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剪著齊耳短發(fā),長著一張圓圓的臉,眸子忽閃忽閃像星星一樣明亮,笑起來嘴角綻放出一對迷人的小酒窩。女孩叫李啟芝,那年18歲。
在浙西南龍泉市岱垟鄉(xiāng)木岱村,這個年齡尚未出嫁的女孩不多。心高氣傲的李啟芝并沒有給上門的媒人好臉色看。穿過70多年的時空,她的目光看過來依舊帶著一絲決絕。
這是我在操家看到的畫像——正值芳華的李啟芝。
剛嫁到操家時,李啟芝有點不適應。坐落在浙閩邊境的龍泉市寶溪鄉(xiāng)湖住溪村,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除去天晴的日子,村莊四圍的高山總是云霧繚繞,家家戶戶的房子都隱藏在樹木和稻田里。丈夫操正昌跟她同齡,臉型方正,鼻梁直挺,眉毛濃黑,那雙眼睛里流露出的溫情足以讓她抵御初來乍到的不適。他在她18歲這一年走進她的生命,是她人生的第一次選擇。
操家是個大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帶著6個兒子過日子。6個兒子,最大的25歲,最小的才9歲。這個家有些特別,許多陌生青年進進出出。其中有個叫張麒麟的,天天跟操家大哥操正旺睡一張床。有時候,她看見他們關上房門,秘密地談上半天。有時候,丈夫操正昌和大弟操正長也參與討論。他們關在房間里,或神情嚴肅,或亢奮歡欣。說到激動處,還揮胳膊,拍桌子。幾個小的弟弟,常被支到路口站崗、放哨。
李啟芝主動給他們燒水、泡茶。當著她的面,張麒麟給大家講許多深奧的道理,她漸漸懂得了,共產(chǎn)黨是帶領大家抗日的,是給窮人當家作主的,只有跟著共產(chǎn)黨,窮人才能過上好日子。一些空閑的夜晚,張麒麟會拿出自己帶來的書本,就著火篾的微光,教李啟芝讀書、認字。“只有學好文化,才能懂得革命道理,認清革命方向。”張麒麟說。從來沒有讀過書的李啟芝似懂非懂。
李啟芝看見,大哥常帶回一些年輕人,他們聚在房間里,握緊了拳頭,秘密宣誓。那肅穆的場面,讓她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后來她知道了,大哥操正旺就是湖住溪黨支部書記,丈夫操正昌和大弟操正長也早已入黨。
她有些自豪,有些慶幸自己的選擇。帶著新婚的甜蜜和憧憬,她快樂地跟婆婆一起打理這個清貧的家。她相信,美好的日子就在前面等著他們一家人。
然而,這個時候的中國,哪里容得下一個女子的小幸福。
1941年,李啟芝感覺湖住溪的空氣突然變了。大哥帶著村人在山上蓋了幾個山棚,張麒麟離開他們家住到了棚里。大白天,他們家再也沒有青年人聚會。一些鬼鬼祟祟的人開始出沒在村里。她聽見有人稱湖住溪為“土匪窩”,聽見一些陌生的詞語,什么“剿匪清鄉(xiāng)”“自省”“悔過自新”“移民并村”。操家?guī)讉€大的兄弟行蹤詭秘、神情嚴肅,經(jīng)常幾日幾夜不見蹤影。
有一天,操家14歲的弟弟操正林帶領缺吃少穿的張麒麟他們上山挖竹筍,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中毒身亡。又有一天,操家16歲的弟弟操正福,被福建來的國民黨兵抓走,投進浦城監(jiān)獄,百般折磨而死。
8月的一個清晨,國民黨兵突然包圍了他們家。還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丈夫操正昌就被抓走了。她號啕著要追出去,被大哥操正旺死死拖住。不久,消息傳來,她的丈夫操正昌,已被槍殺于山那邊的住溪村。
