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讀一本好書縱覽文史、博古閱今
“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在人生路上前行,最是需要求知若渴、虛心若愚,而好書總是我們的“最佳旅伴”。夏正盛時已聞秋聲,讓我們一起閱讀10本新近出版的好書,為七月和夏末寫一則文趣盎然的“結語”。
《夜譚續記》
馬識途/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由《夜譚十記·盜官記》改編的電影《讓子彈飛》讓很多觀眾認識了傳奇作家馬識途。日前,馬老的封筆之作《夜譚續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還親自寫下“封筆告白”:“我年已一百零六歲,老且朽矣,弄筆生涯早該封筆了……”時隔三十余年,《夜譚續記》延續了“四川人以四川話講四川故事”:十余個四川科員在公余之暇相聚,飲茶閑談“擺龍門陣”,期間講了許多奇聞異事。后記中,馬老講述其曾長期以各種身份為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親歷或見聞過許多奇人異事,或許這正是作者對故事的細節刻畫讓人咋舌稱奇、讀之趣味盎然的原因之一。
《晚熟的人》
莫言/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十年蘊積,人事全新”。7月31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與讀者朋友見面。歷經十年磨礪、醞釀,《晚熟的人》一書從莫言的故鄉高密出發,通過12個各具悲歡的故事和書中人物的百態人生,反映了自上世紀至當下數十年間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遷。這本書延續了莫言一貫的鄉土情懷,同時又以全新的閱讀體驗帶給讀者以驚喜。
《體悟力:樓宇烈的北大哲學課》
樓宇烈/著
中華書局
“不茍為,不刻意,不執著”。六十余年,樓宇烈教授本著這樣的“三不堂堂訓”站在講臺上講哲學。在人們的觀念里,哲學總與晦澀難懂掛鉤。而在《體悟力:樓宇烈的北大哲學課》一書中,樓宇烈教授深入淺出,以幽默風趣的風格將中國哲學的核心理念講得親切靈動、通俗易懂。閱讀過程中,讀者能夠潛移默化地鍛煉哲學思維方式,搭建擴充中國哲學的知識體系。
《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
[英]特莉·紐曼/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除了作品,還有什么“窗口”彰顯著作家們的獨特魅力?《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一書將視角投向作家的衣櫥——“偉大的作家從不追隨時尚,而是讓時尚追隨”。眼鏡、西裝、胡須、頭發和帽子……衣物與配飾如何成就作家的經典公眾形象?通過30篇“文學+時尚”跨界側寫、80張珍貴的照片、作家引言、作品選段以及大量逸聞趣事和鮮為人知的故事,《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捕捉了50位舉世聞名作家與時尚交匯的驚喜瞬間。
《我要去故宮》
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編著
中信出版社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從“紫禁城門面擔當”太和殿到珍藏著數百件清代宮廷文物珍玩的珍寶館和鐘表館,再到歷史題材劇“必備場景”之御花園和東西六宮,《我要去故宮》一書將故宮“剖解”為20冊,將其中蘊含的宮殿古建、政治歷史、文物精粹等知識融為一體,再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將歷史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輔助圖片和手繪插圖更直觀地體現故宮之美。下次去故宮游覽,或許還會遇到書中的小故事。
《大宋之變:1063-1086》
趙冬梅/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從宋英宗即位至宋哲宗初年在宦海數次沉浮的司馬光離世,二十四年間宋朝政治由盛轉衰,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將此稱為“大宋之變”。《大宋之變:1063-1086》一書以司馬光的后半生為線索,以優美流暢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表述和詳實的史料尋蹤,推演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壇風云,從歷史細節中探究大宋由盛轉衰的原因。
《第一堂課: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國美術史》
巫鴻/著
湖南美術出版社
《第一堂課: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國美術史》是中國藝術史家巫鴻30余年在哈佛大學與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藝術史時每學期第一堂課的講稿合集。與史學類書籍慣用的時間線索不同,本書以“專題”形式講述了中國書畫、敦煌石窟、山水藝術等中國藝術史上的瑰寶,是世界了解中國藝術的“第一堂課”,同時也是國人重新認識中國藝術的窗口。
《顯微鏡下的古人生活》
《新周刊》雜志社 編著
岳麓書社
一兩銀子能買些什么?在宋朝做一個小販是什么體驗?沒有普通話,各地的古人們如何溝通交流?《顯微鏡下的古人生活》不是一本“穿越生活指南”,而是細考歷朝歷代的古人生活,將史料中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等細節講成意趣盎然的故事。在“顯微鏡”下,現代人好奇的古代事成為一個個“生活切片”,最終形成一幅由文化織就的古代生活“清明上河圖”。
《把自己作為方法:與項飆談話》
項飆 吳琦/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兩代學人,跨越兩國五地,歷時三年完成了這場對話。在《把自己作為方法:與項飆談話》一書中,人類學家、牛津大學項飆教授從個人經驗切入,表達了其對知識共同體、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個人危機、階層流動等議題的深入思考與回應。社會表象之下,人類學視角及其研究方法抽絲剝繭,探究著社會問題表征之下的來龍與去脈。從宏觀到微觀,也啟發讀者思考,世界之大如何自處。
《中外5000年文明互鑒》
王其鈞/編著
中國畫報出版社
從史前文明到近代世界,從中華大地到世界全景,歷史長河奔涌向前的同時,文明與文明的交往與互鑒延綿不絕。《中外5000年文明互鑒》一書通過巧妙的時空融合與結構設計,豐富的圖片與形象的講述方式,以時間為軸線展現了人類文明“和而不同”的發展脈絡。豐富詳實的史料文獻,數百幅精美的手繪圖片,匠心手作“經折裝”打造的立體“墻書”,讓讀者在探索文明與歷史的徜徉中開拓視野,鍛造更加廣博的全球史觀。
傳奇作家馬識途的封筆之作,莫言諾獎后的最新力作,文學與時尚交匯的驚喜瞬間……七月與八月,夏天與秋天,交接之際既是結語也是序曲,讓“人民好書榜”的書香與您常伴。(綜合自人民文學出版社、豆瓣讀書等)
相關新聞
- 2020-07-30《來古記》:關于一個村莊的純粹寫作
- 2020-07-29《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展示希臘的細膩與生活
- 2020-07-29《來古記》:關于一個村莊的純粹寫作
- 2020-07-29孔尚任與《西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