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與《西團記》
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秋,著名劇作家孔尚任隨工部右侍郎孫在豐督察里下河水利,駐扎在海邊漁村——西團,寫下膾炙人口的著名詩作《西團海上村》和反映海邊風土人情、大豐原住鹽民、漁民生產生活的名篇《西團記》。
作為孔子64代孫,日后,孔尚任以杰出的劇作《桃花扇》聞名于世。他心懷天下,壯志報國,盡管督察里下河水利是一趟苦差,其他官員唯恐躲之不及,但孔尚任卻引為幸事。這趟里下河之行,他的心情極為愉悅。
京杭大運河是當時維系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舟船競發,帆影點點,水波漣漪。孔尚任乘的是官船,自然威儀萬方,迥異于一般商船??咨腥坞S孫在豐先抵白駒場。移步上岸的孔尚任頓時感受到陣陣海風撲面而來,清涼中帶有咸澀。當晚,他便寫下《夜宿白駒場》:“朝霧暮皆連,海風春更急;維舟在白駒,聊以詠今夕。”白駒只是路過的地方,西團才是目的地。次日,依然薄霧漫漫,孔尚任沿串場河前行。西團的風俗地理民情,孔尚任是生疏的。但他卻對這海隅之地寄予了特殊的感情。船剛泊岸,孔尚任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近它,了解它,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它。
孔尚任布衣微服,串棚走戶,往來于灶戶漁民之間,體察他們的生活。同時,他又泛舟于西團的港汊河道,考察淤塞情況。此時的國子監博士已完全進入了新的角色。沒有詩情畫意,沒有瑯瑯書聲,只有枯燥的往返、繁瑣的問詢、重復的勞頓和颯颯的海風相伴相襲。
數天考察,孔尚任對西團已有感性認識。一日,他信步海灘,仰望如鉤懸月,聆聽濤聲陣陣,想到西團地隅偏僻,荒涼貧瘠,然朝廷稅賦日重,地方官層層盤剝,小吏奸商敲詐勒索,灶民漁夫日益貧困,而??谑杩9こ屉m則利國益民,但朝廷撥款卻如杯水車薪,不得不在沿海征收水利特別稅。這對灶戶漁民不啻雪上加霜,不堪重負。孔尚任雖為欽差,卻不能解民于倒懸,不禁慨然長嘆,向海而吟:“東港天邊水,西團海上村。豐夫皆有長,小吏更能尊。兩腳平垂柳,潮頭直到門。鄉關無定向,悵然立黃昏。”
海水漫上兩岸,海潮直撲屋門。故鄉不知在何方,獨立黃昏,滿心惆悵。孔尚任面向茫茫東海之水,難以掩飾心中的抑悶和惆悵。當夜,孔尚任心潮起伏,夜不能寐。他索性挑燈磨墨,鋪箋揮毫,微風搖動窗欞,室外寂然無聲。在這寧靜幽謐中,《西團記》呼之欲出:
“捕魚者,刳舟如葫蘆,周旁膠無隙,穴其背,僅容出入,有螺戶焉,號冒浪不灌,內貯半水,兩脅縋以長木與內水平,若颶起,無慮側覆。將入海,撫釁罟,打鼓,刑牲、賽魚神,置舟潮頭,潮退,隨潮以去,舟之尾罟系焉,誘魚自投,即得魚,納于水,納滿,又從潮來,賽如初。”
取魚的人,把漁船做成如葫蘆,四周無空隙,船上有個小門,僅夠人出入,漁人坐在里面就像田螺一樣,雖然頂風冒浪,海水總不會灌入,船內放半艙水,船兩邊吊長木與艙內水相平,即使刮起大風,也不必擔心翻船。出海前,漁人先用豬血染網,敲起神鼓,宰殺牲口,祭祀魚神,在退潮時將船退到海邊,隨潮入海,把漁網拴在船尾,誘使魚兒入網,捕得魚,便放入水中網袋,網袋滿了,再用原先的方法順潮頭再來。
孔尚任以精湛的筆墨,對海邊的漁船和原住漁民的取魚方法作了細膩地描述,將漁民生活刻畫得惟妙惟肖。孔尚任不久離開了西團,但其作品《夜宿白駒場》《西團海上村》《西團記》卻永遠留存了下來,成為大豐海邊原住漁民生活和鹽城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文獻資料。
相關新聞
- 2020-07-28悲憫文字里的“罪與罰”
- 2020-07-27《外婆家》:最真不過少年心
- 2020-07-27張煒新作《斑斕志》:苦思別悟 不落套語解東坡
- 2020-07-21藝術生成的偉大與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