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火,也是一種“反彈”
中新網北京8月4日電 在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引發無數女性話題的討論,“30歲+組女團”、“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現代女性身處社會面臨的種種壓力與困境也被反復提起。
8月2日,社會學家李銀河攜新作《在世界的枝頭短暫停留》而來,與在場及線上的讀者暢談生命、愛情與詩篇,從激情之愛、女性獨立、年齡焦慮再到個體自由,對當下熱門的眾多女性話題發表見解。
來源:出版社供圖
在當下,女人的年齡焦慮要比男人高得多
今年,幾部女性題材的影視劇與綜藝大熱,開播前觀眾期待,開播后熱搜不斷,年齡焦慮、職場焦慮、育兒焦慮、身份焦慮……現代女性日益獨立的同時,面臨的問題也越發復雜和難解。
作為長期從事婚姻、家庭、性領域研究的專家,李銀河一向主張女性婚育自主,保持獨身亦是一種選擇,并對女性內心的迷茫與期望有著深切的理解。
在《三十而已》剛開播不久時,“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登上了熱搜。李銀河說,在中國社會,關于女人回家這件事,是有過大爭論的。
“以前夫妻雙方工資放一起才能養這個家,改革開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有些男的可以讓老婆不出去工作,于是就出現了全職太太。我覺得,作為一種個人選擇沒問題,如家務勞動、帶孩子都有價值,只是沒有報酬。但如果他們家完全靠丈夫的收入來支撐的話,那還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經濟至少不能獨立。”
李銀河。來源:出版社供圖。
而對于《乘風破浪的姐姐》,李銀河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在當下以男權文化為主的社會氛圍里,女人的年齡焦慮,要比男人高得多。“如果你既不年輕,也不漂亮,還沒結婚,還沒生孩子,三十歲以上好像覺得是一個坎兒,到了三十還沒結婚生孩子,大家就覺得這個女人很失敗,沒有價值。這就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無形的壓迫。而真正在一個男女平權的社會,女性年齡的壓力就會小得多。”
“這個節目為什么那么火?也是一種反彈吧,這些女嘉賓曾經年輕美貌,如今有了一定年紀,我覺得這個節目挺有意思,她們很自信地展示自我,等于說扭轉了這種輿論壓力。這正好證明這個時代已經從男權文化慢慢往男女平等方向走,女人除了年輕漂亮之外還有別的價值。”
人比自己所以為的要自由得多
在《在世界的枝頭短暫停留中》發布會上,一位讀者向李銀河提問,學術研究頗有成就,感情路上有轟轟烈烈的愛,如何能做到她這樣“率性地做自己”?
“福柯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比自己所以為的要自由得多。有時候你老覺得這事我做不了,這事不行,可是實際上你完全可以做。我的經歷,可能就是在人生的一些選擇關頭上,盡量的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
“我從美國拿了社會學博士回來,回北大做費孝通的博士后,一邊講課。但我受不了把一套東西反反復復的講,捏著鼻子講也可以的,但是我更喜歡搞研究,就調到社科院去了。所以很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愛好,自己的能力在哪里,自己愿意什么,做的時候能夠勝任、愉快,這是生命里最想要的,按照這個去做。”
來源:出版社供圖。
新書里,李銀河寫下輕盈文藝的短章,既是散文,也是詩歌,包含著對生命、愛情、寫作的真誠思考,例如:愛情其實是適宜深藏的東西,但是由于它太美好,太耀眼,又引發表達的沖動。世界上于是有詩。
當被問及過往轟轟烈烈的愛情經歷時,李銀河坦言,“從我自己的感覺來說,王小波會是一個永久的記憶,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不是全部,我的生命、我的自我還要繼續的生活,而且我還要繼續追求愛和美。”
就像她書中寫的:人有靈魂,是天生要歡笑和痛苦的,是天生要歌唱和沉默的。每個人的生活都首先是自己的——自己生,自己死,自己痛苦,自己快樂——別人無法替代,即使是你最愛的人,即使是最愛你的人。
孤獨是人最本真的存在狀態
《在世界的枝頭短暫停留》是李銀河的首部詩意短章集,她說,“常常感到人生就像鳥兒棲息枝頭一樣,只是短暫的停留,飛落了枝頭即是出生,飛離即是死亡,從飛落到飛離只在一瞬之間。從旁觀看,這棲息是詩意的,自身的感受也是充滿詩意的。”
《在世界的枝頭短暫停留》。來源:出版社供圖。
2012年退休后,李銀河從北京搬到了威海,每天她都保持著穩定的“三段論”的生活:上午寫作,下午讀書,晚上觀影。
她記得小時候聽過康德的故事,康德每天散步的時間極為準時,城里的家庭主婦們甚至用他路過的時間來校正鐘表。“我的生活雖然還沒有規律到如此刻板精確的程度,但是總體上喜歡他這個調調兒:好靜不好動,好獨居不好熱鬧。”
新書發布會當天,有一位出生于六十年代的女性讀者說,最近正在閱讀李銀河的自傳,頗有感悟,現在自己到了的退休年紀、孩子也出去讀書,感到有點孤獨,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好退休生活、享受這種孤獨。
李銀河回答說:“孤獨是人最本真的存在狀態,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人們覺得孤獨的狀態一定很慘,老看到它的負面,其實很多文學家、哲學家都是獨居的。一個人的自我越豐滿,越會孤獨,他心理就把自己所有的需求都能滿足。孤獨的狀態不但是被動,而且是還可以是主動的。身體達到舒適,精神能愉悅,比如看電影、看書,如果你把門檻降低一點,你可以有特別多的好東西可看,你的生命、時間根本不夠用,可以讓自己過的特別充實。”(完)
相關新聞
- 2020-08-04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講述獲諾獎后生活
- 2020-07-30《長生塔》:沿著科幻現實主義道路前行
- 2020-07-285G金融:科技引領時代變革
- 2020-07-28彎彎的大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