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六百年》:用文字,筑一座城
《故宮六百年》
祝勇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
面對故宮,我總會涌起一種言說的沖動。宏偉的事物總是讓我們心潮澎湃,無論自然的,還是人工的。但故宮又太龐大,我必須穿越層層疊疊的史料,才有可能把它找回來。那些密密實實、實實在在的歲月,最終變成了只言片語,甚至,連一個字也沒留下。
在故宮,生命的參照系太大,一個人置身其中,就像宮殿里的一粒沙,不值一提。即使乾隆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坐擁中國歷史上第二大帝國,依然會感到茫然,也會像一個哲學家一樣自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因為這幾個問題,內(nèi)植于一個人的生命中,在浩大的宮殿里,更容易被喚醒。總之,作為一座建筑,故宮顯然是太過龐大了。
故宮不只是用來住的,更是用來嚇唬人的,如漢代丞相蕭何所說:“非壯麗無以重威”,以至于紫禁城肇建六百年后,每當我面對它,依然會感到膽戰(zhàn)。這些建筑氣勢壯闊、復雜深邃。在日本設計師原研哉看來,對復雜與宏大的追求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階段,以至于“現(xiàn)存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都是復雜的”,而不是簡約、低調(diào)的。因為在生產(chǎn)力相對落后的階段,只有復雜宏大的工程(比如中國的青銅器、長城、故宮),才能顯示出統(tǒng)治者的能力與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與國家。原研哉說:“如果中央君臨天下的霸者沒有具備強而有力的統(tǒng)率力的話,因著力量不足,將會被擁有更強力量的競爭者取而代之,也會被其他兵強馬壯的集團所吸收。”而這些“超級工程”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讓敵人看了心生畏懼感,于是如此豪壯、絢爛、甚至怪奇的樣貌才會應運而生”。
二
故宮的宏大,不僅使營造變得不可思議,連表達它都是困難的。這讓我的心底升起來的那股言說沖動,每次都鎩羽而歸。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我們常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講起。其實《二十四史》有頭,也有尾,但故宮沒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古物遠達新石器時代,甚至比新石器時代還要早,像《紅樓夢》里寫的,“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故宮里藏過一部《二十四史》,那是《四庫全書》中《史》部的一部分,而三萬多卷的《四庫全書》,又只是故宮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故宮有墻,但故宮又是沒有邊際的。我們說什么,都是掛一漏萬,我們怎么說,都如瞎子摸象。因此,故宮所帶來的那種話語沖動,帶來的只有失語。我的講述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在故宮面前,話語是那么無能為力。
站在故宮巨大的廣場上,望著飛檐上面青藍的天空,我總是在想,故宮到底是什么?歷史學家、建筑學家給出的所有定義,都不足以解釋它的迷幻與神奇。在我看來,故宮是那么神奇的一個場域,是現(xiàn)實空間,卻又帶有神異色彩。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宮,或者命運交叉的城堡。因為它的內(nèi)部,人影幢幢,魑魅交疊,有多少故事,在這個空間里發(fā)酵、交織、轉(zhuǎn)向。故宮是不可測的——它的建筑空間是可測的,建筑學家早已完成了對它的測繪,它的神秘性卻是不可測的,用深不可測、風云莫測來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用具體的數(shù)字描述它更貼切。它用一個可測的空間,容納了太多不可測的事物,或許,這才是對故宮的真正定義。
