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生命的律動

這兩年,先后讀過殷健靈的兒童成長小說《野芒坡》和《彩虹嘴》,但都是以上海歷史為背景的,這一本《象腳鼓》(天天出版社)卻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準報告文學樣式的小說。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特別關注特殊學校校長潘紅和水老師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潘紅校長很年輕,但是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告訴學生,如果每個人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做最好的自己,成為主人公冬銀成長的動力。
水老師則是一個有著出色藝術天賦的人才。潘紅校長慧眼識人,邀請她成為學校的藝術老師,真正讓這群聽障學生聽到了生命的律動,找到了生活的自信,舞出了人生的精彩。我一直在想,如果沒有潘紅校長,沒有水老師,也許冬銀和其他聽障孩子就會有另外的人生道路;在《千手觀音》那個美麗的舞蹈中,也許就少了那個最靚麗的舞者。這本書的故事很好看,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讓讀者有很深的代入感,姐姐的善良與寬容,璇子的友誼與嫉妒,香巧的倔強與絕望……每個人物的性格,每一個生活的細節,都刻畫得入木三分,把孩子們的純真情感與成長的煩惱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本弘揚大愛精神的小說。無論是父母的愛、鄰居孟爺爺的愛、學校老師的愛,還是姐姐的愛、同學的愛,冬銀在成長中一直徜徉在愛的河流之中。這種愛,是關愛,是智慧之愛。比如,孟爺爺教她“用眼睛聽世界,用心看世界”;水老師告訴她“大音希聲”的道理,讓她為能夠享受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而自信。“愛,只有愛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它是永恒的、圣潔的、堅不可摧的。”這是冬銀對自己成長之路的體悟,也是這本書要傳達給讀者的理念。
這本書以《象腳鼓》作為書名,而象腳鼓本身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遠古時期的云南傣族地區,野象成群。一位年輕的獵手把一段芒果樹挖空做鼓,按照象腿的形狀做成了一只象腳鼓,敲響時百鳥聞聲起舞。后來,獵人又模仿象的動作,挎上象腳鼓邊奏邊舞,創造了熱情豪放的象腳鼓舞。象腳鼓本身就是音樂、舞蹈的化身。在這本書中,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道具。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冬銀的生命意識是被象腳鼓喚醒的。在殷健靈的小說中,用了很厚重的筆墨描寫了水老師的那只象腳鼓發出的“嘭嘭嘭”的聲音。嘭嘭嘭,這有節奏的震動,仿佛來自天地無限的遠處,又仿佛來自心靈最深的深處;嘭嘭嘭,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讓冬銀產生了從來沒有過的幸福感,像一股強大的電流,撞擊著她的心,讓她的身體顫抖;嘭嘭嘭,她用自己的整個身體去感受這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和自己的血脈融合在一起。
生命是需要喚醒的。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棵樹搖動一個樹,一個生命喚醒一個生命。
相關新聞
- 2020-06-15詮釋霍金傳奇一生
- 2020-06-15在真實與想象中穿梭
- 2020-06-15多彩生活的詩意再現
- 2020-06-08《隔了那么久的一首詩》:童年是有味道的一首詩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