天塌下來,整個世界一片黑暗。淚光里,她似乎又看見丈夫望向她的那雙眼睛,那里面,有這個世界所有的光明。
木岱的爹娘來到湖住溪,驚惶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回家吧。”娘牽著她的手說,“你才19歲。”
“不!”幾乎是毫不猶豫,她回絕了娘,“我不離開操家。”在娘面前,她又一次決絕地做了選擇。
剪去長長的辮子,她跑到山上,找到張麒麟,加入他們的隊伍。操家?guī)讉€兄弟都是中共閩浙邊委武工隊隊員。她終于跟他們一樣了,大哥操正旺,大弟操正長,還有她已經(jīng)不在了的丈夫操正昌。“我們在一起了!”撫摸著剛剛領到的槍支,她對九泉之下的丈夫說。
操練,站崗,跟隨紅軍執(zhí)行任務。這個失去丈夫的小女人,迅速成長為一位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她跟軍隊的縫紉員學做軍裝,給隊員們做草鞋,在武工隊里充分發(fā)揮出一個女隊員的優(yōu)勢。
有一天,大哥奉命送一封信到浦城,被敵人抓捕。張麒麟派人趕到浦城,只帶回大哥的尸體。
只剩下她和大弟操正長了。跟隨隊伍,他們在湖住溪周圍的山林里輾轉(zhuǎn)。
這個冬天,雪一直下。大片大片的雪花,壓得許多樹木折斷了枝條。行走在山中,深一腳淺一腳,冷不丁就聽見樹枝斷裂的聲響。一只野雞突然從山中竄出來,一只鳥從頭頂掠過。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讓人驚悸。
沒有食物了。農(nóng)歷12月27日,饑腸轆轆的人們轉(zhuǎn)移到緊鄰湖住溪的高山村的一個山棚里,等待張麒麟下山帶來過年的糧食。
深夜,雪依然下個不停。李啟芝蜷縮在山棚一角,聽著棚頂篾簟上風的呼嘯,滑入寒冷的夢鄉(xiāng)。
黎明時分,敵人包圍了山棚。突圍中,李啟芝和受傷的操正長被捕。從山棚到高山村,一段陡峭的山路,李啟芝被捆綁著拖下來,一路鮮血淋漓。那紅色的血跡,像一串深長的嘆息,凍結在白色的世界里。
李啟芝知道這一天一定會來的。從16歲的操正福被抓走的那一天起,李啟芝就感覺繩索隨時會套上自己的脖頸。她看見操正昌的被捕,看見操正旺的犧牲。最后,敵人終于包圍了山棚,將槍口對準了她。
“說吧,說出張麒麟的下落,說出你們武工隊的其他隱蔽棚。”
“你們要殺就殺,無需多言。”
李啟芝決絕地做出人生的最后一次選擇。1941年農(nóng)歷12月28日,20歲的李啟芝犧牲于高山村。同時犧牲的,還有她19歲的小叔子操正長。
敵人一怒之下放火燒了操家,燒了湖住溪一半的房子。湖住溪人集體被趕出村莊。
2019年春天,我走進傳說中的湖住溪村。
操家長孫操有根為我打開了操家的房門。一排烈士榮譽證書整齊地懸掛在堂屋的墻壁上,“我們一家6口人為革命獻身!”我靠近墻壁,仰起頭,在這一排泛黃的榮譽證書里,找到了李啟芝的名字。
云霧繚繞在湖住溪四圍的山上,溪水在村中靜靜流淌,仿佛從來沒有過硝煙。然而,這里的山水永遠會記得一個叫李啟芝的始終活在花季里的女孩,她那么堅定地走進了湖住溪,用熱血和生命,踐行自己青春的選擇。
(作者:吳梅英)
相關新聞
- 2020-08-12我的《塬上童年》
- 2020-08-12東海盛開的玫瑰
- 2020-08-12韓羽的真趣
- 2020-08-12《論語·八佾》“文獻”禮源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