簡單說,故宮就是一座城。它的外圍有城墻,在它的內(nèi)部,有辦公場所(三大殿、養(yǎng)心殿等),有家屬宿舍(東西六宮等),有宗教設施(梵華樓等),有水利工程(內(nèi)金水河等),有圖書館(昭仁殿等),有學校(上書房等),有醫(yī)院(太醫(yī)院等),有工廠(造辦處等),有花園(御花園等),除了沒有市場,故宮幾乎包含了一座城的所有要素。但故宮里又是有市場的,故宮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忠誠、信仰、仁義、道德,都可以標價出賣。這些交易在這座城里一刻也未停止,因此,在史書里,我常常聽到各種叫賣聲,這座城的內(nèi)部成員,個個都是交易高手,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因此這座城,培養(yǎng)了許多商業(yè)奇才,比如萬歷皇帝,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企業(yè)家兼財迷,為了掙錢,他下令停止民間采礦,所有礦產(chǎn)只能由皇家專營,皇帝因此成為這一壟斷行業(yè)的最大老板,試圖將天下財富集于一身。他賺錢太多,沒地方放,于是下令在養(yǎng)心殿后面挖了一個大大的銀窖,把掙來的銀子統(tǒng)統(tǒng)藏在自己的銀窖里。關于萬歷銀窖里的“存款”總額,歷史學家說法不一。清代康熙皇帝說:“明代萬歷年間于養(yǎng)心殿后窖金二百萬金,我朝大兵至京,流寇(指李自成)聞風而逃,因追兵甚迫,棄之黃河……”
從建筑形態(tài)來說,這座城里,宮殿樓臺、亭閣軒館、庭院街道一應俱全,因此它具有著一座城應有的物質(zhì)形態(tài)。在這個物質(zhì)空間里,也容納著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妃、太監(jiān)、文臣、武士、醫(yī)生、老師(皇帝及皇子的講官)、廚師、匠人等等,他們在各種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縱連橫,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應運而生。故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城,是物質(zhì)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個社會,是世界的模型,是整個世界的縮影。
三
2020年,故宮迎來建成六百周年,我自然不會沉默。我要寫故宮,寫故宮的十個甲子。只是故宮六百年,無論空間,還是時間,都過于龐大,這個題目把我嚇住,我在心里盤桓了許多年,遲遲沒有落筆。
2014年,冬日來臨的時候,我終于寫下了第一行字。像一個旅人,整理好了行裝和心情,開始了遠行。由于其中交叉著其他書的寫作,使本書的寫作變得斷斷續(xù)續(xù)、遲遲疑疑,到2016年,因為我策劃大型紀錄片《紫禁城》的關系,才開始變成一項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工作。但它仍然是一部個人化的著作,與紀錄片無關。唯有個人化,我才能將個人的認知與情感發(fā)揮到極致。我試圖用文字筑起一座城,一如北島在散文集《城門開》的自序中寫下的第一句話:“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
六百年的故宮,那么沉重。我不想沉重,我想輕靈,想自由,像從故宮的天際線上劃過的飛鳥。為此,我找到我自己的方法。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我不準備把它寫成一部編年史,那樣太容易成為一本流水賬。我要尋找一種更親切、更妥帖的敘事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一次次的嘗試,我還是決定采用以空間帶時間的結(jié)構(gòu)。這不僅因為我們對故宮的認識,首先是從空間開始的,我們會站在某一個位置上,看那浩瀚的宮殿,攜帶著它所有的往事,在我們面前一層層地展開。本書的講述,也像所有走進故宮(紫禁城)的人一樣,開始于午門,然后,越過一道道門,從一個空間走向另一個空間。全書共十九章,除了前兩章綜述了它的肇建過程和整體結(jié)構(gòu)以外,在其余的十七章里,我把故宮(紫禁城)分割成許多個空間,然后,帶著讀者,依次領略這座宏偉宮殿。
其次,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人的時間意識,最早是通過空間獲得的。在周代,中國人通過立表測影以知東南西北,進而劃分出四季:正午日影最長的為冬至日,最短的為夏至日,那么在這最長最短之間的中間值的兩個日子就是春分與秋分。除此,中國人還通過觀察星象(北斗星)來確認季節(jié):“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分別對應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中間日期,也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其他節(jié)氣的日子,也就可以推算出來。根據(jù)表桿和北斗星斗柄的指示,把一年分成四個季節(jié)、十二個月,又同樣使用立表測影,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太和殿前的日晷,晷面上刻畫著“二十四山地平方位圖”,在平面上分出四隅(東南西北)、八天干、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然后根據(jù)晷針在十二地支的投影確認十二個時辰(二十四小時)。
古代中國人先有空間觀,后有時間觀。
時間產(chǎn)生于空間,空間就是時間。
