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上的青稞
站在看不到盡頭的田野上眺望,黃昏中的蓄集鄉遼闊優美。夕陽的光輝沒入遠方清晰的雪山,透出的燦爛讓人沉醉。
這里原本是一片連牛羊都嫌棄的荒野,偶有凋殘的野花,枯槁的芨芨草,現在被一家農業公司租用,培育種植青稞優良品種。工程師張衛正在這里忙碌。張衛和他的同事們原本想用這片荒野擴大青稞種植規模、拓展產業。但是,由于沒有完全掌握這塊鹽堿地的脾性,缺乏種植經驗,去年竟顆粒無收。張衛有些不安,覺得自己是有責任的,于是主動請命,來到田間地頭。他不相信,這么一大塊地會種不出青稞。不相信的還有王啟邦,海西州有名的種地能手,公司特意把他請來做技術顧問。三十年前他帶著剛過門的媳婦,開著一輛手扶拖拉機,從湟中縣攔隆口開到了烏蘭縣賽什克農場,種下了第一畝油菜地,后來發展到八千畝。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他種活過油菜、青稞、藜麥、大豆。他也不相信,這么大一塊地會種不出青稞,他更想嘗試一下挑戰兩萬畝鹽堿地的滋味。
青稞曾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農牧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糧,也是少數能在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寒地帶生長成熟的谷類作物。在牧人心目中,青稞是他們生活的伴侶,象征著大地的忠誠與純凈。平常的日子里,它是招待客人的點心;艱難的歲月里,它是賴以果腹的“救命糧”。
4月里,蔚藍的天空玻璃般澄凈,開闊的原野異常安寧,讓人產生在看一幅油畫的錯覺。青稞喜涼、耐陰、抗鹽堿,但生長初期也需大量澆水。特別對于這身處柴達木盆地、沒有經過冬灌、缺乏營養的兩萬畝鹽堿地,春灌顯得尤為重要,不但要澆深、澆透,還要把握控制好水量。可等到澆水時才發現,這地看似平坦,實則北高南低、凹凸不平。無論怎樣設法,也不能使來自八音河的水,順順當當地流進地里。更嚴重的是,天氣一熱,冰雪融化,雪水漫灌,低洼處被淹,高處的地卻焦渴難耐。這是張衛和王啟邦之前預料不足的。
農民兄弟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呢,這時候可不能泄氣。他們天一亮就起床,和大家一起打塄坎、攔水、引水、澆水、施肥。吃在地里,住在地里,夜里想起什么,一骨碌坐起來就商量辦法。天色微沉,四面透風的帳篷薄如蟬翼。從清明過后到現在,張衛和王啟邦就沒離開過這里一步,沒去過距離蓄集鄉四十公里的德令哈,更沒有回過西寧的家。
5月里,細雨悄然而至,偏僻的山溝里,緊挨草原的地方,滿是隨地勢起伏的青稞幼苗,綠得發亮。印象中,種青稞的面積一般不大,出苗后的模樣和大麥差不多。長大后,青稞葉的顏色較重、較深。仔細看時,邊沿有纖細的小刺。青稞和大麥做成的食品一黑一白,反差很大,且遠不及白面潤滑可口。可是,隨著生活水平、科學技術的提高,人們已解決了它略顯粗糙的口感,又開始漸漸鐘情于青稞黑色的魅力。
臉色被曬得黑紅,風吹皺了皮膚,張衛和王啟邦站在田埂上,瞇著眼凝視田野,似乎已經完全忘卻了昨日風雨中的勞累。經過三個月苦戰,兩萬畝鹽堿地與覆雪的山巒緊緊相接,迷人的青稞苗茁壯成長,那粗獷的、質樸的原野,因為毛茸茸的嫩綠變得柔軟多情,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7月,微風和煦,陽光明媚,長勢良好的青稞即將抽穗,張衛和王啟邦守在地頭,更舍不得離開了。看樣子改造兩萬畝鹽堿地、使荒漠變良田的夢想,很快就可以實現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一刻,天空和大地多么干凈,這一刻,暮色蒼茫,八音河水輕輕地流淌,所有的花朵好像都在為辛勞的人們而開放。霞光依舊,群山依舊,一直鋪展到很遠很遠的天邊。
青稞,這樸素而實在的精靈,從土壤里探出頭的那一刻,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生長會這般艱辛,自己的未來會這般爛漫。它深沉濃郁的色彩,它芬芳新鮮的氣息,它被積壓過后醞釀的佳釀,在現代技術的深加工中產生的美妙,不僅早已超出了前人的想象,而且還在繼續被開發、釋放、升華。
眼前這兩萬畝鹽堿地里新生的青稞苗子,這與荒野的貧瘠、干旱、黃草風勇敢地搏斗過的青綠作物,正蕩漾在浩瀚的田野上,讓人深深感受到這辛勤勞動背后的細膩情感,那是人對土地的堅守、責任與諾言。(辛茜)
相關新聞
- 2020-07-27從柴米油鹽回到歷史
- 2020-07-27臨澤印象
- 2020-07-27匍匐在隴原大地上的長城風骨
- 2020-07-24父母恩情,溫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