現日本人將紅薯的營養價值研究得很透徹,于是從當地背回來一批種植紅薯、加工紅薯的日文原版書,后來又花費2萬多元把這些書翻譯成中文。
“了解紅薯全產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周德順舉例說,2016年,他學習到種紅薯要剪苗插,而當時紅安的傳統種法是插薯藤。“有一次,村里的阮大爺看到我們在剪苗,罵我們不會種,敗家,說這種苗活不了。”周德順向他解釋這是新方法。豐收時,阮大爺看到滿地都是大小均勻的“紅安苕”,稱贊道,“你們一幫城里人懂種苕”。
湖北根聚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創了國內紅薯生全粉生產線,研發了紅薯智能化儲藏庫。周德順介紹,公司正在紅安推廣這些新知識、新技術,2020年計劃種植紅薯8萬畝,產量16萬噸,產值2億多元,助力紅安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我現在正在讀工業互聯網、數字農業相關的書籍。公司已建立采集多光譜來給紅薯體檢,用無人植保機給紅薯治病,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紅薯數字化種植企業。”在周德順看來,書拓展了他的視野,讓他在自身受益的同時,也服務他人、造福社會。
相關新聞
- 2020-05-22一家不賣書的書店什么樣?
- 2020-05-22紀實文學《古路之路》: 書寫“懸崖上的村莊”脫貧攻堅故事
- 2020-05-22全國政協委員林陽: 精準助力全民閱讀推廣
- 2020-05-22兩會“藝”起聊系列訪談之一|吉狄馬加:好作品既反映個體經驗,又要具有人類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