故宮(紫禁城)是空間之城,同時也是時間之城。故宮的中軸線(從午門中心點到神武門中心點)是子午線,南為午,北為子,與夏至、冬至分別對應;而北京城的日壇與月壇的連線則剛好是卯酉線,與春分、秋分相對應——明清兩朝,春分行日壇之祭,迎日于東;秋分行月壇之祭,迎月于西。自河姆渡文化以至明清,這套時空一體的意識形態(tài)貫徹始終,數(shù)千年不曾走樣,故宮也因此成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分別懸掛在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三塊匾,內(nèi)容都取自《尚書》,分別是:“建極綏猷”“允執(zhí)厥中”“皇建有極”,皆象征著三大殿乃立表之位。
故宮的平面圖里,其實也包含著一個“二十四山地平方位圖”,可以分出四隅、八天干、十二地支。從某種意義上說,故宮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日晷。它的空間系統(tǒng)里,暗含著一套完整的時間系統(tǒng)。故宮的歷史、人物活動,都圍繞著它特有的空間和時間秩序展開。
四
我到底想寫什么呢?我寫了它的建筑,寫了發(fā)生在它內(nèi)部的一些事件,寫了裹挾在這些事件中的權(quán)術、陰謀、黨爭、宮斗,寫人性的撕裂、變異與掙扎。
應當承認,這些構(gòu)成了中國歷史中不堪的一面。但即使如此,在故宮,依然找得見日常生活,找得見最樸素的親情與關愛,更找得見神圣的奉獻與犧牲。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人不僅是利己的,更是利他、利群的。或者說,唯有做到利他,才能實現(xiàn)利己。
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未曾斷流,其中的原因,須從文明的內(nèi)部去找。毋庸置疑,在我們的世界里,有罪孽與墮落,但也有拯救與飛升,就像這輝煌浩大的故宮,無數(shù)次幾乎被摧毀,又無數(shù)次地涅槃重生。中國人能穿越黑暗與血腥活到今天,中國歷史沒有中斷在某一個黑暗的時刻,不是因為這黑暗太強大,而是因為我們文明中的正面價值比這黑暗更加強大,這些正面價值包括:隱忍、寬容、犧牲、仁愛,儒家所說的仁、義、禮、智、信,道家所說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幾乎包含了我們文明正面價值的所有內(nèi)涵。與充滿經(jīng)營算計的王朝政治相比,文化具有更強的整合力。
就此我們看到了兩個故宮,一個是王朝政治意義上的故宮,另一個是文化意義上的故宮。站在現(xiàn)代的立場上,我們可以對王朝政治進行抨擊,而對故宮的文化價值,我們不能不頂禮膜拜。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價值觀。是中國人價值觀的偉大,成就了這座城的偉大。一切的恩怨、宮斗都是速朽的,縱然像朱棣、乾隆這樣的不世之君,也只是匆匆過客,只有故宮(紫禁城),超越了個體,超越了王朝,得以永恒。
現(xiàn)在我來回答文章此前提出的問題:故宮是什么?我想說,它是一座凝聚了中華文明之美的城池。萬萬千千的勞動者成就了它的美。它不是帝王的私產(chǎn),更不是什么“逆產(chǎn)”,而是體現(xiàn)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quán)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它的美,來自時間的孕育,來自萬物的和諧,來自我們文明中真善美的賜予。每當有惡與丑的力量試圖挾持這座城,這座城中都會自生出一種力量與之抗衡。在這樣的博弈中,這座城并沒有被摧毀,而是變得愈發(fā)硬朗和健康。
五
關于書名,出于慎重,我專門請教了鄭欣淼先生,以及趙國英女士,他們一致認為無論叫《紫禁城六百年》還是叫《故宮六百年》都沒有問題,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紫禁城偏重于建筑,故宮則側(cè)重于這座“舊宮殿”及后來的故宮博物院,它們的歷史都是六百年。反復思量,我覺得用《故宮六百年》作書名更切合我的本意。
書寫完了,書里的時間和現(xiàn)實中的時間,都來到了2020年。
合上書稿,我想起了德國作家托馬斯·曼說過的一句話:
“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我愿意用這句話來自勉。
作家路遙也喜歡這句話,把它寫進自己的創(chuàng)作手記《早晨從中午開始》。
寫完《平凡的世界》,路遙把他的筆從窗子扔了出去。
我想他那時一定會輕松許多,像是告別了一次孤寂的長旅。(祝勇)
相關新聞
- 2020-05-27助力閱讀好時代:讀聶震寧《閱讀的藝術》
- 2020-05-22《影響商業(yè)的50本書》讓你讀懂商業(yè)世界
- 2020-05-21《應物兄》:當代知識分子的星象圖
- 2020-05-21《我和我的新疆朋友》:援疆干部講述真實的新疆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